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地区是全国山地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而由于工业的发展,沿江域镇环境污染已对长江水质构成威胁,三峡建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高,长江流速变缓,排污能力减弱,易在城镇岸段和回水区形成污染带,为此,建议持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扩大自然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投资比重和治理范围,对于山地灾害防治的重点为地质灾害严  相似文献   

2.
郭厚祯  熊铁 《人民长江》1996,27(1):26-28
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长治”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协调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长江流中西部广大山丘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经济腾飞的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长治”工程的战略意义在于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点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是解决流域乃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治理开发长江、促进干流地区乃至流域跨世纪持续发展的依托,是流域中西部广大山丘区农村城市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为  冯忠民 《人民长江》2003,34(4):39-40
2002年8月长江上游的洪水与洞庭湖水系洪水发生遭遇,造成长江中下游干流出现了较大洪水,与1996年长江洪水相似,同为长江中游局部较大洪水,且均具有短历时洪量和洪峰水位高,水面比降大,涨势迅猛等特点,但由于1998年大洪水后,中央和地方投入巨额资金修建加固了长江中下游干,支流的一、二级堤防,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以致长江中下游干堤未出现较大险情,所受损失大都为支流上游山地灾害,为此,除继续加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建设外,对其他提高长江防洪能力的措施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孙开华 《四川水利》2005,26(2):33-34
宁南是位于长江上游的一个山区农业县,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灾害频繁。“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县上紧紧抓住机遇,发扬“三苦”精神,制定优惠政策,狠抓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甘蔗、蚕桑、烤烟等水保产业,建成了一批生产加工一条龙经营的龙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邻水县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第18次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二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健康长江”三大主题,严格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范》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实现“组织、技术、资金”三大保障,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6次会议在武昌举行元月5日至6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6次会议在武昌举行。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国家计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川鄂去贵付陕6省人民不懈努力,艰苦奋斗,“长治”工程已经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交界处,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又是沟通西南和华中、华东地区的重要通航水道。兴建三峡工程可以获得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它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认真分析和探讨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治理开发的形势和对策是一件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工作。论述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治理开发的形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江 《人民长江》2001,32(3):21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 2 0 0 1年 2月 15~ 16日在重庆召开。我国自 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已取得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介绍说 ,截止到“九五”末 ,“长治”工程累计治理面积达 6 .8万km2 ,其中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陇南陕南地区和三峡库区“四大片”的总治理程度已接近 33%。目前 ,所有治理区林草覆盖率平均达到 5 5 .8% ,提高了 2 0 % ,整个“长治”区的生态环境渐入良性循环。张中伟说 ,生态环境的显著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长江上游地区农…  相似文献   

9.
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自然灾害是商洛地区洪灾的主要表现形式。近二十年来,因山地灾害突发,全区共死亡 87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 12亿多元。其中 1998年因灾死亡 187人,教训非常深刻。   根据多年来防治山地灾害的经验教训,结合商洛地区大部分河流峰高流湍、来猛去骤,加之山地灾害多发区地形复杂、地质情况恶劣、居住分散、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幼比例较高、抢险救援人员少、撤离行动缓慢等特点,笔者认为,除应不断加强工程治理措施,着眼长远,从根本上消除山地灾害外,应着重从非工程措施方面做文章。 推行“一条龙”防汛责任…  相似文献   

10.
试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光前  陈敏 《人民长江》2006,37(9):10-12,18
长江是一条著名的雨洪河流,雨量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洪灾分布范围广泛。长江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四川盆地和中下游平原地区;丘陵山地亦时有发生,多表现为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灾害;近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风暴潮灾害。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和长江防洪治理情况,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防洪减灾思路的转变方向,总结了洪水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一德  马荣彪 《人民长江》1995,26(11):33-36
三峡水库及移民安置区位于川东鄂西山丘地区,这是一地区洪旱灾害频繁,经常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因此解决水利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以三峡区四川忠县洋渡镇农村移民试点规划为例,通过降水量、蒸发量及可蓄水量的分析计算,说明峡库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坡改工程,配套修建型蓄游泳池,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拦蓄地面径流,保持水土,抗御洪旱灾害。从而建立稳产高产农田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湖北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发新 《人民长江》1994,25(6):15-18
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是全国贫团山区,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库区经济发展战备依据是:三峡水利枢纽给库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开发性移民方针给库区经济指明了方向;长江经济带开发格局给库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战略思想是:依托“一点一线”(三峡重点,沿江一线),立足当地资源,抓住四大机遇(投入、市场、调整、开发),加速开放开发,促进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初,把库区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2,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四大片"之一,从1989年开始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经过20 a的连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夷陵区、重庆市云阳县等典型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长治"工程20 a来的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2007年与1985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幅高达28%;通过水土保持规模经营,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以茶叶、柑橘为主的经果林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库区群众增产增收,减缓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环境容量;同时"长治"工程对减少三峡入库泥沙和面源污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PresentStatusandSituationofRelocationoftheCitiesandTownsintheThreeGorgesReservoirRegion  Atthenormalpoollevelof175m,theinundatedareas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involve 2cities, 11countyseatsand 14 0towns,ofwhich,9citiesandcountyseatsandmostoftownswillbeinun…  相似文献   

15.
"长治"工程对三峡入库泥沙特性变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三峡水库以上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影响入库沙量的主要因素。以长江干流及支流主要控制站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入库水沙特性的变化,并对“长治”工程的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得到寸滩、宜昌站径流泥沙来量减少、主要测站来沙量分配发生变化,主要是嘉陵江来水及来沙量减少的基本认识。同时探讨了减少三峡水库入库沙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蒋建东  宋红波 《人民长江》2015,46(19):67-70
三峡水库淹没了大量的城镇,迁建城镇是三峡库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三峡库区城镇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实地调研,对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评价,针对三峡库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发展分化严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一德 《人民长江》1999,30(1):11-12,18
三峡库区百上迁建城析址处于山区,其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城镇迁建设计必须顾及山地特点,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避免大挖大填,避免产生人为的不良地质问题,城镇道路 城镇的基本骨架,具有多种功能,涉及到城镇的建筑布局和总投资。  相似文献   

18.
傅秀堂 《人民长江》2002,33(Z1):7-12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 reservoir inund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The investig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 reservoir resettlement and its planning are summarized. Som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a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re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elations between compensation investment for resettlement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ssigned resettlement investment and design under conditions of a limited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cities and towns and related geological disasters etc. are expounded. Facing new situations, several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make the resettlement work well done, such as implementing resettle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cedure strengthening regular management of the resettlement work, further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resettlement supervisio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to the planning work of resettling relocatees in other counties or provinces, speeding up the prevention and regulat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landslides, etc.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和水生态环境条件,使河流的纳污能力发生变化。以长江中游武汉河段的汉阳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河流二维水质模型和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水功能区COD和NH_3-N等污染物的纳污能力、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枯季水文条件和水功能区横向分布宽度对水域纳污能力影响较大,三峡水库运行后研究河段岸边横向50m宽度内的COD和NH_3-N的纳污能力为17 850,1 233 t/a,纳污能力有所增加;三峡水库运行后枯季污染物扩散范围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河段排污总量控制、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防洪、供水、航运和电力安全保障。安全方面,三峡工程有效地调控长江洪水,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供水方面,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性水库,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Ⅲ类,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和乡村供水安全;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是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使川江和荆江河段变为真正的"黄金水道",促进了长江航运优质快速地发展;电力方面,三峡工程在我国能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提供优质电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此外,三峡工程在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减少大气与环境污染,促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改善大坝下游河道水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优良、绿水青山的新型库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