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筛选及脱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并获得苎麻微生物脱胶菌种,将富集培养与稀释涂布相结合,从随机选取的几种腐烂苎麻样品中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38株,以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聚类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脱胶能力相对较高的微生物9株,其中细菌6株,分别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2株,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2株,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1株,丝状真菌3株。以残胶率为标准,比较6株细菌综合脱胶能力,其中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脱胶能力最强,残胶率为13.82 %。  相似文献   

2.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莹  向新柱 《纺织学报》2007,28(11):73-75
为改进苎麻脱胶工艺,采用选择平板初筛,脱胶发酵实验复筛,从60 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可用于苎麻微生物脱胶的优良菌种———An6。在以未经刮制的苎麻韧皮为主要碳源,015 %(NH4 ) 2 SO4 为氮源,添加0105 % MgSO4 ,0105 %KCl ,011 %K2HPO4 ,01001 %FeSO4 的培养液中,接入An6 ,置30 ℃下150 rPmin处理40 h左右,脱胶麻残胶率为15193 %。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R2中主要优势菌属起初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发酵后期逐渐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优势,R3中占绝对优势的菌属由最初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转变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对于真菌群落结构,R1、R2和R3中的主要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曲霉属(Aspergilus)和米勒酵母属(Millerozyma),R2中处于绝对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且在此阶段呈上升趋势,R3中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仍然是主要菌属,在此阶段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丰度最高达到81.3%。R2与R3有6个显著差异菌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综上,山西陈醋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并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4.
绢纺厂腐化液中除油微生物的分离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绢纺厂腐化液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选用3种培养基对腐化液中的除油细菌进行分离,发现三丁酸甘油酯双层平板法更适合除油细菌的分离.对腐化液中细菌和除油细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工厂腐化液中细菌总数和种类、除油细菌总数和种类均有较大差别,其中除油细菌数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因腐化液不同而不同,最高可达98.5%,最低仅为27.5%.该研究为绢纺原料的生物精练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对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理化代谢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网络分析确定功能微生物及其共生类群,以明确微生物群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势微生物属Staphylococcus和Aspergillus的相对丰度在发酵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21 d分别占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主导地位;Aspergillus、Staphylococcus、Filobasidium可能对总糖变化和还原糖的生成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Bacillus对含氮物质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Candida作为微生物共生类群和发酵后期的标志微生物属,不仅可以降解含氮物质、合成风味物质,而且对维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苎麻微生物脱胶特异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苎麻传统的化学脱胶办法存在环境污染以及对苎麻纤维具有较大的损伤等缺陷,而应用生物脱胶的办法则可以很好地克服化学脱胶所存在的弊端。通过从野外采集土样,采取多次富集、初筛复筛的手段得到1株对苎麻具有较强脱胶能力的菌株,命名为Dazu 5-1。利用该菌株对苎麻进行2 d发酵脱胶,平均减重率达到30.2%,与化学脱胶相比,经过Dazu 5-1菌株脱胶后的苎麻单纤维强力平均值提高76.93%;对Dazu 5-1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志贺菌属。  相似文献   

7.
程芬  张兴群  王云龙  王颖 《纺织学报》2022,43(12):82-87
为提高罗布麻微生物脱胶效率,采用透明圈法、DNS比色法以及16S rRNA分子鉴定等方法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野生麻生长区土壤中筛选优势脱胶菌株,并设计正交试验将所筛优势菌株用于优化新疆罗布麻微生物脱胶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所筛7株菌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木聚糖酶活,低纤维素酶活,适用于罗布麻微生物脱胶的实际应用;7菌种主要为芽孢杆菌属,此外还有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泛菌属;在脱胶液pH值为7,浴比为1∶40,摇床转速为90 r/min的最优脱胶工艺参数下,最佳脱胶方式为7菌系复合脱胶,脱胶时残胶率可降至30.45%,脱胶效果改善,同时菌株之间形成稳定的脱胶菌群,脱胶时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会影响菌群的脱胶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富含多种功能微生物及酶类,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不同浓香型大曲产地、不同曲块部位及不同等级质量的大曲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曲中重要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大曲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解析方向,为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风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大曲功能微生物的研究,加深对浓香型白酒大曲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1株产絮凝剂的细菌菌株X-1,经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X-1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蛋白质、糖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初步定性为多糖类化合物.该菌的发酵液对印染污泥和印染废水均具有较好的絮凝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7,(3):1-6
为筛选肉源高产脂肪酶菌株,本研究以湘西陈年腊肉为样品,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湘西腊肉的微生物结构,利用产脂肪菌株在罗丹明B筛选平板上形成变色圈的方法进行初筛,采用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比色法比较初筛菌株脂肪酶活力进行复筛,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复筛菌株。结果表明:湘西陈年腊肉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是产脂肪酶菌株的良好菌源,酵母菌、霉菌和微球菌是其主要微生物群落;腊肉中的微生物经罗丹明B平板初筛后得1号菌株,变色圈最大为2.6 cm,11、12号菌株次之,为2.4 cm;复筛得酶活力最高的菌株为1号菌株达13.8 U/mL,与初筛预测结果一致,经构建其16S rD NA区域系统发育树,鉴定1号目的菌株为寡养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1.
以菌株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从活性污泥等样品中筛选获得5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一株摇瓶发酵液絮凝率达71.8%的菌株2-21。依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初步鉴定菌株2-21可能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结合蛋白质定性检测及糖类物质的呈色反应初步推断该菌株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麻根部土壤中是否存在具有脱胶功能的放线菌,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纯化大麻根部土壤中的放线菌,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具有脱胶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手段鉴定菌种。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41株放线菌,其中菌株DM182具有较强的脱胶能力,其透明圈直径可达3.78 cm,根据菌株DM18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因此,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放线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白色类诺卡氏菌N.albus在本地区首次筛选得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北京豆汁微生物群落分析及淀粉絮凝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三个商家的北京豆汁和麻豆腐样本,共12份,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利用绿豆汁培养基对优势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厚壁菌(Firmicutes)、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是豆汁和麻豆腐的优势菌门。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豆汁中的优势菌属,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和醋酸杆菌(Acetobacter)是麻豆腐中的优势菌属。利用产酸能力和絮凝淀粉能力筛选出两株符合豆汁发酵要求的絮凝产酸菌株D-23和M-10,经16S rRNA测序鉴定分别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醋酸杆菌(Acetobacter indonesiensis)。这两株菌对北京豆汁工业化纯菌发酵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菌株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从活性污泥等样品中筛选获得5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一株摇瓶发酵液絮凝率达71.8%的菌株2-21。依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初步鉴定菌株2-21可能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结合蛋白质定性检测及糖类物质的呈色反应初步推断该菌株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15.
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的筛选、鉴定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胡椒生物酶法高效脱皮,从海南胡椒种植园的土样中采集样品,以茵株产果胶酶活力的大小和胡椒脱皮效果为筛选指标,分离、筛选出1株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茵WC 0021;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将菌株WC0021发酵生产的果胶酶用于胡椒鲜果脱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7.5,温度为35℃的条件下,所产果胶酶2天内可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所得白胡椒中挥发油和胡椒碱的含量分别是3.37 mL/100 g和4.25 g/100 g,菌落总数为1.0×103 cfu/g,感官评价为优.  相似文献   

16.
酿醋工业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食醋产量达500万吨,居世界首位。食醋的酿造方法可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大类。我国的食醋大多采用传统"固态开放式多菌种混合发酵酿醋工艺",该方法酿制的食醋不仅具有酸味,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能。食醋发酵过程中,醋酸等风味物质以及川芎嗪等功能性物质的生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化和物化反应过程,其中主要以微生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野生苎麻的生物脱胶,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沤麻液中分离得到37株菌株,并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DNS酶活测定法筛选野生苎麻生物脱胶用优势菌株。实验结果表明,TJ03菌株的透明圈与酶活值均为最大,其水解透明圈与菌落面积的比值为19.98,果胶酶酶活和甘露聚糖酶酶活分别为9.54、8.63 U/mL。最后对TJ03的脱胶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其最佳脱胶条件为:初始pH值7.5,浴比1∶25,接种量15%,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5℃。在上述条件下,野生苎麻生物脱胶后残胶率为14.09%,实现了纤维从韧皮中分离。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发酵豌豆酸浆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厚壁菌门为自然发酵豌豆酸浆中的优势菌门,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属.通过比较絮凝率筛选出一株具有高絮凝淀粉活性的乳杆菌,结合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测序结果,鉴定该菌株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并命名为Lactobaci...  相似文献   

19.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保存的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中筛选出脱胶效果最好的菌株8-1,以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做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其最佳脱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培养时间,其次是培养温度与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影响最小。该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为:4d、39℃、菌液量体积比1:40、静置培养。该条件下苎麻胶质去除率达到25.94%。对菌株8-1脱胶后的苎麻单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表面观察,结果表明,经微生物脱胶得到的苎麻单纤维强力比经化学脱胶后的单纤维提高43.45%,且纤维表面更光滑,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76株菌株,初筛后13株菌有絮凝活性,复筛后菌株70絮凝活性最高.通过对菌株70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鉴定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