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子能谱分析仪(ESCA)、高温高压原位红外池和动力学装置,对低压合成甲醇Cu/ZnO/Al_2 O_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吸附态,反应中间物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检测.实验证明,Cu/ZnO/Al_2O3催化剂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Cu为活性组分.实验检测到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态M-CO、M-CO_2和M-H:检测到的反应中间物为、和本文把动力学实验结果与活性组分、中间物联系起来,讨论了二氧化碳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的作用.提出了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房克功  陈建刚  任杰  孙予罕 《石油化工》2005,34(Z1):330-332
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Ni/AlMCM-41,Ni/HY,Ni/HZSM-5催化剂.正十二烷加氢转化反应评价表明,正十二烷在各催化剂上的转化率按Ni/HZSM-5(>>)Ni/AlMCM-41>Ni/HY顺序降低.在相同转化率条件下,Ni/AlMCM-41催化剂上异构选择性最高,裂解产物以C6为中心成对称分布,实现酸/金属功能的较好匹配;而在Ni/HZSM-5和Ni/HY催化剂上,金属功能相对不足,导致正十二烷裂解产物呈现以轻烃居多的"楔形"分布.  相似文献   

3.
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方法,研究了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如盐、碱、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和界面扩张模量及相角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均有一定影响盐通过改变活性物质在界面上的吸附而影响界面扩张黏弹性质;聚合物能增大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度,对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影响不明显;碱与原油活性组分反应,使扩张黏度明显变化,界面膜的弹性大大增强;表面活性剂能将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从界面上顶替下来,使界面体现为近似单独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而对于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界面表现为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吸附膜的性质;扩张模量的相角在高工作频率下出现负值.探讨了表观负相角产生的机理.图9表2参7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能谱分析仪(ESCA)、高温高压原位红外池和动力学装置,对低压合成甲醇Cu/Zno/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吸附态、反应中间物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检测。实验证明,Cu/Zno/Al_2O_3催化剂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Cu~·为活性组分。实验检测到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态M—CO、M—CO_2和M—H;检测到的反应中间物为和。本文把动力学实验结果与活性组分、中间物联系起来,讨论了二氧化碳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的作用,提出了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方法,研究了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如盐、碱、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和界面扩张模量及相角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均有一定影响:盐通过改变活性物质在界面上的吸附而影响界面扩张黏弹性质;聚合物能增大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度,对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影响不明显;碱与原油活性组分反应,使扩张黏度明显变化,界面膜的弹性大大增强;表面活性剂能将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从界面上顶替下来,使界面体现为近似单独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而对于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界面表现为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吸附膜的性质;扩张模量的相角在高工作频率下出现负值。探讨了表观负相角产生的机理。图9表2参7  相似文献   

6.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和Fe的摩尔比分别为1∶1、1∶2、1∶5、1∶10.催化剂上乙醇催化燃烧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Fe1复合氧化物(n(Cu)∶n(Fe)=1∶2)具有活性高和二氧化碳选择性好的特点,乙醇可在280℃实现完全转化.结果表明高分散的CuFe2O4尖晶石相是乙醇催化燃烧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方法,研究了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如盐、碱、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和界面扩张模量及相角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均有一定影响:盐通过改变活性物质在界面上的吸附而影响界面扩张黏弹性质;聚合物能增大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度,对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的影响不明显;碱与原油活性组分反应,使扩张黏度明显变化,界面膜的弹性大大增强;表面活性剂能将高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从界面上顶替下来,使界面体现为近似单独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而对于低相对分子量活性组分,界面表现为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吸附膜的性质;扩张模量的相角在高工作频率下出现负值。探讨了表观负相角产生的机理。图9表2参7  相似文献   

8.
用全硅MCM-41共浸渍法担载Co-Mo制备的催化剂,其金属担载量ω(MoO3)=20%。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并与日本某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DHDS)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DBT、4-MDBT、4,6-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ωS=2.83%)均具有很高的加氢脱硫活性,高于DHDS催化剂的活性。MCM-41担载的催化剂最佳Co/Mo原子比为0.75,高于以γ-Al2O3作载体的市场上广泛应用的Co-Mo催化剂,这可能是活性组分在表面高度分散的结果。在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联苯(BP)的选择性远高于环己烷基苯(CHB)的选择性,说明Co-Mo/MCM-41催化的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脱硫反应占主导地位。与Ni—Mo/MCM-41催化的加氢脱硫反应过程相似,加氢脱硫反应中生成的CHB稳定性较低,会进一步分解为苯和环己烷。由TPR谱图可知,表面的Mo和Co活性组分存在相互作用,活性高的Co-Mo/MCM-41催化剂的TPR谱在600℃左右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9.
朱凤霞  万颖  李和兴 《石油化工》2004,33(Z1):1400-1401
合成了纳米介孔结构催化剂Pd/MCM-41,与传统SiO2载体负载的Pd催化剂比较,该催化剂在以水为介质的碘苯偶联(Ullmann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对联苯的选择性.添加Al进入MCM-41骨架,获得AlMCM-41,并进一步利用MgO对其进行修饰.结果表明,当Si/Al摩尔比为60时,在14%Pd/MgO-Al-MCM-41上联苯的收率为46.3%,明显高于所研究的其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碱对AI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NaOH和TEOH合成了AlMCM-41介孔分子筛,用XRD,27AAl MAS NMR,SEM,TEM,IR,N2低温吸附和TG-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TEAOH和NaOH对AlMCM-41有序结构的影响不同,当硅铝原子比为25或50时,用N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而当硅铝比有15时,用TE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交换成氢型AlMCM-41后,当硅铝比为25或15时,用TEAOH合成的样品抗水解性能优于用NaOH合成样品,其酸量也较大,用TEAOH合成的样品粒度小,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都大于用NaOH合成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