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药导航     
《食品与药品》2011,(4):40-41
验方共鉴四季感冒胶囊:治疗风寒感冒效果好风寒感冒多因风吹受凉而引起,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等。治疗应该以辛温解表为主。四季感冒胶囊由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炙甘草、香附(炒)、防风等  相似文献   

2.
宋新  姜琳 《食品与药品》2006,8(12B):72-73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季发生比较多,起病较急,症状有发热、畏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舌苔薄白等。其起因多是由于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等因素,造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如稍不注意,就会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生感冒。食疗原则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在感冒初期如能给以具有一定发汗解表作用的饮食,则可起到很好的驱邪而不伤正的作用。以下几款药膳对风寒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风寒后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咳嗽声重、痰白清稀,伴有头痛、喉痛、鼻塞、流清涕及发热等症状。治疗此种咳嗽,应重散寒解表、温中止咳。痰湿蕴肺,则咳嗽痰多、痰白黏腻、喉中呼噜作响、胸脘满闷、恶心纳差、呼吸急促。治疗此种咳嗽,应重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相似文献   

4.
感冒,俗称伤风。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疼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黏痰,舌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疼,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忠告人们采用最简便、最节省和最无副作用的方法对付感冒——用食物防治感冒。得当的饮食调理可以促进感冒的痊愈,而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则会使病情反复或加重。秋冬季节是容易感冒的季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饮食调理,预防感冒。  相似文献   

5.
正感冒,俗称伤风。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疼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黏痰,舌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疼,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忠告人们采用最简便、最节省和最无副作用的方法对付感冒——用食物防治感冒。得当的饮食调理可以促进感冒的痊愈,而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则会使病情反复或加重。秋冬季节是容易感冒的季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饮食调理,预防感冒。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生活》2012,(12):57
风寒感冒是冬季的常见病,冬季气候干燥,加上寒凉,气管容易受到刺激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上呼吸道炎症,甚至发展为肺炎。中医对感冒有风寒和风热区别,一般冬季以风寒感冒为多见,初起出现清涕、鼻塞、喉痛等症状。如果感染病毒还会出现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和高热症状,因此补气固表就可风邪难入,还可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严君 《烹调知识》2012,(8):63-63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Ⅱ因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中医对风热感冒主要采用疏风祛湿、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表的方法来治疗,以下药茶可治疗风热感冒。  相似文献   

8.
正感冒感冒,民间俗称"伤风",传统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由外入侵皮毛,入内则从口鼻侵犯肺胃。中医对感冒的辨证施治要区分"风寒"和"风热"两型。风寒感冒表现为喷嚏、鼻塞清涕见舌苔簿白,治宜先"祛风解表";而"风热感冒"见有涕黏浊或黄浊、喉痛红肿、苔簿白或黄腻等,宜"清热解毒"为主。另有"重伤风"(西感冒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健食品》2008,(11):78-78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叶油为紫苏叶经提取后的挥发性油状液体,是紫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香料和防腐剂等行业。  相似文献   

10.
正·大葱生姜浴足可防治感冒取大葱头3根,生姜30克。将大葱头和生姜洗净,切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15分钟后去渣,热水入足浴盆中用蒸汽足浴,待温后浸泡双足30分钟~40分钟,以全身微出汗为佳,每日早晚各1次。可发汗解表、驱风散寒、退热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后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及阴寒腹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等证。·桑葚百合蜂蜜膏治眼涩目胀  相似文献   

11.
正姜糖苏叶饮用料:生姜3克,红糖15克,紫苏叶3克。做法: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苏叶一起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用开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趁热服用。功效:温经解表散寒。可用于受凉或受风后周身怕冷明显的风寒感冒;咳嗽气喘伴怕冷者;吃鱼蟹之后腹痛恶心者;偏正头痛兼怕风、怕凉者;小儿因肚子受凉而呕吐、腹泻者。  相似文献   

12.
幸温解表退热法通过使用辛温解表的药物达到退热的目的,适用于外感风寒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怕风、怕冷、咽喉肿痛、干呕、不时出汗等的患者,宜选用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服用后,稍停一会儿,喝些稀粥,可滋养脾胃、加强疗效,同时要禁食生冷、黏腻、酒肉之品;  相似文献   

13.
<正>生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Willd.)Rosc.)是一种刺激性调味品,可供食用。主要含挥发油、辣味素及淀粉等成分。中医认为: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攻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以及解半夏、天南星、鱼蟹、鸟兽肉毒。经研究表明:生姜能对大鼠胃粘膜细胞起保护作  相似文献   

14.
不良反应     
秋苑  潘铭 《食品与药品》2010,12(6):35-35
四季感冒片:治疗风寒感冒疗效好,阿胶:可用于治疗CFS  相似文献   

15.
中医所说的“冬温””,是指类似感冒的某些症状,诸如风寒咳嗽、发热头痛、鼻咽干燥如火熏、咳嗽痰中带血等.预防和减轻这类疾病,除注意冷热适度、起居有节、常吸新鲜空气外,还可以多吃些萝卜.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感冒是邪在肌表,故当“汗而发之”。以具有一定发汗解毒作用的药粥代替药物治疗感冒,可起到很好的驱邪而不伤正的作用。 一、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肢体疼痛,无汗或有汗,口淡不渴,舌苔薄白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治方如下: 1.发汗豉粥:淡豆豉10克,荆芥6克,麻黄5克,葛根10克,栀子3克,石膏30克,生姜2片,葱白3根,粳米50克。上药同入砂锅中,水煎取汁,滤去渣,以药汁入粳米煮粥,趁温服用。 2.神仙粥:生姜6克,连须葱白5根,糯米50克,米醋15毫升。先将淘洗过的糯米、生姜放入锅中煮一二沸,再放进葱白,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稍煮即可。 3.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3根,粳米50克。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 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为主,微恶风寒,头痛目赤,咽痛咳嗽,口微渴,脉浮数,舌边尖红等,多发于春季初夏。治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来了,万物生机勃勃,令人精神振奋。但这个季节气温逐渐转暖,阳气升发,人们容易患上风热病。其初起病位多在上焦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苔白脉浮等症状。故春季饮食宜以辛凉解表,苦寒清热为主。广东人喜欢煲汤,这里介绍几款汤式,以供选用。瘦猪肉杏仁汤将瘦猪肉250 g洗净切块,用清水4碗,连同菊花9 g,光杏仁9 g,桑叶9 g,生姜2片一起煲1~2 h后调味食用。此汤可疏风散热,祛痰解郁,对胸痛、口苦、痰稠、头痛、便秘等有疗效。  相似文献   

18.
感冒是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臻疾病,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发热、发冷及全身不适等特征。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环境等都会引发感冒,而且种类不同,用药或食疗也大有差别。因此,患者这次感冒了,吃药见效,数日后又感冒了,吃同样的药无效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9.
春天来了,万物生机勃勃,令 人精神振奋。但这个气节气温逐渐转暖,阳气升发,人们容易患上风热病。其初起病位多在上焦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苔白脉浮等症状。故春季饮食宜以辛凉解表,苦寒清热为主。广东人喜欢煲汤,这里介绍几款汤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健食品》2009,(5):94-94
生姜,味辛辣,含有0.25%~0.3%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辣素、姜烯酮、姜酮。生姜的主要作用有: 1、发汗散寒.临床常用于治疗初期风寒感冒、外感咳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