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从商陆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后,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3.5时,羊毛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4.5后,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后,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黑米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米中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该色素对酸碱、金属离子及温度变化的稳定性;以该色素上染羊毛织物,研究染色pH值、温度、时间、媒染剂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黑米色素对pH值变化及金属离子较敏感,对温度变化(≤90℃)相对稳定。不同媒染剂可染得不同色泽的羊毛织物,且染色样品的摩擦牢度及皂洗沾色牢度均较好,但褪色牢度除Cu2+和Fe2+媒染样品较好外,其余较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染色温度、染色时间、超声波功率对酸性染料染羊毛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得出超声波条件下染羊毛织物的较佳染色温度为70℃左右,时间为90 min左右,超声波功率为200 ~ 300 W.并比较了常规染色与超声波染色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以及纱线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有利于纤维松散,促进染料上染羊毛,可实现低温染色,并有较好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稀土铈化合物在改善羊毛染色性能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探讨稀土铈化合物用量、染色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羊毛染色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探讨稀土铈化合物对羊毛低温染色性能的影响;对稀土染色羊毛织物的匀染性和各项色牢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染色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铈化合物,可提高羊毛的上染百分率;在85℃较低染色温度下可获得理想的上染百分率;匀染性良好,皂洗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氯乙酸用于羊毛普通活性染料染色,研究三氯乙酸和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温度的变化,三氯乙酸逐渐发生分解反应,从而使染液达到先酸性后中性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在三氯乙酸质量浓度2 g/L,染料用量2%(owf),染色温度90℃条件下,保温60 min,可以获得最佳染色效果;此外,通过对染色织物耐洗牢度的测定发现,未经皂洗的羊毛耐洗牢度不够理想,需要加强染色后皂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天然荆芥色素对羊毛的染色性能,采用超声水提取法提取植物荆芥中的天然色素,将提取的荆芥天然色素用于羊毛染色。探讨了染色p H值、温度、时间和染料用量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天然荆芥色素对羊毛的上染百分率、色深值和颜色特征值,并测定了染色羊毛的耐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染料用量为50 m L/L时,天然荆芥色素直接染色羊毛的最佳工艺为:p H值2~4,染色温度100℃,保温染色时间60 min左右,染色羊毛具有较好的耐洗色牢度和染色性能,天然荆芥色素对羊毛的上染百分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上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文章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吸附羊毛织物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在70~100℃染色温度范围内,叶绿素铜钠盐在染色初期上染羊毛速率很高,随着染色时间增加到20 min后,上染速率降低,60 min后上染百分率、织物上的染料量基本不变,上染达到平衡;叶绿素铜钠盐染后羊毛织物的颜色特征值表观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与上染百分率趋势基本一致,当染色时间达到120 min后,织物K/S值不再随时间增加而提高;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叶绿素铜钠盐上染羊毛的平衡上染百分率提高,扩散系数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叶绿素铜钠盐染羊毛织物的染色动力学,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
酸性媒介染料是目前应用于羊毛染色的主要染料之一,但染色废水中通常含有重金属离子,造成环境污染,研究环保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工艺对开发生态染色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前期合成的2种新型萘醌色素进行磺化,探讨了磺化色素浓度、pH值、温度及时间对羊毛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采用环境友好的Fe2+、Fe3+、Al3+等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媒染.研究表明,新型萘醌染料能够用于羊毛染色,Fe3+媒染剂的媒染效果最明显,染后织物摩擦牢度好.  相似文献   

9.
《印染》2017,(9)
采用天然染料红曲色素对蚕丝织物直接染色,讨论了红曲色素的染色pH值、温度、时间对蚕丝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红曲色素的染色性能及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优化的红曲色素染色工艺条件为:红曲色素质量分数4%(omf),染浴pH值3,染色温度85℃,时间30min。在该染色条件下,蚕丝织物的得色量较大,延长保温时间反而会降低表观色深。染色提升力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说明红曲色素上染慢,竭染率较低,染深性差,而在中浅色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染色提升力。与酸性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相比,红曲色素直接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等级为中等,耐日晒牢度差。  相似文献   

10.
殷雪  魏菊  吴坚  王堃 《毛纺科技》2012,40(4):40-43
采用紫甘薯色素水溶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考察了pH值、染料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上染百分率、色差及抑菌率的影响.确定了羊毛织物最佳的抗菌染色一浴工艺为:染料质量浓度7 g/L,pH值4,温度80℃,时间45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采用紫甘薯色素染色的羊毛织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并有较高的抑菌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1.
《印染》2015,(14)
采用高染色牢度的MZ酸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质量分数、染色pH值、染色温度和时间,以及氯化钠的加入对锦纶K/S值和上染百分率的影响。酸性MZ染料对锦纶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MZ酸性染料2%(omf),pH值4,染色温度98℃,保温60 min。该条件下,酸性黄MZ-3R、酸性红MZ-2B和酸性蓝MZ-B对锦纶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分别为82.1%、71.0%和73.6%。三只酸性染料在锦纶纤维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和干摩擦牢度均为5级,湿摩擦牢度均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刘华  张艳  刘德驹 《毛纺科技》2012,40(10):43-45
盐地碱蓬是一种沿海耐盐碱性植物,以盐地碱蓬红色素染羊毛染的更深、牢度更好为出发点,对盐地碱蓬红色素染羊毛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直接染色、媒染剂染色和超声波染色方法,测试各方法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牢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为3,温度55℃,染色50 min.考察了媒染及超声波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媒染和超声波都能不同程度的提升盐地碱蓬色素羊毛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及色牢度.  相似文献   

13.
从天然植物紫背天葵中提取色素,并对该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将该色素上染羊毛织物,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和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优化、正交试验确定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测试了染色织物色度指标及牢度。结果表明:紫背天葵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红色调,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对常见金属离子Fe~(2+)、Cu~(2+)等比较敏感。紫背天葵色素适于采用铝盐后媒染染色方法染羊毛织物。铝盐后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媒染剂用量7%(owf),染液质量浓度40g/L,染色温度70℃,pH值4。媒染剂可以较大程度提升染色织物的色光。被染织物表现出良好的染色深度、色相和牢度。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固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燕  王雪燕 《印染》2005,31(3):5-6,23
用B型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染色 ,研究固色碱剂的用量、温度、时间对上染百分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评价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固色工艺条件为 :碱剂6 g/L ,温度 70℃ ,时间 40min。阳离子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织物对碱剂不太敏感 ,只需低碱浓度 ,且对温度和时间的依存性小 ,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未改性织物分别提高 3 0 %和 40 % ,且皂洗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为增加黄麻织物的天然黄色系列色彩,使黄麻在纤维文化、艺术领域上得到更大的空间拓展,从天然染料姜黄中提取姜黄素对黄麻织物进行染色,进行工艺优化,并评价染色黄麻织物的上染百分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姜黄上染黄麻织物的最佳直接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90 min、浴比1∶80、染液p H值3. 5,染液质量浓度2. 5 g/L。媒染剂显著影响染色效果,且上染百分率提升了30. 02%。染色黄麻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和日晒牢度均达到3~4级,皂洗牢度中除褪色为2~3级外,其他牢度均达到3~5级。  相似文献   

16.
选取玫瑰花瓣为原料,用溶剂法提取玫瑰花瓣中的天然染料色素,并将其用于羊毛织物染色。研究了染色方法、媒染剂用量、提取液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染色工艺为采用预媒染色法,媒染剂FeSO_45%,色素提取液15ml,染色时间120min,染色温度90℃;对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测试表明,玫瑰花色素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的上染能力,其皂洗、摩擦、汗渍等色牢度较好,适合于蛋白质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波技术,选用弱酸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染羊毛。确定了超声波染羊毛的较佳温度为60~70℃,时间60~90 min,超声波频率20~50 kHz。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几乎不受影响,水洗牢度提高。超声波使染料溶解度提高,未对羊毛造成损伤,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酸性大红G为例,对超声波在羊毛染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在提高染色织物皂洗牢度的同时,超声波染色不但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节约染料,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增大扩散系数,降低染料上染的活化能,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从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使酸性染料对羊毛的低温短时间染色工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羊毛织物对天然芦木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较低,文章采用壳聚糖对羊毛预处理,并用芦木提取染料对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研究壳聚糖处理的羊毛织物用天然芦木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得出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用芦木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60℃,染浴p H值5,染色时间60 min,盐质量浓度10 g/L。用芦木染料对壳聚糖处理和未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发现用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可以提高羊毛织物对芦木染料的K/S值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水溶性姜黄色素用于真丝染色的可能性,考察了染色温度、pH值、时间、色素用星对水溶性姜黄色素上染真丝的影晌,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姜黄色素可用于真丝染色,较佳的工艺条件为pH=3、80℃、5~60 min、色素用量8%(owf),色素对真丝具有较好的提升性,媒染处理后染色织物的色光有一定变化,皂洗牢度有所提高,但摩擦牢度并未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