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智能BIT概念与内涵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20年来,机内测试(Built-in Test,BIT)技术从理论到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提高复杂系统测试性、维修性的有效途径,并大量应用于大型军用装备、航空航天系统当中。该文首先概要分析了BIT 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智能BIT概念的提出过程,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BIT的初步概念,并详细分析了智能BIT的主要内涵和研究内容,最后讨论了智能 BIT在 BIT智能化设计、检测、诊断、决策 4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计算机的BIT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嵌入式计算机组成特点,在可测试性设计中采用层次式测试硬件结构,通过分布式测试控制管理,实现从器件级、模块级到子系统级、系统级的逐级测试.在BIT测试中,以CPU测试为例解析了测试用例数据、用例过程、执行控制和判决的组织与实现. .  相似文献   

3.
飞控系统是飞机的关键核心系统,其中B IT分系统中存在较高的虚警率是制约其快速发展、影响其有效使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有效降低B IT虚警率的研究是B IT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总结归纳了飞控系统B IT各种虚警的原因。按照B IT硬/软件设计、人工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B IT虚警解决方案。对提升飞控系统B IT的性能,推进B IT深入、广泛、有效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内测试是指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自动测试能力,是一种能显著提高系统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机内测试具有检测效率高,测试成本低,可以对系统、模块、元器件分层进行检测的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机内测试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了机内测试技术的多种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对机内测试虚警抑制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了机内测试系统的特性,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对运载火箭而言,可以有效地缩短发射流程,提高发射成功率,而机内测试技术(BIT)是改善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维修性和故障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结合XX-5运载火箭,首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全面实现BIT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在系统层面提出了控制系统BIT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最后从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虚警率等方面对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控制系统采用BIT技术使得火箭测试更加高效精确,为提高航天发射的成功率、缩短运载火箭测试发射周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恶劣环境是电子设备BIT运行过程中出现虚警的重要原因,由于样本获取困难,无导师学习神经网络得到广泛重视,本文提出采用ARTII网络对电子设备BIT输出信息和环境应力信息进行融合,自适应识别BIT状态模式,实验证明ARTII网络能准确识别BIT状态,滤除虚警。  相似文献   

7.
战术导弹控制系统测试是其研制、生产和交付使用阶段的重要环节,为了快速便捷地完成对控制系统功能性能指标测试,及时检测和隔离故障,保证导弹安全、准时发射,根据新一代导弹控制系统设计特点,重点针对导弹交付后使用阶段测试需求,提出一种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机内测试(BIT)方案,详细给出了单机分布式BIT和系统集中式BIT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无外部设备辅助测试的条件下可覆盖控制系统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能的快速评估,为导弹或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测试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内测试(Built-In-Test,BIT)技术是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维修性的重要途径。在对弹载计算机BIT技术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弹载计算机BIT设计的基本准则,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弹载计算机BIT设计方法,经实践验证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弹载计算机设备,故障检测率不低于90%,故障虚警率不超过2%,显著地提高了弹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可测试性及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机载计算机系统的BIT设计与LRU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凯  孙允明 《现代计算机》1999,(1):10-12,17
本文讨论了嵌入式机载计算机系统BIT的几种主要方式以及BIT设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IT(Build -intest)即机内自测试 ,是测试性设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对BIT技术的内涵、关键技术、设计原则和分类 ,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介绍了BIT技术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测试是产品研发和使用中的重要保障技术,在武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内测试技术是提高系统测试性的关键方法之一,作为一种能够在设备或系统等测试单元内部自检的技术,机内测试在导弹测试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介绍了国内外对机内测试的基本定义、特点、作用、虚警及抑制等发展的现状,并主要聚焦于导弹武器系统中的机内测试案例;针对机内测试在导弹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满足未来新一代导弹测试性需求的可能途径,并对机内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机内测试(Built—in Test,BIT)虚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多电飞机的电源系统、配电系统、电力作动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四个方面阐述电气系统的虚警问题,并针对这几部分的虚警原因,从BIT的设计方案、系统仿真建模、硬件及软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个电气系统BIT虚警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测试性及可靠性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传感器之间的解析关系,产生某传感器的余度信号辅助机内测试(BIT)决策,在虚警率(或漏报率)较高的BIT决策中融合其他可靠性较高的传感器信息.对余度信号的先验分布、虚警率、漏报率进行建模,经残差分析后,给出残差决策结果和BIT结果的后验分布,选择贝叶斯风险小者作为最终决策;同时,给出了贝叶斯融合需满足的条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力了BIT决策的可信性,有助于BIT虚警剔除和漏报检测.  相似文献   

14.
智能机内测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机内测试(BIT)是一种能显著提高系统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当代航空系统和武器装备中.但虚警问题是困扰BIT应用的重大难题,并严重影响着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BIT的虚警问题,智能BIT技术就成为测试领域2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首先简要介绍了BIT虚警的两个主要产生原因,然后重点概述了智能BIT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当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在研究BIT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智能BIT故障诊断新技术,并指出了该技术中需要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机内测试(Built-in Test, BIT)研究分析对提高武器装备的测试性设计水平,增强装备系统的可用性,提高战备完好率,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从国内外机内测试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进行测试性建模和测试性层次划分,将系统分为发电机本体、励磁系统和整流系统三个部分。详细分析了各分系统的故障模式并从工程可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测试参数和测试点。从降低系统虚警率的角度对系统的状态监测、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的进行了常规流程设计,最后,提出了系统级BIT结构框架图,为后续机电系统测试性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谢娜  崔广宇 《测控技术》2014,33(4):141-144
虚警率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分配到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测试性设计中。在目前的工程实际中,该指标还没有适用的工程分配方法。根据长期从事测试性项层设计的工程经验,通过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工程实际的虚警率分配方法:按照虚警率的定义基准,借鉴故障检测率的分配方法确定虚警率的分配原则;结合可靠性设计指标分配结果和平均虚警间隔时间的分析方法确定虚警率分配的参数并建立虚警率分配的模型,然后按照此模型进行虚警率的分配,并按照分配准则进行了回归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装备BIT虚警“假报”、“错报”的两类表现,提出一种基于HMM-BP-DS的虚警抑制方法.首先将雷达系统状态划分为正常、虚警和故障3个状态,利用HMM区分系统是否产生故障,消除“假报”现象;再对故障状态下采集到的雷达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处理,对故障进行定位,以消除“错报”现象.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雷达装备BIT虚警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布式电传飞控系统进行自上而下的测试性需求分解,突破了系统测试性设计完整可追溯性难题,结合系统分布式架构,充分发挥主飞控计算机作为控制调度核心和作动器控制器等部件作为智能节点的作用,创造性地为国内某型运输机电传飞控系统提出一种集中/分散结合的测试性架构,实现了系统由控制核心部件向外分层逐级激励的机内自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针对分布式电传飞控系统采用图形化方式建立基于多信号流的故障传递模型,形象地描述产品的测试性设计,建立体系性的建模方法、原则和流程,突破以往测试性建模使用不规范、模型可信度不高的难题,根据评估结果迭代方案设计,从而使测试性设计满足测试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