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谭属琼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256-261
以氧化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并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次氯酸钠用量、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氧化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量为0.823%,nCH2ClCOOH∶nstarch为1.02∶1、nNaOH∶nstarch为2.19∶1,醚化反应时间为58.65min(实际反应58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氧化羧甲基马铃薯淀粉的取代度最高,达到0.278。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玉米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s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与氯乙酸钠摩尔比为1∶1、淀粉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25(以淀粉干基计)、球磨时间为90 min,球磨温度为60℃,球磨转速为380 r·min-1、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 L,在该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5086。FTIR、XRD、SEM进一步证实玉米淀粉发生了醚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羧甲基淀粉 (CMS)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 ,用途广泛。本文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探讨了固定淀粉用量(0 5摩尔 ) ,一氯醋酸 (氯乙酸 )用量 ,氢氧化钠用量 ,反应体系水分含量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玉米羧甲基淀粉取代度 (DS)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以玉米淀粉和氯乙酸(MCA)为原料,采用单步和多步干法合成了羧甲基淀粉(CMS)。在醚化温度60℃、醚化时间6 h、氢氧化钠和氯乙酸与淀粉的摩尔比为2.6:1.3:1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取代度(DS)为0.801的羧甲基淀粉,反应效率(RE)为61.2%。多步干法羧甲基化反应从第一步到第五步取代度逐渐增大,可以制备取代度为1.124的羧甲基淀粉,但是反应效率从61.2%降到了47.9%。红外光谱中出现了-COOH的特征吸收峰,证明淀粉分子上接入了羧甲基。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羧甲基化破坏了淀粉颗粒的表面结构。X衍射(XRD)谱图表明羧甲基化使淀粉的结晶度显著下降。羧甲基淀粉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CMS溶液黏度随着DS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外,CMS的黏度也随着p H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中糯2号糯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进行糯小麦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分别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分散剂乙醇用量、NaOH用量、CH2ClCOOH用量四个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欲得到取代度大的糯小麦羧甲基淀粉可采取的工艺条件为:辐射时间2mim、乙醇用量为60ml、NaOH用量4.0g、一氯乙酸用量5.0g。采用红外扫描技术对其合成效果进行鉴定,在1602cm-1,1419cm-1和1328cm-1处出现-COO-的特征吸收峰。其中1602cm-1处为C-O的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表明已发生羧甲基化反应。并对所得糯小麦羧甲基淀粉的理化性质包括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老化能力及抗生物降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糯小麦羧甲基淀粉具有高透明度、良好冻融稳定性、强抗老化能力及强抗生物降解能力等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6.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羧甲基淀粉(CMS)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用途广泛。本文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探讨了固定淀粉用量(0.5摩尔),一氯醋酸(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体系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玉米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干法制备羧基型两性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干法制备出变性玉米淀粉-阳离子淀粉,再将阳离子淀粉羧甲基化,从而制备出两性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影响两性淀粉取代度及反应效率各因素的最佳值为:氯乙酸与阳离子淀粉摩尔比为0.06,NaOH与氯乙酸摩尔比为3较合适,反应温度以70℃为宜,体系含水量最佳为24%,反应时间为3h.在所进行的L9(34)四因素三水平两性淀粉正交实验,确定出制备两性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体系含水量为28%,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h,NaOH与氯乙酸摩尔比为3.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单淀粉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马来酸酐为酯化剂,丙酮为反应溶剂制备了马来酸单淀粉酯,并研究了产品的理化特性。讨论了活化木薯淀粉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木薯淀粉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3,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反应7 h,可得到取代度为0.297的产品。马来酸单淀粉酯黏度、透明度、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能均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忠  缪铭  王鹏  张海华 《食品科学》2005,26(10):116-120
以多孔淀粉为原料,采用一氯乙酸和乙醇溶剂来制取羧甲基多孔复合变性淀粉,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用量、一氯乙酸用量、乙醇浓度等对羧甲基多孔淀粉的取代度的影响。以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冈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h、氢氧化钠4.0g、一氯乙酸4.5g、乙醇浓度95%。同时对羧甲基多孔淀粉、原玉米淀粉和多孔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糊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羧甲基多孔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糊的流变学性质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葛根淀粉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葛根淀粉羧甲基化改性的最佳条件以及羧甲基化改性对葛根淀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为12%,一氯乙酸与淀粉的摩尔比为0.7,氢氧化钠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4,温度为45℃,醚化反应时间为1.5h时,羧甲基化取代程度最大,取代度为1.42。对羧甲基淀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表明,随淀粉溶液浓度的增加,溶液粘度也随之增加,添加蔗糖对溶液粘度影响不大,而添加氯化钠对溶液粘度有显著影响;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溶液的粘度较低,而在中性条件下溶液粘度保持在高水平上;随溶液温度的升高,粘度以指数形式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快速制备马铃薯羧甲基淀粉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化了微波辅助制备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醚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ClCH2COOH、NaOH用量为自变量,以取代度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原理设计试验,并进行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分析。确定了取代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醚化时间为25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83.86%,nClCH2COOH:nAGU为0.832:1,nNaOH:nAGU为2.597:1。微波辅助下,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可达到0.325。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醚化剂,以NaOH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半干法制备了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确定了半干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工艺路线,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阳离子淀粉反应效率的影响,并以反应效率为指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与醚化剂的摩尔比1.85∶1,体系含水量20.49%,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4.49h,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反应效率可达到89.48%,取代度为0.0335。  相似文献   

13.
以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氯乙酸、淀粉乳浓度、水分含量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20%,n(氯乙酸):n(淀粉) =1:4,n(NaOH):n(淀粉)=1:2,乙醇溶剂含水30%条件下,55℃反应4h得到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相似文献   

14.
磷酸酯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在肉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磷酸盐进行酯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pH、正磷酸盐添加量、磷酸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糯玉米淀粉乳浓度40%,反应pH=5.5,正磷酸盐添加量37.5g,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的配比0.4,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将磷酸酯淀粉添加在火腿肠中时,其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咀嚼度等明显优于添加原淀粉的产品,其中取代度为0.1257,添加8%时最佳。  相似文献   

15.
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唐洪波  马冰洁 《食品科学》2005,26(4):167-170
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低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可提高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硫酸钠用量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有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羟丙基淀粉取代度。  相似文献   

16.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醚化剂、膨胀抑制剂、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增大;提高反应温度,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增加;增加环氧丙烷的用量,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随之增加,但反应效率呈下降的趋势;延长反应时间,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增加硫酸钠的用量,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先增大,当硫酸钠用量超过12g时,随着硫酸钠用量的增加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降低.并且确定出最佳的反应条件:淀粉用量为100g时,pH为11.5,膨胀抑制剂12g,环氧丙烷10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h.随着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增加,其冻融稳定性、透明度、耐酸性、黏度热稳定性都增加.  相似文献   

17.
微波干法制取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淀粉及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干燥法制取可用于造纸的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考察了醚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配方和反应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微波法可大大加快醚化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半干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对半干法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的用量、体系含水量对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取代度随工艺条件变化的规律,半干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4.40℃,反应时间6.58 h,NaOH与醚化剂摩尔比2.12,体系含水量25.2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为0.051 9。  相似文献   

19.
Carboxymethyl starch (CMS) was obtained under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 as a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of starch and monochloroacetic acid (MCA)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hydroxid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the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type of starch being carboxymethylated o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and limiting viscosity number, [η], was studie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nfluenced the DS values, the highest values of the DS being obtained when the carboxymethylation was performed at 58 °C. Increase of the molar ratio of NaOH to anhydroglycose units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DS, but only to certain extent. The values of the DS and [η] of CMS increased almost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MCA amount in the reaction mixture. The reaction mixture changes caused by adding water to ethanol influenced the DS values of the obtained CMS samples, the maximum DS value being obtained for CMS sample synthesized in ethanol with 25% (v/v) water.  相似文献   

20.
Wenlei Xie  Li Shao 《Starch - St?rke》2009,61(12):702-708
Corn starch was phosphorylated by reaction with sodium dihydrogenphosphate or disodium hydrogenphosphate using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BMIMCl) as reaction medium. The parameters varied included the molar ratio of reactant,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were investigated regarding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for the phosphorylated starch.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starch phosphates prepared ranged from 0.03 to 0.55.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echniqu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ative crystallinity of corn starch was largely distroyed during the dissolu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ionic liquid system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