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宏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技艺,对苏州缂丝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作室、丝绸博物馆、苏州特色街区、苏州吴中、相城等缂丝生产企业等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数据统计整理。通过调研分析缂丝存在产品受众面狭窄、品牌影响力不够、销售渠道单一和销售模式相对保守、传承人断代学徒难寻等问题。提出了重视产品的设计与品牌的塑造、提升缂丝文化普及度、发挥政府作用、高校和社会共同培养传承人来传承和发扬苏州缂丝技艺。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丝绸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集收藏、陈列、教育、科研、购物于一体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属公益类事业单位。现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缎织造技艺"的示范保护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致力于丝绸文物的研究保护、传统技艺的挖掘传承,依托专业的人才队伍优势,多年来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拥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甲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中国丝绸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逐渐被机械织造所代替,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文章以宋锦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3D技术对传统宋锦木织机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和手工织造技艺操作的动态复原。利用SketchUp技术平台精确成组建模、3DMAX技术构建三维动画演示及人机交互功能来解析传统宋锦织造技艺,让观众更简单、生动地去理解织造过程,把博物馆里置之高阁的高难度丝绸织造技艺理论得以普及,让传统丝绸织造技艺在新的科技社会中得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苏州缂丝技艺传承人的稀缺问题,探讨缂丝在高校中传承的路径.对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主要有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两种方式;国家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高校培养缂丝人才,由此探讨了缂丝在高校中的传承路径,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缂丝社团、工作坊、辐...  相似文献   

5.
法门寺供养佛祖衣物是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唐代帝后赐献供养佛祖的丝绸服饰制品。其中有一套案裙、半臂、裙子、袈裟、拜垫共五件按比例缩小的蹙金绣衣物供奉品,面料采用了丝绸绞罗织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代表了唐代最高的丝织技艺水平。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对该绞罗技艺和面料进行了研究,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反复实践,该衣物面料的复制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而使这一古老的丝绸织造技艺得以恢复和传承,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也获得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举办的《丝绸文化传承与茧丝绸产业科技创新国家级高级研修班》于2017年7月31日—8月5日在苏州太湖培训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培训反响热烈,学员收获颇丰。其中尤以首位江苏省丝绸(织造)技艺大师李德喜先生所做的《浅谈古丝绸技艺在现代丝绸生产中的应用》讲座,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讲座当天座无虚席。讲座中李德喜大师提出重现"江南三织造",并以苏州天翱特种织绣有限公司为基础分出三家工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丝绸行业中的古丝绸织造企业圣龙公司,她的前身是江南网络丝织厂。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苏州特色丝绸"吴罗(纱罗)、宋锦、缎类、缂丝、剌绣等工艺丝绸织造为主业。近几年国家重振苏杭丝绸,实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圣龙公司刚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所生产的五大类传统丝绸产品本身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的  相似文献   

8.
蜀锦是中国四川省生产的彩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在中华民族古文明历史的灿烂星河中熠熠生辉。通过蜀锦的发展历史分析当前蜀锦织造技艺在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对蜀锦织造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创新和发展的有效建议。将手工织造技艺特色和蜀锦元素符号活化和再生,诠释蜀锦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再发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将蜀锦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生活实践中应用,希望能对蜀锦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苏丝绸》2013,(6):1-4
传统旗袍制作技艺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历来是丝绸的盛产地,是苏绣的发源地,绸缎织造及刺绣、缂丝等无不精美绝伦。从元代至正年间起,朝廷便在苏州建立织造局,成为织绣宫廷服饰的基地。旗袍满身都绣有当时流行的花卉和吉祥图案,做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俏丽。  相似文献   

10.
<正>沿承至今,苏州丝绸博物馆在弘扬丝绸文化、古丝绸研究保护、传承丝织技艺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丝绸文化也在历史中沉淀,在发展中陶造。一根根匠心丝线,一匹匹精品面料,一片片丝绸样本,一件件华服锦缎,无不见证铭刻着苏州丝绸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弘扬和推进江南文化发展的当下,苏州丝绸作为苏州地域文化乃至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苏州织造府不仅是历史上皇帝在江南特设的官营丝绸生产与管理机构,更是江南丝绸历史文化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对苏州织造府的保护与利用缺乏统一的认识与规划,导致苏州织造府一直未能真正参与到丝绸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突出“织造府文化”,将织造府与丝绸风俗融合,唤醒丝绸文化记忆,同时整合周边文化产业元素,打造以丝绸为核心的精品文旅项目,实现又一江南文化新IP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正在苏州,有这样一批老丝绸人,他们精雕细琢丝绸织造的每一个细节,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使独步世界的丝绸技艺代代相传,也诠释着丝绸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业内人称为"老大"的李德喜就是其中一个。从20多岁进入原吴县丝织二厂做挡车工,到创办苏州天翱特种织绣有限公司,成立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64岁的李德喜,与丝绸打交道整整45年。而今,他已经成为国内传统丝绸工艺最高水准的代表,成为传统丝织品领域最具实力的织造专家。45年,丝丝线线织就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也织就了李德喜人生的精彩:3月31日,江苏省丝绸技艺大师评审落下帷幕,经过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一位传承人,在丝霞里摩挲,呕心沥血抢救古丝绸文化;她是一位创造者,在丝线间科研,春去秋来研发经纬新篇;她是一位建筑师,在丝路上建构,高瞻远瞩诠释职域情深;她就是钱小萍,国家级丝绸专家、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她既是一位运用丝绸技艺研发我国第二代人造血管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创作出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14.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历来是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精湛的加工技艺,丰富的丝绸品种,使这一源远流长的生产技术,在历史上与苏州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丈化。同时它又和苏州的城市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苏州的经济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从苏州蚕桑丝绸的起源和发展、传统丝绸业的繁荣以及苏州织造府的历史,阐述了苏州的蚕桑丝绸在历史上对苏州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丝绸》2021,(8)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诸多中华民族传统织造技术面临传承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柯尔克孜族约尔麦克织造技艺发展现状,采用数字化保护实现约尔麦克传统织造技艺现代化传承与传播。提出了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图文视频资料的收集并建立资料库;约尔麦克织造工序、织造技艺和织物本身的三维建模和动态展示;建立数字化虚拟展示平台将搜集到的资料置入平台中,设置交互系统进行衍生设计,扩大约尔麦克的传播范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非遗约尔麦克保护与传播,同时为传统织造工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丝绸协会于6月7日"国际档案日"向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分别授予了"江苏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丝绸服饰创新研发中心"、"江苏省丝绸织造技艺研发中心"牌子。授牌活动在苏州市档案馆新馆举行。江苏省丝绸协会秘书长、《江苏丝绸》杂志主编罗永平、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欧阳旭明、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少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海鑫、副市长王鸿生、市政协副主席王耀山、苏州市档案局局长肖芃等参加此次活动。三个中心为今后全省丝绸文化研究、服饰创新研发、织造技艺研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王晨 《江苏丝绸》2014,(4):18-22
本文以苏州漳缎为研究对象,概括阐述了漳缎在苏州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着重探源研究了漳缎的科技成就,并就织物结构特点、织机构造功能及织造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技术等方面作了深度分析解读,从而揭示和展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及对现今的影响力。文章还从遗产保护的视角来表明漳缎优秀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8.
祖国各地     
《丝绸》1982,(12)
三醋酯/锦纶复丝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初露头角,国内尚属空白。两年来,由苏州丝绸研究所承担,苏州新苏丝织厂、绸缎练染厂、丝绸印花厂等单位协作,对原料性能测试分析,对织造、染整各道工序进行了系统性基础试验,基本上掌握了三醋酯/锦纶复丝的性能和织造染整加工工艺的一般规律。并试制了绉、绸、缎、绢、罗等七大类品种共二十七只产品。11月5日至6日,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受纺织工业部委托对该产品进行了鉴定。代表们一致认为:三醋酯/锦纶复丝产品的织造、染整工艺是可行的,织物具有质地丰满、光泽柔和、手感柔  相似文献   

19.
<正>8月6-7日,苏州织绣非遗传承人走进故宫,寻踪祖辈技艺。此次"寻踪"活动旨在通过非遗传承人进故宫活动,进一步加强故宫与苏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及文创方面的合作。首批参加"寻踪"活动的主要是苏州织绣类项目传承人,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宋锦)、李荣森(剧装戏具)、姚惠芬(苏绣)以及缂丝、漳缎、发绣、吴罗(四经绞罗)等项目的省、市、区各级传承人共10位。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嵘,市文物商店、市非遗办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罗群 《丝绸》2012,(4):52-56
回顾了罗的变化历史及其组织结构和织造技术的演化,分析了南宋黄昇墓中出土的各种花罗组织结构多样性,重点探讨了二经绞平纹花罗、二经绞浮纬花罗、三经绞平纹花罗、三经绞斜纹花罗、三经绞隐纹花罗等在小花楼束综提花机上的装造形式、织造工艺和操作程序,为再现古代提花织罗技术的奇巧及保护和传承这项独特的丝织技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