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有人说,我们对楼市的把握就像对家电一样,总是被新型产品追着不断更新。当初,由于我们对区位、开发商或相关产品并不熟悉,时常会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带来或深或浅的购房教训。或许在某个时间段,曾经是风靡一时的楼市理念,最终还是经不起时间的磨砺,难逃购房者心目中一大败笔。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居民,通过他们对购房的深刻体会,希望能为那些即将买房的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两房变三房、三房变四房、三房变五房,小到几平方米的露台,大到十几平方米的入户花园……当前,各种样式的“购房送面积”遍布楼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九成购房者对“送面积”满意度极高。 相似文献
6.
央企参与并主导了6月以来的这几场奢侈土地拍卖,而“新地王”天价地盖出的天价房,显然无法让那些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受用。如果这波买地风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将损害更多购房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8.
这个开发商的实力如何?他们提供的房源信息是不是真的?这一系列的有关开发商的信用信息情况向来是购房者买房时最关注的信息,但一直得不到较完整的信息披露。目前这一问题将随着《成都市房地产行业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而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因为职业关系,记者每天接听电话不下百个,其中有近1/3电话是打探“限购令”下楼市行情的。面对这些近乎屈原老先生天问般的疑问,记者决计一探究竟。于是,从郑州市选取数个“样本人群”,以“到底是何种因素影响你现阶段购房”作为话题,或电话沟通,或对面叙谈,或QQ留言、或邮箱传送等多种形式,试图透过身边真实的话语,来破解一下这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案例回放】日前,南京六合的某开发商突然携款人间蒸发,200多位交了数万定金或数十万房款的购房者面对停工的工地和人去楼空的办公楼心急如焚。这样的事在南京也曾发生过,2009年,被称为“宁南第一高楼”的瑞尔大厦变成了一栋不折不扣的烂尾楼,由此牵出的也是中国瑞尔集团欠下近亿元债务以及董事长李长江失踪的丑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国楼市高歌猛进,房价一涨再涨。而在这个一路飘红的岁末,政府出台“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政策,一令许多购房者相信虎年房价会有下跌趋势。买房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大的消费,老百姓要买便宜房也无可厚非。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任何一优惠”、“便宜”都不可能是白送的,都有一定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种房在购买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不买。 相似文献
15.
不少购房者对于涉及房地产买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致使在购房过程中常与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纠纷。常见的纠纷主要集中在:期房不能按期交付;购房面积误差:房屋质量问题等。笔者就常见的一些案例,请专家进行分析,为纠纷中的消费者支招,同时对准各购房的消费者加以提醒,破解其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近年来,“涨价”始终是我国楼市难以摆脱的关键词。一边是房价的居高不下,一边是居民对于住房的持续需求,在房产市场的实施严厉调控政策大背景下,这种博奕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多地相继出台支持楼市政策,以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与此同时,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因资金压力爆雷频现,让购房者认为“当前不是一个买房的好时机”。另外,面对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近期多数城市土拍市场仍延续低温态势,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该不该拿地的困惑。如何看待这些困惑?近日,本刊编辑采访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惠敏。 相似文献
18.
从1月1日起,加息后的新利率正式执行,其中5年期房贷利率已高达7.83%,较2007年年初的利率水平高出近1个百分点。笔者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