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治理与保护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对讨赖河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相互影响、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管理对水资源及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主要环境问题,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还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3.
4.
城市大规模小型人工湖泊湿地群的建设,改变了水系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质迁移、扩散和转化过程。构建了包含状态变量、常数、作用力、进程、辅助变量和衍生变量等的一维河网和二维浅水湖泊水生态模型,确定敏感参数值,采用清潩河流域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模拟得到不同换水频率、不同恒定流量和不同波动流量等换水方式下人工湖泊的流场和水质浓度场,揭示了多种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下湖泊水动力特性和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规律。进一步结合多种方案下湖泊污染物质削减量和出水水质,组合优化水系连通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彩用循环+换水的调控模式,控制清潩河流域湖泊群循环流量在0.03~0.20 m~3/s,换水次数选择每年的3,7月和11月统一换水3次,此时水系连通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6.
浑太河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浑太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排污口排污权最大程度优化、工业及农业合理布局,通过区域水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分区段对浑河上游主要排污口、太子河流域生活排污口的交易情况进行优化计算,采用排污口(直排口)—子流域(支流)—流域/干流的分配过程对陆域、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的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结果表明:(1)在考虑安全余量的情况下,对流域COD、氨氮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初次分配,分配总量分别为141 343 t、13 636 t,削减量分别占污染物应削减量的44.4%、47.7%,污染物治理总投入为2.18亿元,基本上能够实现流域污染物削减50%的控制目标。(2)通过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以及污水达标处理力度进行二次削减,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8 832 t、17 177 t,分别是流域水环境容量的1.48倍、1.26倍。(3)借助流域水量调整和下泄方式转变对流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情况进行优化控制,得到COD、氨氮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158 313 t、14 796 t。重新分配后的水环境容量能够保证污染物入河后的水体浓度达标。 相似文献
7.
8.
9.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针对水资源管理的需要,解决目前管理效率低,水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设高效可靠的、实用先进的综合查询信息系统。根据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目标,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提出新的开发方式,强调开发过程中用户参与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构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法律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管理涉及水利、环保、交通、城建、国土、能源、农业、林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由于综合性流域管理法律的缺位,部门间的协商机制尚未建立,流域管理机构难以在流域综合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对长江流域涉水管理现状及法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以制定“长江法”为核心,加强配套法规建设,构建流域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入手,以系统论为基础,着眼于“流域水资源是个系统”这一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流域集成化水管理,并在综合集成方法研究与解决问题路线的指导下,先从人、部门、信息各自集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部门与信息”三者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
14.
流域生态补偿在标准测算方法和跨区域补偿等问题上存在不足,本文根据流域水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提出了基于共建共享的水资源效益分享和成本分摊测算方法。以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例,界定了流域水资源共建区与共享区的范围,核算2006年水资源保护投入共4.88亿元,进而按照受益者分享的水资源效益比例对保护投入进行了分摊。分析了测算结果的合理性,由于水资源具有国民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需要实施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全流域水资源保护基金及其使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黑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需要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信息系统,而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是系统的关键性支撑内容之一.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在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维护、查询方面具有许多文件方式的管理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文中介绍了黑河流域大型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工作实践表明利用中间件技术,以大型美系型教据库系统为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来管理海量空间数据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揭示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的空间分异,以及大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时空变化的影响,以东南沿海的晋江流域为典型区,通过对研究区内3个水文站和山美水库集水区的亚区设置,构建晋江流域HEC-HMS模型;选取1996-2014年历年最大一场洪水系列,运用循环渐近法,对模型进行分区率定,以分析模型关键参数初损率λ和波速V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分区率定法可以得到流域不同区域模型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2)模型关键参数时空变化明显,其中,初损率λ在4个亚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33、0.54、0.559和0.571,与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水利工程等因素有关,水库集水区的初损率平均值最小,可能与区域林地面积增加以及水库蓄水有关;初损率在时间上的变化则与相应时间的起涨流量相关,起涨流量越大则初损率越小。5个不同区域河道的波速V平均值为3.218、2.241、1.95、1.427和1.217m/s,呈上游至下游递减,区域平均坡度越大则波速越大;而波速V在时间上的变化与最大6h降雨量及上游来水条件相关,降雨量越大、上游水量越大则波速越大。(3)分区率定方法充分利用了流域水文控制站点的水文资料,构建的流域HEC-HMS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流域不同区间水文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突变理论在海河流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突变理论基本原理及评价方法,根据海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特征及几十年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流域内天津、沧州、衡水、石家庄和唐山等5个典型区域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相关资料显示的各区域地下水环境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与应用较成熟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验证了突变理论方法用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的可行性。相对于以往评价方法,突变理论评价法无需确定指标权重,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且计算简便,为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