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某氧化铝厂在石灰烧制工序的以煤代焦试验,针对试验中出现的石灰炉顶温高、底部灰温高以及石灰生烧、偏烧严重,质量严重下滑的技术难题,对煤块震动给料设备、炉顶密封、布料器以及炉底通风进行了改造,确定了以原煤块为燃料的冶金竖式石灰炉烧制石灰的冶金工艺制度和操作制度,成功解决了以煤代焦试验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余钢铁厂1976年以来,先后投产了四座气烧石灰炉(70米~3、80米~3)。三年中生产了活性石灰198499吨,回收高炉煤气价值198.66万元。本文总结了气烧石灰的工艺流程、炉子结构、热工操作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气烧套筒窑生产活性石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气烧套筒窑烧制活性石灰的原理,并以日产500t活性石灰的气烧套筒窑为例探讨和总结了生产工艺特点,生产控制要点、所取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所生产的活性石灰质量及活性石灰在炼钢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韶钢石灰竖窑改用高炉煤气烧活性石灰通过技术鉴定韶钢集团公司的西座150m3石灰竖窑将烧焦炭改为烧高炉煤气获得成功,于1994年12月1日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该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窑体的高径比合理,高炉煤气在炉内燃烧形成理想的热工条件;2.窑炉系统...  相似文献   

5.
前言作为煅烧石灰的热工设备,从过去的倒焰窑进展成现代的石灰竖窑,这是热工技术的进步。世界上先进国家都广泛地采用竖窑煅烧石灰,我国使用气烧石灰竖窑代替燃焦混烧窑业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生产经验表明:小竖窑(容积20米~3以下)煅烧石灰比大窑产量(单位容积产量,吨/米~3·天)高,质量为好。一般小窑容积利用系数高达1.2~1.5吨/米~3·天以上,几乎无欠烧,而  相似文献   

6.
活性石灰应用与气烧石灰竖窑工艺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活性石灰在炼钢中的作用,分析了报烧竖窑生产活性冶金石灰共艺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涟钢多年来在气烧石灰生产中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贾红玉 《河南冶金》2000,(2):10-11,14
结合国内冶金石灰生产现状,分析介绍了生产优质冶金石灰的有关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强调了原料质量、烯烧温度和烯烧时间对石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气烧石灰竖窑生产活性石灰的工艺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华  梁伦竹 《炼钢》1998,14(6):6-9
概述了活生石灰在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情况,分析了气烧竖窑生产活性冶金石灰的工艺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涟钢9年来在气烧石灰生产中的操作经验,供中小型企业石灰窑改造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前言目前,国内焙烧石灰多采用固体燃料的竖窑。这种窑截面大、料柱高,常出现料柱透气不均现象,而且仪控水平较低,难以对窑内热工状况进行及时的控制与调节。若石灰石及燃料的质量差或工艺操作不当,窑炉就会出现棚料、粘窑现象。而导致漏料、下火、偏窑等故障,使石灰的生烧、过烧率增高,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刘家骅 《江西冶金》1991,11(4):19-20
70年代末,新余钢铁厂模式的气烧石灰窑生产活性石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将气烧石灰窑生产的活性石灰与旧式竖窑生产的普通石灰进行了对比,同时提出了对普通气烧竖窑进一步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拜尔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Na2CO3会对溶出、分离沉降、分解、蒸发工序产生不利影响。用母液化灰的形式添加石灰可减少石灰中未分解的CaCO3反苛化生成的Na2CO3进入拜尔法生产流程,可优化生产技术指标,改善设备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结合石灰拜耳法试验和当前常规拜耳法的生产情况,详细分析了添加固体石灰的危害性,提出利用循环母液化灰添加石灰乳的新工艺,对拜耳法生产节能降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文玲 《冶金分析》2022,42(11):79-83
石灰以其优越的造渣性能而备受钢铁冶金行业青睐,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氧化镁,高效、准确测定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至关重要。采用国家标准GB/T 3286.1—2012中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过程繁琐流程长,滴定终点通过肉眼判断容易产生视觉误差,因此不能满足冶炼过程工艺动态控制生产需求。实验使用盐酸溶解样品,在待测样品中加入三乙醇胺,掩蔽Fe3+、Al3+;加入糊精,抑制样品溶液中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镁沉淀对Ca2+的吸附;用EDTA标准溶液在强碱介质下,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钙、氧化镁含量。对使用盐酸溶解石灰后的不溶物进行回收和不回收两种处理方法,并对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石灰样品中氧化钙、氧化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0.5%。选择一批石灰试样,分别按照实验方法和GB/T 3286.1—2012测定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两种方法测得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差值分别小于±0.20%和±0.10%。通过电位突变来判断滴定终点,减少了人员判定滴定终点的视觉误差,能够满足冶炼过程工艺动态控制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4.
羊绍松 《冶金分析》2015,35(4):25-29
通过石灰石标准样品高温灼烧后绘制校准曲线,解决了绘制校准曲线用活性类石灰无标准样品,又难同时准备足够多且有梯度生产样品等难题;烧结用石灰样品经高温灼烧后压片制样,大大减小了石灰样品基体干扰并完全消除粒度效应,从而实现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石灰石、活性石灰、生石灰中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硅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对同一活性石灰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3种组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086%~2.3%范围内。对生石灰、活性石灰炼铁烧结工序生产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值与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测定值一致;对石灰石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值与校正后的认定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在氧化铝生产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尘量是碳分生产工序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中铝山西分公司石灰炉炉气收尘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增设布袋收尘,以提高二氧化碳压缩机工作效率,为满足公司持续高产,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气烧石灰竖窑针对窑型产能较低、能耗较高的弊端,韶钢在新建气烧石灰竖窑上采用的双预热技术,使窑的产量提高47.5%,活性度提高每10min在20ml以上,能耗降低35.6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从种分原液化灰的流动性实验开始,对种分原液化灰石灰乳的脱硅实验和实际应用,进行了认真总结,指出了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脱硅过程中,种分原液化灰的石灰乳控制和脱硅条件,取得了年节约价值569万元,减少赤泥回头2236t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余鹏  马小刚 《工业炉》2013,(6):56-58
论述了石灰的生产工艺过程,并对影响石灰活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电石炉生产工艺过程入手,详细计算了不同活性度的石灰对电石炉生产指标(耗电)、日常操作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来对石灰炉运转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运转周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延长运转周期的有效措施,实施后石灰炉运转周期显著延长,对石灰炉的节能降耗具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