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水生态文明发生的过程和要素,从自然环境、水利活动和社会经济文化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对鄱阳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内涵进行解析,提出水生态文明的具体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特点。从鄱阳湖流域特点、历史发展等角度分析了流域水生态文明特征,提出应从自然、水利、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水利行为—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根据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特征,以行政单元为评价分区,建立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2个系统,山区、平原和水域3种流域地貌单元,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和水文化6类人水关系子系统以及25项指标。引入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融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2017年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二者关联度达0.844,因而呈中下游相对领先、上游略有滞后的空间格局,其中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节约是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因。评价结果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围绕南四湖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内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下态势分析的SWOT法,构建了适用于南四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将流域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4个等级,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南四湖地区典型流域洙赵新河流域进行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洙赵新河流域现状相符,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该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从综合评价、建设分区、科技支撑和保障制度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以桂江流域为示范区,提出了基于自然属性和人类活动属性的水生态文明分区方法,凝练了流域水生态文明分区建设模式,并提出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和保障制度。研究成果可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由两个系统(水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6个对象类型及20个指标共3层构成的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引入了弹性分级评分系统。分级评价标准考虑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将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以体现不同地区水生态文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人民长江》2021,52(9)
为科学评价流域水污染风险,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从社会经济、污染源危险性、水资源质量、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污染防控5个角度建立了包含21个指标的流域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2018年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6年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表现为中度风险,2017~2018年转为轻度风险,风险等级整体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氨氮排放总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湖泊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这几个指标对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响应。研究成果对于鄱阳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流域水利遗产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科技、经济与社会价值.本文针对不同历史时期鄱阳湖流域兴建的水利工程,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水利-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重点阐述了典型历史时段及社会转型期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鄱阳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滨海小流域完整的水系特征及其洪旱灾害频繁、水生态、水环境问题突出的特点,构建了函括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6个方面、29个单项指标的滨海小流域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滨海小流域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翔鹤潭江流域进行水生态文明现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甄别滨海小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鄱阳湖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于区域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位,结合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分别从科学规划、水资源管理、河长制湖长制、入河排污口监控、水生态环境系统监测、严格执法、落实红线、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公众参与、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实施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为进一步改善水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促进长江大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生态文明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水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提出水生态文明定量评价的五个准则(和谐发展、节约高效、生态保护、制度保障和文化传承)。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水生态文明定量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理论框架、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了评价水生态文明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水生态文明目标完成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于河南省,评价其水生态文明程度和相对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研究成果对评价区域水生态文明程度,明确进一步的建设方向与重点任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分析挖掘鄱阳湖流域水文化内涵及类型,因地制宜探究鄱阳湖流域水文化传播策略,有利于推动构建以主要河湖水系为主体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打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要素、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管理等4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内涵进行解读,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的4个准则层(自然水体、开发利用、管理体系、水生态理念)。以此为切入点结合青岛市水利发展特征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青岛市2011-2015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级特征值由2011年的2.0224变为2015年的1.7661,由中等偏下水平提升至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管理体系发展斜率变化率最大(0.4256),开发利用体系最小(0.0009)。此外,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理念等级特征值均值分别为2.1408和1.8809,发展水平较低,为青岛市水生态文明进一步建设方向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疏勒河流域水安全状况对祁连山脉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疏勒河流域水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环境-生态-监管-治理模型,构建出祁连山脉内陆河流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FCM)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学习向量量化(LVQ)网络模型得到疏勒河流域水安全评价等级,并与单纯使用LVQ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评价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安全状况2013年表现为不安全,2014-2016年表现为基本安全,2017-2019年表现为安全,整体呈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流域内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另外,FCM-LVQ网络模型在运行速度及评价结果精度上明显更优于另外两种网络模型,可在流域水安全评价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及遥感、GIS技术,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赋值,并将评价指标分级结果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成图输出。结果表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差异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及良的区域在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龙江下游、柳江干流中下游及洛清江中上游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全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64.3,整体处于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易行的小流域生态清洁整体性评价标准,给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本文综合考虑土壤状况、生态系统、水环境、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小流域生态清洁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并以江西省赣县枧田小流域为例进行应用.评价结果基本符合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14个关键指标能够反映小流域生态清洁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枧田小流域生态清洁指数为7.82,评价分级为"一般",接近"清洁".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成为必然要求和趋势。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内涵还不明确,其落实方法和途径亟待进一步探究。通过剖析“四水四定”的结构及其内涵,确定鄱阳湖流域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鄱阳湖流域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管控建议,为水资源量丰富但实际开发利用率低且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偏紧的区域探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3类涉水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量分析3类涉水功能间的交互作用,识别各地区显著水问题类型,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结果表明: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功能评价等级空间格局体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功能间的交互作用类型为兼容;基于3类涉水功能评价等级及功能间交互作用类型,将广东省东江流域10个评价单元划分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环境及非显著型6个显著水问题类型。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状况及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较多需要厘清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深度剖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助推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速、换挡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围绕新常态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评价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是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键的环节。借鉴欧美水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及已开展的桂江健康评估项目相关成果,对基于生物和生境参数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把16个水生态评价参数的指数和级别划分为6级并规定其分级范围,以及确定各评价参数的权重,初步建立了包含水生生物、水文情形、水质状况及河流形态结构等四大评价要素的广西河流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桂江流域水生态为例进行评价,以期为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尤其是欠缺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生态流域体系,迫切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科学系统地创建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总结我国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流域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生态流域的新概念,阐述了生态流域的定义和内涵,并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8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并论述了黄河生态流域构建亟待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