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数据网的发展 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球使用Internet的用户将达到3.27亿,在Internet上的IP电话呼叫将达到40亿次,在Internet的数据流量年增长率超过1000%。Internet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对数据通信的巨大需求。 中国自1988年开始进行数据网试验,1993年开始建设商用数据网,至今已有7年时间。在这短短的7年里,中国的数据网形成了多种技术、多种产品共存的局面,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DDN网、ATM网都有不同规模的发展,网络用户也由初期的几十万发展到今天的1600万。但随着我国“三金”工程的开展和Internet 用户的激增,现有的数据网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选用新技术、建立新网络迫在眉睫。 二、中国联通数据网的发展 中国联通急用户所急,在短短 1年多时间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数据通信网,并于 1999年开通了数据通信业务,至今已有一定规模的用户。IP电话 自开通以来,发展迅速。已完成了基于GSM网的GPRS移动数据通信试验,还开通了WAP业务。 (一)联通数据网络发展现状及总体规划 作为新兴的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已建设了全国统一的资带数据网络,提供综合的、有特色的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2.
丽萍 《现代通信》2001,(8):9-12
数据通信网主要完成数据传输与交换任务,并为广域网和城域网提供网络互连技术。按OSI-RM七层协议分析,数据通信网提供的是低3层功能,即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的功能。目前的数据通信网主要有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网、DDN网、ATM网。N-ISDN网等。其中,DDN网、帧中继、分组交换网和ATM网,也被称为是广域网的互连技术,而N-ISDN主要是面向用户提供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的窄带电信业务网。表1比较了各种数据网的特点。 1.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是最早的数据交换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信息封装…  相似文献   

3.
几种数据通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信网数字化程度的迅速增加和计算机网络业务的不断普及,专用通信网的传输速率明显提高,数据通信量迅速增大,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数据网(X.25)、帧中继网(FR)与异步转移模式网(ATM)应运而生。下面将比较这几种网络系统的工作方式和特点。 1.数字数据网 定义 数字数据网是一种高宽带、高质量的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其传输信息的信道为数字信道。 特点 数字数据网属于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支持任何规程,通信双方可以自行约定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采用同步转移模式的数字时分复用技术,用…  相似文献   

4.
一、联通数据网概况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国有企业。中国联通通信网是向社会提供公众通信服务的公用通信网,属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联通数据网采用先进的ATM技术作为网络基本技术,是统一、先进、服务全国的网络,它提供综合的、方便的、有特色的业务服务,包括数据、IP话音、传真、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等各类电信业务。 中国联通数据通信网以ATM信元交换技术为核心,采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多标签交换协议(MPLS),实现对ATM、FK、CES、HDLC/SDLC、IP及IP电话等业务的支持,提供专线连接、VPN、局域网互连等服务。中国联通市场定位主要围绕以下方面:IP全部服务内容、提供全国范围的VPN(含IP VPN)服务、向全国提供电信级的 IP -电话和IP传真服务、为ISP及 ICP提供网络承载服务、为数据大客户提供统一接入服务、为其它通信网(包括GSM、CDMA及长途电话网)提供中继电路等。 联通数据网络是全国统一技术体制、统一管理,解决方案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最好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和完整的网络服务性能,满足以下规模的高质量网络服务: 联通数据网覆盖300多个城市...  相似文献   

5.
韩颖 《数据通信》1996,(2):63-65
数据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侦中继,ATM等数据通信新技术,以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通信的需求。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X.25分组交换、帧中继、ATM将长期共存,在各自优势的领域内提供服务,逐步实现数据通信网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近年来,数据业务在整个通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上升,1998年数据通信的业务收入达到2八8亿元,占整个通信业务收入的1.2%;1999年数据业务收入达到36.6亿,占整个通信业务收入的2.89%。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最新完成的<<中国数据通信市场发展与分析>>研究报告表明,未来5年内我国数据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将超过40%,中国数据通信市场将是世界上最具诱惑力的数据通信市场,数据业务正逐步成为电信业务收入的新增长.点。本文摘编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以供关心中国数据通信市场发展的人士参考。一、公用数据网发展迅速近5年来,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的高速、多样化的业务。截至1999年底,中国电信的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DDN)已覆盖全部地级城市和9肥的县及部分乡镇;分组交换网的端口总容量达239万个,用户数为109万户;公用数字数据网的端口数量达485万个,用户数为27.S万户;公用帧中继网联通了全国对个省市,帧中继网端曰数为1.8万,用户数为2.l万户;ATM网络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京、津、沪、粤4省市的ATM宽带网实现了互联,其它省份也进行了ATM...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的网络容量迅速扩展,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以程控交换机和数据网节点设备为主体、光纤骨干网络及用户光缆网为载体,SDH为主要传输手段、七号信令网和数字同步网为支撑的数字化通信网络。在21世纪初,城市用户尤其是作为电信业务收入主要来源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用户对电信基本业务中话音业务的需求将逐步走向平稳发展,以互联网业务为主流的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将在各类电信业务中脱颖而出,进入需求旺盛阶段。据CNNIC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890万,在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48,695个,国内共有 WWW站点15,000多个。互联网应用已快速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通信必将成为21世纪电信业务的主要增长点。 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CHINANET (163)和中国公众多媒体网(169)等多个数据网络,这些网络分别而向不同用户的多种数据业务需求,应用范围和层次各不相同。为使中国电信数据网络的网络能力和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中国电信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实施163/169合网工程。怎样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合理规划建设北京公众I...  相似文献   

8.
李景发  朱辉碧 《世界电信》1999,12(8):11-12,45
湖北省已开通运行的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有: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CHINANET及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等。CHINANET及中国公众多媒体网无疑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湖北省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将基于ATM技术,以便与国家骨干网相衔接。在向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过渡中,经济发达的地市应结合ATM进行网络改造,而其他城市则在保持路由器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服务等级或采用高速战役上器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IP宽带数据通信网络是目前各电信运营商重点发展目标 ,而新一代宽带综合业务接入网络是其中的核心。最近 ,思科公司采用IPPOS技术为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等客户建设宽带接入网 ,取得好的效果。四川联通的宽带网工程基于SDH技术的光纤骨干网 ,通过连接各地光纤主干网 ,构成多业务综合接入网络的基础平台。主干网在建设上融合IP和ATM技术 ,具备MPLS能力。利用MPLS技术 ,各地区网络接入省级骨干网。同时 ,MPLS技术使IP宽带网络融合ATM技术 ,确保满足传统的ATM/帧中继业务、DDN业务…  相似文献   

10.
陈磊 《电信快报》2000,(8):29-30
近年来 ,上海电信投资建设的数据通信网迅速发展 ,上海本地数字数据网 (DDN)上的节点已超过 60 0个 ,网上用户已接近 1 0 0 0 0户 ,本地的分组网用户也有 2 0 0户左右。另外 ,宽带帧中继网及ATM网也迅速发展。对于上海电信如此大规模的通信网络及对通信服务有相当高要求的用户 (尤其是集团大用户 )来讲 ,目前现有的网络维护管理系统还停留在较初级阶段 ,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另外 ,上海本地的DDN、分组、宽带帧中继和ATM网都有自己的独立网管系统 ,由于其设备本身的限制 ,不能很好地实现日常的综合管理、统计等维护项…  相似文献   

11.
IP数据网不同于分组交换、DDN、帧中继、ATM等基础网络,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IP数据网的管理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从技术角度出发,IP网管系统就是要具备足够的监控手段,对网上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提供故障隔离措施,并依赖有效的操作控制手段,尽快解决故障,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实现集中操作和维护管理。IP网管系统要求对IP数据网上的故障、性能、配置、环境等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12.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迅猛增长2000年销售额为1999年的6倍日前 ,华为公司公布了其在2000年度数据通信产品领域的销售状况。在2000年里 ,华为数据通信总销售额达22.8亿元人民币 ,是1999年全年销售总额3.9亿元的6倍 ,再创销售收入增长新高。在2000年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在接入服务器、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ISDN终端、IP电话系统等方面均有良好业绩。其中 ,接入服务器销售总量为150万端口 ,相比1999年的13.6万端口增长10倍之多。路由器为3.3万台 ,相比1999年的0.6万台增长5倍之多…  相似文献   

13.
3ADSL用户接入网络由于ADSL系统要求为用户提供高速的数据接入业务 ,因此接入系统本身必须适应骨干数据网和用户数据网的技术要求。目前市场上的ADSL接入设备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传输设备的功能范畴而逐步成为网络设备的组成部分。当今基于IP技术的数据业务已成为网络应用发展的主流 ,虽然未来的数据通信骨干网络的主流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争议 ,中国电信建设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 (即169网 ) ,包括广东“视聆通”宽带数据骨干网 ,已经决定并采用了ATM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的传输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迅速,成为社会重要的公用信息平台,推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1数据通信网络发展现状自从199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以来,在6年的时间内,各级电信部门将数据多媒体通信网络建设列入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了网络建设的发展,使我国数据通信网的种类达到10种.中国电信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数据通信网络,其中基础数据传输网络有中国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和中国公用多媒体宽带网(正在建设中);增值数据业务网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163网)、中国公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是简单以数据取代语音,而是数据与语音等业务的融合。这种业务的融合必然会推动网络平台的融合。无论以何种技术去实现,最终将出现统一的网络平台。因此目前数据网络的建设必须顺应今后的发展趋势,其中网络结构的确定和优化对网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理解的数据网,主要是指X.25、DDN、FK、ATM和CHINANET等(不包括窄带IS-DN)。以上这些网络的技术特征和业务定位不同,其网络结构也各有特色。北京作为一个电信业务量集中的大城市,其本地数据网络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网络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探讨。DDN(数字数据网)DDN网为用户提供透明传输电路,不具有交换性质,因此主要从传输角度考虑网络结构。DDN网基本覆盖北京全市,以两层结构为主,汇接层采用类似网状网结构。为了减少单点故障,接入节点以双路由连接核心节点。FR(帧中继网)帧中继网主要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原核心层采用网状网结构,扩容时新核心节点中继带宽采用622Mbit/s,以考虑扩大覆盖范围为主,已可满足一段时期内的用户需求,不再采用完全网状网结构,以充分发挥帧中继的自动路由调整功能,提高中继利用率。待今后业...  相似文献   

16.
俞洮 《数据通信》1999,(2):47-50
通过对在ATM网、DDN网及公用分组交换网上开通帧中继业务的效果比较,阐述了以现有公用数据网为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帧中继服务的全程联网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外帧中继的2种组网方式,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3种组帧中继网的方式:通过DDN设备提供帧中继业务,通过X.25分组节点提供帧中继业务及使用专门的帧中继交换设备,采用ATM技术,利用高速的中继线组建专门的帧中继网络;对电路方式、X.25平台帧方式、非标准信元方式ATM信元方式等4种帧中继网络技术平台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网络服务质量,网络拥塞控制、网络管理及计费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信息站点     
北电网络赢得中国联通12项多业务骨干网和光纤以太网合同北电网络近日赢得了中国联通的12项合同 ,将在中国东部和中部的9个省份以及北京市建设多业务骨干网和光纤以太网。北电网络将在北京市以及广东、黑龙江、江西、湖南、河北、安徽、山东和四川等8个省为中国联通建设ATM多业务骨干网。该项目一年后完成时 ,中国联通能够在一个高性能单一平台上提供先进的ATM、帧中继、IP、基于IP的VP Ns(虚拟专用网)以及其它端对端数据服务。北电网络的光纤以太网解决方案在广东和江苏将有助于中国联通提供能创造批发利润、能增值…  相似文献   

19.
从近日中国电信主办的第八届亚洲多媒体论坛上获悉,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发展顺利,数据通信已被中国电信确定为发展重点,近年来将加大在数据通信方面的投入。 自1993年中国电信建设的第一个覆盖全国的数据通信网络CHINAPAC开通至今,中国电信公用数据网络从最初的覆盖30多个城市发展到目前覆盖到2000多个城市和2000多个乡镇。分组网和数字数据网覆盖到2000多个城市和2000多个乡镇;ATM网的骨干网覆盖到所有省会城市;IP网的网络节点覆盖到200多个城市,能够在所有电话网通达的地区提供IP业务。 近年…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1993年 9月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掀起了全球开发高速通信网的热潮 ,基于电路交换的数字数据网 (D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基于分组交换的光纤分布数据接口网 (FDDI)、FR帧中继网以及ATM等技术的出现 ,使通信网能在干线或局域网中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递。然而这些网络大多为共享型 ,传输量有限 ,易形成“瓶颈”现象 ,因此目前制约通信的主要障碍是接入网技术 ,即“最后 1km”问题。HFC有线电视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低成本、双向性等优势 ,并兼顾现有的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 ,是目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