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中国三大香型白酒的研究(二)酱香·茅台篇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对茅台酒进行了一个大生产周期的跟踪研究,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技术资料,使茅台酒传统工艺更加科学化,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出酒率10%以上。开始了对茅台酒酿造微生物的研究,初步统计制曲酿酒中微生物有35种,其中细菌和酵母各10种,霉菌15种,以芽孢杆菌最多。对茅台酒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检出微量成分187种,其中酸类27种,酯类50种,醇类30种,羰基化合物32种,酚元化合物12种,含氮化合物36种。主体香成分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据《CADA十点播报》报道,近年来,贵州仁怀以茅台酒为龙头引领,地方酒企百舸争流、产业发展生机勃勃。2019年,茅台集团销售总量破千亿。仁怀市地方白酒生产企业达300余家,白酒销售企业达1490余家,实现产量23.6万千升,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目前,酱香白酒已成为仁怀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支撑仁怀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硬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7年,对于名酒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从1月份开始,贵州茅台宣布旗下15年、30年、50年和80年四种陈年茅台提价,虽未透露具体涨幅,但市场最高涨幅已达千元,茅台陈年酒的涨价,拉开了名酒竞相涨价的序幕。3月1日,贵州茅台再次上调除陈年茅台酒外的普通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2%-16%.最高涨幅达50元。 相似文献
5.
酱香型白酒第三、四、五轮次酒(大回酒)是该香型白酒关键轮次酒,该研究对大回酒的风味物质、大回酒酒醅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探索茅台地区酱香大回酒轮次发酵机理。结果表明,大回酒酒醅水分为45.84%~47.75%,酸度为3.05~3.33 mmol/10 g,淀粉含量为26.85%~30.14%,还原糖含量为2.75%~3.03%。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大回酒酒醅中细菌优势菌群为Unidentified_Mitochondri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克氏假单胞菌(Kroppenstedtia)、海洋杆菌(Oceanobacillus),真菌优势菌群为毕赤酵母属(Pichia)、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和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相关性分析显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海洋杆菌(Oceanobacillus)等9种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和理化指标相关性均较强,可能是同时影响风味和理化指标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食品的质量和真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葡萄酒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原产地所决定的,因此进行葡萄酒产地溯源研究较为重要,较多的方法也被用于该研究。众多研究者发现葡萄酒中的87Sr/86Sr比值与葡萄酒产地土壤中的87Sr/86Sr比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不受葡萄采摘年份和葡萄品种等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进行葡萄酒产地溯源研究,并且在葡萄酒的部分重要产区得到了较好的证明。但是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如澄清剂和添加剂的使用是否会造成锶同位素的分馏仍存在争议,并且在国内还未开展锶同位素葡萄酒产地溯源的工作。该文总结了利用锶同位素进行葡萄酒产地溯源的研究现状,力图为国内利用锶同位素进行葡萄酒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elemental analyzer-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EA-IRMS)测定乳及乳制品中δ~(13)C值的检测方法。方法本文研究了样品前处理、进样量、不同标样标定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优化仪器工作条件,建立了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测定乳及乳制品中碳同位素比(δ~(13)C)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20余种品牌的乳及乳制品及3位哺乳期的母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数据表明,不同种类的乳汁δ~(13)C数值有明显差异:牛乳及其制品δ~(13)C值位于-16.50‰~-20.42‰,羊乳及其制品δ~(13)C值位于-22.38‰~-22.95‰,母乳δ~(13)C值为-23.17‰~-27.30‰。结论本方法根据羊乳和与牛乳δ~(13)C特征数值的差异,可以进行乳品纯正性判别。该方法精密度为0.04‰~0.24‰,小于常规0.3‰的要求,稳定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为乳及乳制品的鉴别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质谱(GC-IRMS)建立了白酒、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中乙醇C、H、O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并优化了稀释倍数、进样体积和分流比等前处理.通过检测分析28种白酒、7种工业酒精和5种食用酒精的乙醇δ13C、δ18O和δ2H值发现:工业酒精与白酒之间乙醇δ13C和δ18O值差异较大,食用酒精与白酒之间乙醇δ13C值差异较小但乙醇δ18O值差异较大,三者的乙醇δ2H值差异较小;在鉴别白酒是否掺假工业酒精或食用酒精时,鉴别能力:氧稳定同位素>碳稳定同位素>氢稳定同位素.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剖读茅台酒的微量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茅台酒微量成分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国际上首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GC/TOFMS)对世界三大(蒸馏)名酒和中国主要香型白酒的研究结果,检测出茅台酒中可挥发和半挥发成分873种,其中酯类380种,酸类85种,醇类155种,酮类96种,醛类73种,含N类物质36种,其他48种,证实了茅台酒是世界上微量成分最丰富的蒸馏白酒。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系统地对2018年度茅台镇主酿区酱香白酒1~7生产轮次的酿造环境中细菌菌群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7生产轮次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菌群多样性丰富度高,且各轮次间存在差异,但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的菌群结构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其主要优势菌群结构较稳定;从酿造环境样品中共检出19 个细菌门,396 个细菌属。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Sphingobacterium、Enterobacter、Pantoea、Pseudomonas、Escherichia-Shigella和Staphylococcus等14 个属为优势细菌属。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Adonis、PERMANOVA等分析,1~7轮次酿造环境的细菌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各轮次间细菌菌群结构的差异菌属主要是Lentibacillus、Enter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Cronobacter、Stenotrophomonas等。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茅台镇酱香白酒不同轮次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特征,为解析茅台镇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及酱香型白酒高品质酿造机制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数理分析方法,系统性研究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区域生产大曲中的细菌菌群结构特征,共检出细菌21个门和532个属,首次在酱香大曲中检出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属(Aneurinibacillus)、鲁梅尔芽孢杆菌属(Rummeliibacillus)、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普劳斯氏菌属(Pr... 相似文献
17.
采用ARDRA免培养手段研究酱香型窖泥中的古菌群落结构,通过对窖泥总DNA的提取,扩增古菌16SrDNA序列,构建古菌16S rDNA文库。随机挑选39个阳性克隆子,通过Hha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选择酶切图谱不同的25个克隆子用于后续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获得其分类信息。克隆文库分析结果表明,酱香型窖泥中古菌主要分布于广古菌门中的甲烷袋状菌属(Methanoculleus)、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鬃毛菌(Methanosaeta)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分别占44%、41%、3%、9%。 相似文献
18.
19.
传统酱香型白酒糙沙轮次工艺是将下沙轮次出窖糟醅和糙沙轮次投入的粮食混合蒸料蒸酒并混合堆积。本研究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即:①将下沙轮次出窖糟醅和糙沙轮次投入的粮食分别进行蒸煮,分开进行堆积,二者混合入池发酵;②将下沙轮次出窖糟醅和糙沙轮次投入的粮食分别进行蒸煮,下沙轮次出窖蒸馏糟醅进行堆积而蒸煮后的粮食不堆积,二者混合入池发酵。结果表明:方式①产酒最好,与传统工艺相比,1次酒酸味、生涩味减弱,酒体更干净,产酒量也略有提高;2次酒质量数量有所提高,但不如1次酒明显;3次酒以后,质量数量与传统工艺产酒趋于一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