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我矿选矿厂采用枱浮脱除-2+0.175毫米钨中矿的硫、砷矿物。原来的流程如左图所示,它的分选效率低,进入棒磨机的中矿量大,而且单体钨矿物多。我们改进了工艺流程(如右图所示),分选指标大幅度提高,扫选的枱浮精矿WO_3品位由35.9%提高到59.78%,含砷量由12.52%下降到2.93%;棒磨机给矿中单体钨的含量由原来的6.24%下降到0.933%。  相似文献   

2.
某矿精选流程由重选-枱浮-浮选-磁选联合流程改为重选-枱浮-磁选-浮选-电选联合流程进行黑钨矿、白钨矿、锡石分选,新工艺流程通过磁电选和浮选方法,解决了高硫、高磷、高钙、高锡、高钼钨精矿除杂难的工艺技术问题,并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该分选流程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选技术加工的产品互含低,杂质元素含量低,大大提高了该矿石的综合回收率,每年增加产品附加值61.87万元。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徽某高硫含砷难选金矿石硫精矿含砷问题,结合现场生产工艺流程,以浮选硫进料为原矿试样,采用抑砷浮硫—浮选砷金精矿的工艺流程,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硫精矿硫品位42.56%,含砷0.42%,硫回收率89.42%;砷金精矿含砷18.34%,砷回收率80.09%,金品位12.65 g/t,金回收率59.56%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某含Mo 0.55%、Bi 0.79%、Cu 0.66%、Zn 2.25%、S 15.95%、As 2.58%、WO3 35.84%的钨矿石进行了脱硫降砷浮选试验研究。该矿石由主干流程重选产出的-0.3 mm高含硫砷硫化物的细粒钨粗精矿。根据矿石的性质,采用硫砷混合浮选工艺流程。硫砷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的活化剂BK546B替代传统的硫酸,不仅有利于钨精矿中硫、砷杂质的脱除,更重要的是可改善因使用硫酸而造成的操作不便和不良的作业环境;采用选硫特效捕收剂AT608A与丁基黄药组合,有利于提高硫、砷的脱除率,并降低钨精矿中硫、砷杂质的含量,提高钨精矿品质。闭路试验获得含WO3 55.64%、含硫0.38%、含砷0.088%、WO3回收率为99.34%的钨精矿;而硫砷精矿中的WO3含量仅为0.66%,WO3在硫砷精矿中的损失率为0.66%。实现了钨精矿的高效脱硫降砷,并解决了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肖云 《矿冶工程》1989,9(1):31-35
本文论述采用亚硫酸盐作抑制剂,对黑钨粗精矿精选枱浮钼、铜、铋硫化矿浮选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药剂费用较低,分选指标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完全可以取代有氰工艺,本文还对亚硫酸盐抑铋浮钼、铜工艺和矿浆加温等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升华东某铜多金属矿的企业经营效益,在对该矿石中钨的物相分析、粒度筛析以及国内外相关尾矿选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矿石回收完铜、硫、铁后的尾矿含WO_3高达0.15%的问题,进行了尾矿选钨探索试验研究,试验最终获得了产率0.125%、WO_3品位46.54%、WO_3回收率38.78%的钨精矿。试验结果表明:该铜多金属矿尾矿选钨采用粗细分选、重选预富集、浮重联合选别获得钨精矿的工艺流程,能够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为该类型矿石尾矿中回收利用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矿精选厂系处理来自粗选厂的钨锡混合粗精矿和加工民矿收购之钨锡混合精矿。厂内以重选、浮选、磁选联合流程完成钨、锡精矿的精选工艺。通过重选得到的钨锡混合精矿(俗称浮前净高),其中除含WO_310~40%、含SnO_25~20%外,还含有铜、砷、铁、硫、铋等金属硫化物,由于钨锡粗粒嵌  相似文献   

8.
对某富银高硫铜矿石有用组分多、金属分散、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可浮性差异大且交互重叠等的特点,采用"铜硫等可浮—等可浮粗精矿再磨后铜硫分选—硫浮选—白钨矿分选"流程进行选别,可获得铜精矿含铜24.62%、银1 432.60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4.36%、76.11%;硫精矿含硫48.39%(43.28%)、硫回收率81.79%(91.19%);处理钨(WO3)含量为0.15%硫浮选尾矿,可获得钨(WO3)含量为57.74%、作业回收率50.85%的白钨精矿,实现了铜、银、硫、钨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内蒙某含砷铁锌铜锡钨多金属矿选矿厂采用磁—浮—重—浮原则工艺流程综合回收铁、铜、锌、锡、钨后的尾矿中还含有Sn 0.25%的微细颗粒锡石,采用锡石浮选获得含Sn 3.58%的浮选精矿,即锡富中矿。锡富中矿虽然矿物组成简单,但主要有价矿物锡石结晶粒度细,与铁、脉石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这对锡石的回收影响较大;同时,富锡中矿中-5μm粒级产率高达40.03%,锡金属分布率达到10.22%,对锡石的分选极为不利,增加了锡石回收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回收这部分锡石,采用浮选、摇床+皮带溜槽重选及新型振旋球面选矿机选矿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振旋球面选矿机进行全粒级入选获得的试验指标优于锡石浮选和重选。因此,最终推荐采用以新型振旋球面选矿机重选—重选精矿浮选除砷的联合选矿工艺流程,获得了锡精矿含锡32.59%、锡回收率为78.13%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某含钨硫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钨的选矿试验,磁选脱硫试验可以有效脱除产率达44.02%的磁黄铁矿,获得硫品位36.68%,硫回收率58.89%的硫精矿及WO_3品位2.27%,WO_3回收率98.27%的非磁性产品。非磁性产品经浮选抑硫选钨后可获得WO_3品位10.31%,WO_3回收率72.86%的钨粗精矿。钨粗精矿经加温精选后可以获得WO_3品位63.17%,WO_3回收率62.82%的钨精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选脱硫—抑硫选钨—加温精选"工艺可以综合回收给矿中的钨。  相似文献   

11.
<正> 大厂矿务局车河选矿厂从混合—分离浮选铅、锌的尾矿中综合回收三种质量不同的硫精矿:低砷硫精矿(浮锌尾矿含砷低于1.5%时全部作为低砷硫精矿),优质硫精矿(浮锌尾矿含砷高于1.5%时,经抑砷浮硫  相似文献   

12.
某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石性质复杂、铜铅锌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有用矿物种类繁多,有害杂质砷含量较高,分选难度极大。采用优先浮选原则流程对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弱捕收弱抑制"为原则优先依次浮铜、铅、锌、硫,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分选指标。闭路试验结果获得的铜精矿品位20.78%、铜回收率76.38%,铅精矿品位66.25%、铅回收率46.46%,锌精矿品位49.61%、锌回收率76.31%,硫精矿硫品位48.56%、硫回收率32.95%,银在铜铅锌精矿中得到富集,银的综合回收率为74.01%。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某钨钼矿矿石中有用矿物以辉钼矿、黑钨矿为主,并伴生有黄铁矿。为了给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经比较,采用优先浮钼-浮钼尾矿浮硫-重选回收黑钨矿的工艺流程,获得了含钼51.31%,回收率为80.77%的钼精矿,含钨63.80%,回收率为68.31%的钨精矿以及含硫41.54%,回收率为97.67%的硫精矿,使矿石中的有价元素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某硫精矿进行了提硫除砷试验研究。采用磁选工艺, 分别研究了高梯度磁选给矿量、磁场强度、冲次等因素对提硫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粗选磁场强度1.1 T、精选磁场强度0.9 T条件下, 获得的硫精矿硫品位27.65%、含砷0.38%, 硫回收率81.62%、除砷率90%以上, 基本达到硫精矿制酸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依据高砷复杂难选钨锡锌矿矿石特点,采用重选—浮选—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获得钨精矿含WO367.82%、WO3回收率64.12%,锡精矿含锡31.21%、锡回收率68.13%,锌精矿含锌51.82%、锌回收率80.79%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某铅锌矿含Pb 5.23%、Zn 15.40%、S 24.86%,铅氧化率为3.05%,锌氧化率为0.43%,属于高硫铅锌矿。自开发以来,选厂生产一直采用“铅硫混浮、铅硫分离-浮锌”选矿工艺,现有工艺存在硫精矿锌含量偏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选矿指标,开展了“铅硫混浮、铅硫分离-浮锌”、“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两个不同流程方案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试验指标更优、药剂成本更低、精矿产值更高。采用“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工艺,对含Pb 5.34%、Zn 15.59%、S 26.18%的原矿,通过闭路试验获得Pb品位为61.64%、Zn品位为3.37%、S品位为20.15%、Pb回收率为89.34%的铅精矿,Zn品位为51.54%、Pb品位为0.59%、S品位为35.15%、Zn回收率为96.88%的锌精矿,Pb品位为0.53%、Zn品位为0.36%、S品位为47.91%、S回收率为49.79%的硫精矿,成功实现了高硫铅锌矿低碱选矿工艺,值得现场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某浮选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铜、铅、锌、砷等金属元素含量都比较低,对该精矿采用氰化浸出金、银比较有利,浮选精矿含金品位平均为21.86 g/t,含银10.5 g/t、硫47.16%.矿物组成比较简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搅拌浸出可以获得金浸出率为95.06%,银浸出率71.43%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秘鲁某铁多金属矿含Cu 0.127%、Au 0.08 g/t、S 2.08%、Fe 40.56%的深部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该矿原设计选矿工艺流程为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混选尾矿磁选回收铁,存在铜硫分离难度大、石灰用量高和分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原流程存在的问题,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硫等可浮-硫浮选-磁选和铜硫等可浮-磁选-铁精矿浮选脱硫两种原则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铜硫等可浮分选时,采用选择性的铜捕收剂BK306在无碱条件下将铜和部分易浮硫化物浮出,然后进行铜硫分离回收铜、金;最后通过磁选从浮选尾矿中回收铁。通过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硫强化浮选-磁选和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磁选-铁精矿强化浮选脱硫两种试验方案的工艺流程和闭路试验指标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磁选-铁精矿强化浮选脱硫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含铜19.68%、含金8.26 g/t、铜回收率73.19%、金回收率41.83%的铜精矿,含硫35.58%、硫回收率26.02%的硫精矿,以及含铁69.23%、含硫0.16%、铁回收率91.40%的铁精矿。该工艺既可实现矿石中伴生有价金属铜、金的高效回收,又能显著降低铜硫分离所需的石灰用量,并保证后续磁选作业获得含硫低、铁品质较好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文摘与信息     
工艺参数对砷黝铜矿浮选的影响使用丁基黄原酸盐作为捕收剂、异戊醇为起泡剂,研究了从含黄铜矿的混合物中浮选含肿的砷黝铜矿。浮选之前搅拌矿浆,通过改善捕收剂的吸附,提高了砷黝铜矿的分选效果。本试验结果用于乌拉尔矿床含黄铁矿的铜-锌矿石的浮选。采用砷黝铜矿与黄铜矿浮进硫化物精矿中的浮选方法,与常规浮选方法铜损失15~20%相比,使铜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云南某铅锌多金属矿进行简单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按拟定的铜铅混浮-铜铅分离-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原则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采用1粗1扫2精混浮铜铅、1粗1扫2精铜铅分离、1粗1扫2精混浮锌硫、1粗1扫2精锌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处理该矿样,获得了铅品位45.26%、回收率81.33%的铅精矿,锌品位45.97%、回收率88.29%的锌精矿,分选指标理想,但综合回收产品铜精矿和硫精矿的指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