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再访伊泰普     
一位近年到过伊泰普访问的会计师告诉我,伊泰普水电站1997年的发电总量达到890亿度,比多年平均发电量多发140亿度!多发的电量比1998年葛洲坝电厂全年的发电量133亿度还多。一位曾是总工程师的老总和我这位机电工程师听后连连摇头,不可能,肯定不可能!我到过伊泰普,那是1993年5月。当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大三峡”摄制组到美国拍摄大古力坝和胡佛坝,拍摄美国垦务局和萨凡奇博士,到巴西拍摄圣保罗工厂、伊瓜苏瀑布和世界上第一大水电工程伊泰普。那时候我是摄制组的技术顾问兼翻译,出于机电工程师的本能当然十分关心伊泰普的年发电量,那明明指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A·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世界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应我国政府邀请29次访华。1996年6月来信表示希望再访三峡,9月初他在参加全国政协主持召开的“展望21世纪论坛”首次会议后,再访三峡。山城旧地重游1996年9月8日中午,基辛格博士夫妇及其好发美国通讯公司(GTE)董事长梅辛夫妇和随行人员一行8入,乘专机从北京飞抵重庆。我与中国国际反好联络会顾问谢启美、会长助理马北强、重庆市外办副主任张东辉等到重庆江北机场迎候,12时半专机徐徐降落,机门开处,基辛格精神塑钎,挥手致意,他稳步走下舷梯,先…  相似文献   

3.
再访翁一心     
正两年前的四月,在湖北宜昌胭脂坝举行的中华鲟放流仪式上,向家坝小学有五名学生参加了活动,其中就有翁一心。之后的夏天,杂志策划“金沙江上学记”特刊,因为一次电话采访,我们了解了翁一心背后的故事。那一年她10岁,在向家坝小学上三年级。我打去电话采访她,没有面对面的慢慢熟悉,对着电话另一头陌生的  相似文献   

4.
两度漫游,感受不止于表象的变革。现实的天空下,土家人的生活与酉水遽然疏离,河流被截断,水路不再是交通线。时代的变迁为土家人提供了腾挪的空间,潮流推动着土家人远离山水,奔向城市,在他乡重塑自我,却又无法与故土斩断联络。风俗的变异,如平静舒缓的酉水,偶或打个漩涡,终究默然飘逝。  相似文献   

5.
正与大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首届西藏班大学生里最小的十七岁,最大的二十岁,基本都是适龄入学高等教育,定向委培意味着大学四年,三峡集团承担他们的学费,并发放每月生活费及每学期回家的往返路费。虽然和周围学生们的打扮并无不同,但五官上的少许差异还是让人初见面就能将他们和那片被称为第三极的土地联系起来。他们中有不少学生是第一次离开藏区,到几  相似文献   

6.
位于美国西部的大古力水电站,古老而又年轻,一座在经济萧条的1933年开工,在哥伦比亚河上建设的大坝,历经60年的沧桑,而今仍以其水藻青春的风貌,每年吸引200万的游客。这座美国最大的水电站,与巴西/巴拉圭的伊太普、委内瑞拉的古里齐名的世界级水电站,成为美国国家级旅游区之一,其中奥秘,令人深思!10年前我作为教育部派出的访问学者,得到美国一家著名的水轮机公司的资助专程考察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坝。大坝雄踞哥伦比亚河上,数十台水轮发电机组向美国西部输送强大的电力,在这远离都市,岩石闲峋,只有一种经过专门研究特别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