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斌 《宽厚板》2023,(2):31-34
结合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的微铌低合金钢CCT曲线,采用再结晶区轧制+未再结晶区轧制+(γ+α)两相区三阶段控制轧制工艺进行轧制试验,研究微铌低合金钢在(γ+α)两相区范围内不同变形率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两相区轧制与常规控轧控冷工艺轧制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微铌低合金钢两相区轧制工艺与常规控轧控冷工艺相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伸长率和冲击功有少许降低;两相区轧制工艺能够细化铁素体晶粒,但是也存在单个尺寸较大的铁素体晶粒。另外,随着(γ+α)两相区累计变形率的增加,微铌低合金钢的强度升高,韧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X70管线钢生产中控轧控冷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岭  刘生 《宽厚板》2004,10(4):1-3
文简述了控轧控冷工艺在舞钢X70管线钢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影响控轧控冷钢性能的工艺因素。结果表明,舞钢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和在线控制冷却生产的X70钢板组织以针状铁索体为主,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购Q345A连铸板坯,在韶钢2500mm轧机上进行了以“再结晶区 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轧及轧后空冷或水冷工艺为主体的中板控轧控冷试验,主要研究了轧制温度、终冷温度对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韶钢“大转炉——中板轧机”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板进行了控轧控冷工艺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购Q345A连铸板坯,在韶钢2500mm轧机上进行了以“再结晶区 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轧及轧后空冷或水冷工艺为主体的中板控轧控冷试验,主要研究了轧制温度、终冷温度对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韶钢“大转炉一中板轧机”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板进行了控轧控冷工艺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轧钢     
《重钢技术》2005,48(2):57-57
控轧控冷对X52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X52钢在试验轧机上控制精轧终冷温度的试验,同时对试验轧制钢板性能及金相组织进行检验,找出终冷温度对X52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其轧制工艺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中厚板轧制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控轧控冷工艺,就如何通过控制钢板的组织结构进而控制其性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为中厚板轧制中的性能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控制轧制的目的是在热轧条件下生产出韧性好、强度高的钢材。典型的控轧方法是两阶段轧制法。控制轧制的主要作用是细化铁素体晶粒,提高钢材强度,改善韧性。控制轧制对单机架厚板轧机要影响产量32~36%,对双机架厚板轧机要影响25%。为提高控制轧制轧机产量,通常采用交叉轧制、缩短中间冷却时间和控制冷却等措施,综合加热、轧制和控制冷却三个方面可节能3.351GJ/t。其中省去常化热处理工序,每吨钢板可节约成本27.6元。由此可见,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钢板是很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终轧、终冷温度条件下X65/X70中厚板管线钢的板屈强比值和微观组织的变化研究发现,当终轧温度低于Ar3温度时,钢板进入两相区轧制,钢板组织呈带状分布,钢板屈服强度的提高幅度大于抗拉强度的提高,屈强比呈上升趋势.水冷中钢板头部温度过冷对屈强比控制也非常不利.通过对X65/X70管线钢进行控轧控冷工艺优化,屈强比值得到显著降低,大幅提高了管线钢板合格率和成材率.  相似文献   

9.
钟金红 《宽厚板》2007,13(1):27-30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对WSM30A进行控轧控冷工业试验,研究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控制轧制方式及轧后冷却速度,可以有效提高钢板的硬度和厚度方向硬度均匀性,并得出WSM30A在现有装备能力条件下的最佳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在P20的基础上研发了经济型P20塑料模具用钢板。整个试制过程控制平稳,钢水洁净度较高,成品钢板表面质量良好。成品试样检测结果表明,在热轧和控轧两种轧制工艺下的钢板试样硬度在36.5~40.3HRC之间,均符合设计要求,金相组织为F+P+B,控轧工艺试样硬度高于热轧工艺试样,且控轧工艺试样组织更加细小,回火处理后硬度均有所降低,组织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1.
控制轧制与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斌 《宽厚板》1999,5(3):6-10
控制轧制技术五十年代在欧洲开始应用,后由日本钢铁企业发展成今天全新的控轧工艺,这种新工艺技术由微合金化处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组成。本文通过对控轧Q345钢板性能的研究,证明通过控制轧制生产低温韧性钢板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实施再结晶区控轧控冷工艺和未再结果区控轧工艺对产品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指出采用未再结晶区控轧工艺产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较低,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说明控制轧制后的冷却工艺参数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20钢3m/m容器用薄板的生产上,采用控制轧制工艺,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基于钢材是作为生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原材料这一特点,我们采用的是以提高塑性和冷冲压工艺性能为主的IB型控制轧制。轧制生产中重点控制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三个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将轧制加热温度提高到1100—1150℃,终轧温度提高到800℃以上,使钢材在r区进行轧制,完成避免(r α)两相区轧制,轧后进行堆垛缓慢空冷,(700—550℃间平均冷速≤1.3℃/分)。充分利用了轧后余热,使铁素体晶粒不致过细,静恢复和静再结晶得以充分进行,加工硬化大为减少,使钢材获得了晶粒度不是很细的再结晶情况良好的块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从而使钢材具有一定的强度水平,较高的塑性和良好的冷冲压工艺性能,我们采用的这种控轧工艺,有自己的独特之点,和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的,以提高钢材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为主的低炭钢控轧,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说明,基于我们钢材用途的特点采用我们这种IB型控轧工艺是适宜的,提高了产品的综合质量和合格率,可以用控轧钢板代替正火钢板,而且使工艺流程得到简化(免除了热轧后的正火工序)减少了金属耗损,节约了能源。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分析了整个试验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轧制温度、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EQ51的最佳控轧控冷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不小于5 ℃/s时,有利于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相变,促进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相变;为了避免两相区轧制出现混晶现象,终轧温度控制为790 ℃;终冷温度为570 ℃时,所得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经工业轧制的TMCP工艺EQ51钢板强韧性良好;当焊接输入线能量为50 kJ/cm时,焊接接头性能优异;落锤性能的[tNDT]为-55 ℃,满足船级社规范的低温韧性要求。开发的钢板获得了ABS船级社认证证书,并成功应用于某船厂自升式平台CJ50项目。  相似文献   

15.
以一种Ti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轧实验,利用SEM和TEM方法,对比研究了三种轧后冷却工艺对获得的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TEM方法研究了三种轧后冷却工艺对一种Ti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轧后采用快冷+空冷工艺和空冷弛豫+层冷工艺时,钢板组织均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并存在少量珠光体,第二相粒子弥撒分布,尺寸小于10 nm,力学性能良好,且采用后者工艺钢板性能略优于前者;当轧后采用快冷+炉冷工艺时,珠光体组织增多,第二相析出量少,尺寸大,综合力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压缩变形热加工模拟试验装置和φ300mm试验轧机研究了16Mn钢中板(γ α)两相区控制轧制工艺与钢板性能和钢的变形抗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将终轧温度控制在(γ α)两相区的高温区,采用二道次变形19%的变形工艺比在800℃终轧钢板的强度和韧性值都高,同时,钢在(γ α)两相区轧制时的变形抗力增加不大,为实现16Mn钢中板两相区控制轧制工艺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自动控轧工艺在中厚板双四辊轧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中厚板厂双四辊轧机控制轧制系统由两级高速度的过程控制网络进行计算机控制,精确计算、控制轧制中关键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中问坯厚度,采用一次或二次控轧方式,使传统轧制工艺和自动控轧技术达到较好的结合,工艺控制更精确,钢板性能更稳定,品种专用钢板的一次合格率在系统投用后由90%达到近100%,机时产量由原来lOOt提高到140t。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合金化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90B的性能特点,设计了4种控轧控冷方案,研究了第二相析出的时机和形态,以及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R+ACC轧制工艺,二次开轧温度≤860℃,终轧温度780~830℃,终冷温度610~650℃,并开启后段强冷模式,生产的板材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同时认为P、S、O等杂质元素的富集及其夹杂物是造成钢板表面裂纹的首要原因,通过控制出钢温度、保护浇注等措施,钢板表面裂纹率由0.31%降至0.17%。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高Ti微合金强化机制及控轧控冷工艺在500 MPa级别工程机械用钢板生产中的作用。通过高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优化等措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不降低钢板韧性,得到理想的F+P组织,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生产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0.
刘国权  史长深 《钢铁》1992,27(7):30-34,38
采用1200~1000℃加热、910~720℃终轧、轧后空冷、喷水或直接水淬的工艺,实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3.5%Ni低温用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用控轧控冷+高温回火取代热轧+正火+高温回火工艺可获得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