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AP1000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一级再热器管板为长圆形异形管板,与以往产品相比,制造精度高、清洁控制严格。按照管板的制造工艺流程,详细论述了一级再热器管板镍基合金堆焊、热处理、钻孔加工及清洁控制等关键技术,为类似核电站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压水反应堆是世界核动力堆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堆型,其核容器(本文主要指压力壳和蒸发器)的加工精度,技术难度,生产周期,质保要求和部件体积等远远超过一般的重型机器或压力容器,因此核容器的制造是一次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它是重型机器与压力容器制造  相似文献   

3.
施锦超 《机械制造》2000,38(9):37-38
采用管子、管板来隔离介质的任何热交换设备,其管子、管板连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热交换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胀接是管子、管板联接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管子、管板的胀接一般采用机械胀管的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橡胶胀管、液压胀管和爆炸胀管等新工艺,使热交换器的制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对管子管板进行胀接,其原理都是通过在管子内壁施加作用力来增大管子内径,使管子变形压向管孔并产生塑性变形,同时,管孔产生弹性变形 (或微量的塑性变形 )。在胀管结束卸去管内作用力后,由于管板的回弹,在管…  相似文献   

4.
通过AP1000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中再热器的研制,阐述了再热器蒸汽室、管板、管束支撑及总装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及制造难点,解决了封头组焊、管板堆焊、深孔加工、翅片管穿管等工艺难题,为类似产品的制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是将反应堆的热能传递给二回路介质以产生蒸汽的热交换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核电站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泄漏将导致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二回路,甚至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总结了国外各种衬管技术及其在核电站的实际应用,根据核电站反馈的经验概述了各种衬管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适用我国实际情况的衬管技术,并进行了试验。该衬管技术融合了液压胀接、钎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焊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水淡化蒸发器是海水淡化装置中的重要设备。管束安装时,必须保证管板和隔板之间的同心度,以保证换热管穿管顺利进行。因此,如何确保管隔板的同心度和尽可能避免筒身不变形,是海水淡化蒸发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制造实践证明,管束横套法(行车吊运管束沿导轨进入壳体)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大难题,对其他换热器在制造过程中的管束安装同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0月31日,由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设计,中核控制制造完成的福清核电3号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棒控棒位系统设备顺利通过出厂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棒控棒位系统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套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棒控棒位系统实现应用,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市场垄断。控制棒控制系统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装置,是调节反应堆功率的最重要、最灵活的手段之一。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近年来,国外在核电站、化工厂的大型管道系统中,为了防止管道热涨冷缩、地震和事故载荷破坏管系,采用了液压抗震缓冲器(通常也被简称“液压阻尼器”)。核电站一回路的管道联接是如图1所示方式进行联接的,除了反应堆固定在地面上外,其余的大型设备,如蒸发器、主泵均用管件铰接于地面,设备之间用大口径管道联接,并由此保持相对位置。当管道热涨冷缩时,有关设备能在支承上摆动,以减少热位移的阻力,(由于管道粗,场地紧,不采用Ω管来补偿热涨冷缩)。但是,如果一旦在事故(地震或管道破裂)情况下,产生了突加载荷,整个系统  相似文献   

9.
制冷装置用蒸发器异型管板有其结构和使用条件的特殊性,不宜采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进行管板设计计算,企业标准中管板厚度公式考虑因素较少,且得出的厚度较薄。通过全参数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分析了管板中应力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利用数据拟合技术,获得了异型管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蒸发器传热管检测爬行机器人在管板上的抓紧机构至关重要,要始终保证在工作中或在断气断电的情况下不会脱落。新型内孔抓紧机构可以实现各种内孔的抓紧与定位。通过受力分析与计算,证明单个内孔抓紧机构抓紧后可承受的吊装力理论上是无限大的。该结构可应用于蒸发器传热管检测装置管孔的抓紧,为核电站蒸发器传热管检测装置新型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卧式蒸发器是空调制冷系统用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通过该设备的水(或盐水)降至所需要的温度。 DWZ-90型蒸发器壳体内有φ25×2.5的无缝钢管三百多根,壳体两端焊有管板,将三百多根无缝钢管用扩胀法固定在管板上。每个管板上装有带有分水筋的铸铁盖板,盖板与壳体问有橡胶垫,用螺栓连接  相似文献   

12.
1.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办厂生产了一批高效蒸发器,直径为1500mm,管子一管板焊接接头有千余个,生产任务重,工期紧。制造该批高效蒸发器使用的管板材质为Q235-A,厚度50mm;管子材质是20低碳钢无缝管,规格为φ45mm×2.5mm,要求焊脚高度3mm。为此,我们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焊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列管式换热器薄管板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苏联薄管板计算方法为经验性近似公式、由此公式所引伸的结论是错误的。任意扩大该公式使用范围,其设计结果可能导致失误。考证薄管板强度有关问题,兼论我国规范管板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固定管板换热器采用薄管板具有节省材料、方便制造、减轻重量、降低造价等优点。采用和推广薄管板技术是有一定经济意义的。薄管板技术自从随西德引进装置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化工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普遍重视,随之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推广使用等工作。经多年来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薄管板技术是切实可行的,证明以往的“厚管板”确实有着潜力可挖。目前化工设备设计中采用薄管板愈来愈多,特别在不锈钢管板设备情况,尤其显示出优越性。在设计中采用和推广薄管板技术首先要解决的是其计算方法的问题。薄管板的强度计算问题是国内外设计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根据文[1]的介绍,目前国内外对薄管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1. 西德AD规范方法 2.苏联薄管板计算方法 3.我国规范方法为了能较合理的、正确的设计薄管板,本文对上述计算方法,其中主要是对苏联薄管板计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冷却水与冷冻水的水质对中央空调的影响很大,主要叙述水质对冷凝器、蒸发器、表冷器等的热交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简要阐述了板冰冷水机组系统组成及原理,重点介绍了板冰冷水机组核心部件板式蒸发器及影响板式蒸发器制冰厚度的几个因素,分析了制冰冷水循环量与制冰厚度的关系,为板冰冷水机组及蓄冰系统运行和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管子管板焊接是核电站一回路主设备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管子管板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制造进度。分别对二代改进型压水堆和三代压水堆1000MW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焊接工艺进行介绍,比较了RCC-M规范和ASME规范对管子管板焊接要求的异同,针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焊接参数重新进行优化,同时加强了焊接过程控制,得到了质量稳定、焊缝形状和尺寸均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7.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的唐瑞原型快堆(PFR)核电站,设计容量为25万kW,早在1975年就开始发电。作为100万kW容量商业电站的原型,其目的是试验发电能力。采用了以后用于商业堆的全尺寸燃料组件,蒸发器也按能承受高热通量来设计,并采用了商用的单壁管以工业方式来制造。一、二次钠回路具有非常满意的性能,蒸汽管在高热通量条件下的性能也有令人鼓舞的经验,然而锅炉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公司离心式、螺杆式冷水机组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将铜管与第二块管板胀接以前对铜管进行修整,工艺要求修整后的铜管  相似文献   

19.
大型立式换热器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洁  高磊 《压力容器》2001,18(1):59-61
立式重整换热器是重整加氢联合装置中不可缺少的热交换设备。我公司在制造立式换热器的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 ,由于立式换热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现将主要部件的制造过程介绍如下 (结构简图见图 1)。  该立式换热器是服役于 6 0万吨 /年连续重整装置。设计压力 :管程 0 71MPa、壳程 0 5MPa ;设计温度 :管程 4 93~ 2 88℃ ,壳程 549~ 2 88℃ ;操作介质管、壳程均为油气 氢气 ;设备规格为 2 10 0 / 190 5× 2 980 2 ;换热面积 :3952m2 ;设备总重 :11184 7kg。由于立式换热器结构复杂 ,材料特殊 ,并对管板折流板…  相似文献   

20.
管-管板"内孔焊"工艺装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辉  安相清 《压力容器》2003,20(5):55-57
“内孔焊”工艺是压力容器中管与管扳连接所采用的一种新兴工艺。该工艺的实施需要合理、完善的工艺装备作为基础,尤其对于不锈钢管与管板的连接。本文针对实施不锈钢管与管板的“内孔焊”工艺所必备的工艺装备进行比较详实的论述和设计分析,以作为同类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