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实施图书按需印刷的必要性1.传统出版印刷模式的弊端传统出版生产方式很难预测图书的实际市场销量,一方面,大量图书的印量和实际销量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超高的库存积压和退货浪费;另一方面,历年积累下来难以计数的退出流通领域的图书品种,又成为断版、绝版图书。短版图书是由于传统出版方式的限制,出版数量少,达不到传统起印数量的出版物,短版图书中包括难以大量销售的学术专著、专业教材、信息资料、艺术作品、古籍、回忆录等图书。在传统出版印刷模式下,达不到规模印量的短版图书难以出版、断版图书难以再版,但这些图书其实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或者很好的学术  相似文献   

2.
国外图书按需印刷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的按需印刷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就有人试图用激光打印机(Hewletter——Packard LaserJet IID)从事单本图书的印刷。但是,直到最近三年有关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疑问才逐渐消除。随着科技进步,具有双面印刷功能的黑白数码印刷机的出现和数码彩色印刷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加之不少先行者的成功实践,使得图书的按需印刷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1998年是标志图书按需印刷趋于成熟的一年,进入2000年,数家大的出版集团已经宣布建立自己的数码印刷中心,众多专业印刷厂家也跃跃欲试,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全球…  相似文献   

3.
书籍发展的历史是以科技为动力的,从最初的龟甲、金属、竹简、木牍、帛书,到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使书籍的演变发生质的飞跃。到宋代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传统的雕版印刷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书籍的印刷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立体书、电子书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多年发展,图书按需印刷在国内从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业内已公认这将成为未来趋势,但趋势背后,同行们对于按需印刷的盈利模式、可操作性仍存在不小的质疑。本文从个人角度分析图书按需印刷目前的处境及发展进程。为何发展十几年按需印刷还未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5.
<正>采用数字印刷生产图书的最大好处是,不再存在庞大的预造货资金占用,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批组织生产,减少租赁仓库存放,有效避免了因为销售不畅而无奈采取报废化浆的经济损失。刚刚迈进5月,柯达公司即在南京召开了亚洲地区的第二场出版业研讨会(第一场于2014年在马来西亚举办),并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已安装柯达鼎盛6000C连续喷墨彩色印刷系统的江苏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之前已使用柯达鼎盛1000黑白连续喷墨印刷系统)。笔者以为,图书的按需  相似文献   

6.
按需印刷     
近几年,数字印刷技术在个性化印刷、按需印报、按需印书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据统计,1998年全世界按需印书产值为540亿美元,占图书印刷市场的5%,预计到2003年,该比例将达到30%。面对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本刊就按需印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了一次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 106份,其中出版社11份,印刷厂95份。  相似文献   

7.
按需印刷     
日本按需印刷市场概况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2002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的规模为1390亿日元,其中黑白按需印刷市场约为990亿日元,彩色按需印刷市场约为400亿日元.2003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已超过1500亿日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2000亿日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印刷技术》2011,(21):1-1
9月26日,On Demand Books(ODB)公司宣布其与谷歌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其超过700万种可以按需印刷的图书加入到Google Books中,消费者很快就可以在Google Books网站上找到这些图书并购买,并且在最近的Espresso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来。  相似文献   

9.
《印刷工业》2015,(3):88-89
<正>100位《读库》读者获得了他们第一本印有自己照片和寄语的个性化《读库》读物。这是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中国))与国内著名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读库》的一次联手创新尝试,通过高品质的佳能数码印刷产品及按需图书印刷解决方案,为《读库》出版个性化图书提供全程支持。双方此次携手,可以看作是开拓国内按需图书印刷市场的一次积极尝试。如今,人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宏)成立于1999年,2015年被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集团)并购,2017年成为Ingram中国区的唯一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建宏秉承“贴心善印”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数据处理、源文件处理、装帧设计、软件开发、按需生产、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的服务。目前,建宏拥有新一代按需印刷智能工厂、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提高印后加工过程的效率,还有很多潜力可挖。由海德堡和波拉公司在Ipex2010展会推出的印后加工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均针对这个方向。高度的自动化和在印通印后管理系统(Prinect-Postpress-Manager)中的整合,有助于减少准备时间和提高生产可靠性。海德堡董事会主席施海尔在Ipex2010展会前夕曾断言:"在  相似文献   

12.
吕剑 《印刷杂志》2009,(5):75-77
<正>一、预涂膜的优点自2000年进入我国至今,预涂膜覆膜工艺(Thermal Lamination)经历了近10年的实践验证。相对于传统即涂覆膜工艺而言,它有以下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徐世垣 《数码印刷》2010,(11):80-81
<正>数码印刷即将迎来黄金时代。这不仅展现在IPEX 2010上,而且也是美国罗切斯特卡斯龙(Caslon)研究所分析家的看法,该研究所多年来从事数码印刷及其市场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装订加工在书籍、杂志、本册、说明书、广告宣传册等产品的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无线胶订、锁线订、塑料线烫订等。印刷与后道工序尤其是表面整饰的连线加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地进步,例如胶印与上光、胶印与烫印的连线组合。而印刷产品的装订加  相似文献   

15.
与不断增长的数码印刷方式相匹配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主要有3种方式,其一,添加联机印后加工设备,其二,在印刷设备附近添加独立的印后加工设备,其三,安排印后加工供应商.第3种方案,显然花费时间最多.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是个职工仅180多人、占地面积只有1.5万m~2、固定资产原值只有37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只有1.5亿元的小企业,在印刷机械行业中规模很小。但是,自1998年合资以来,经  相似文献   

17.
打印机的发明本身就是实现快捷办公的一个创举,它能够快速、准确、清晰地再现文件资料以及图样的原形,从而实现资料和信息的存录以及传输。目前,它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得力的机械,其使用范围日益广泛,遍及机关、学校、工厂、企业以至商店,在社会上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据德国印刷传媒2009年最新报道,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标准化是印刷和媒体领域工业化必要的核心。设备制造商也以其技术提供适合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案,这对于印后加工的经济生产方式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介绍几家国际知名制造商推出的最新印后工作流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罗红莲 《数码印刷》2009,(11):25-27
印后加工是得到印刷成品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精美的后加工能烘托出高品质的印刷质量.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数码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个性化印刷品的推广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但是.在数码印刷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配套的印后加工设备的发展速度却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28字方针”,无疑给中国印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应当说这“28字方针”是在全面考察分析了世界当前印刷工业的现状,分析了世界各种技术发展对印刷工业的影响后作出的科学规划。笔者在印企工作了40余年,每每苦于综合分析时的资讯缺乏及能力不足而对企业技术改造难以作上佳的判断、提出上佳的方案,“28字方针”确实是一种有益的引导。笔者服务于一个书刊生产型印刷企业多年,接触的书刊印后装订较多,就“印后多样、自动化”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客观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印后的多样性1.书籍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印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