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然灾害对浙江农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浙江频繁遭受洪涝、台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其中,洪涝台旱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严重,造成的损失较大。尽管长期以来各地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在多发性、极端性自然灾害面前,浙江农业防灾减灾意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仍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面对自然灾害新情况,应遵循自然灾害发生规律,从创新防灾减灾工作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体系、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和救助保障机制等方面,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治淮》2021,(7)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财富迅速集聚,灾害造成的综合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一、霍山县雨水情概况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温暖季风气候区,县域面积2043km~2,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防灾减灾救灾、防震减灾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至关重要,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和各项准备,增强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公众防灾意识,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正近年来,我国从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自然灾害综合防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能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来临时,只有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制,强化灾害风险管理,大力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强大的"堡垒"。正值第10个防灾  相似文献   

5.
关于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目标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峰 《浙江水利科技》2003,(3):53-54,57
自然灾害的减灾目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对各种自然灾害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美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减灾现状、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对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和减灾与环境公平问题等减灾行为的再认识,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主要科技目标,以期为浙江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防汛抗旱》2020,(广西汛)
农村是防灾减灾救灾的最薄弱环节,基层抗灾救灾力量弱,农村和贫困地区又是灾害多发易发区域,自然灾害防治水平相对比较低。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洪涝灾情防御正、反典型案例,提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补齐防灾减灾基础、预警信息传递不畅、宣传教育滞后等工作短板,促进城乡共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分析了自然灾害的几个重要特点: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周期性、随机性、协联效应和社会效应。从宏观上提出减轻自然灾害的主要对策:首先要加强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其次是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第三要从减灾的角度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布局;第四要重视减灾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第五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报系统;第六大力宣传科学的减灾意识。作者在宣讲了联大“国际减轻灾害十年活动”的宗旨之后,强调了树立科学减灾意识,在平时进行全民防灾教育,增强应变能力,在突发自然灾害中减少损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1989年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10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的一致努力,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决定,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活动。为此,我们开辟了“献给中国国际减灾活动第一年”栏目。建国40年来,淮河流域四省在中央和各级政府领导下,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了水旱灾害。但是水早灾害仍是威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热忱希望广大读者积极投稿,介绍淮河流域历史水早灾害的情况,宣传建国以来抗灾减灾工作的成就、经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十年的防灾减灾战略措施,搞好防洪抗旱,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今天,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将防灾减灾体系更趋完善,探索新的防灾减灾工作新理念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在防灾减灾体系中注重减灾保险新体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等,干旱灾害逐步呈现出发生频次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连云港市地处淮沂沭泗流域最下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干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经常是冬旱连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交替出现。对连云港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干旱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区域实际需要提出来抗旱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跃  赵振江  王建华  高凯 《人民长江》2012,43(17):65-69
为了揭示重庆市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互动规律,根据重庆市各区县的灾害与社会经济资料,运用GIS技术分析了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耦合关系。在耦合分析中,选取人文影响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和经济活动指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强度,选取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经济、社会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反映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 重庆市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自然灾害损毁之间存在着高度耦合、较好耦合和基本耦合3种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包括洪涝灾害在内的灾害事件频繁发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意大利民事保护体系中,民事保护机构高度集中,指挥协调和业务支撑职能划分明确,社会化服务和志愿者参与机制均比较完善,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通过中国和意大利防灾减灾体系的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防灾减灾体制,探索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南山区河流河床结构及消能减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印  张晨笛 《水利学报》2019,50(1):124-134,154
青藏高原的持续抬升导致青藏高原周边河流下切。河流下切造成河床河岸失稳,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通过十余年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河流形成的自然坝实际上是河流下切的负反馈的结果。自然坝稳定后控制河流下切,保持河流稳定并且改善生态。这样的功能主要来自于自然坝上发育的河床消能结构。本文总结了河床结构和自然坝消能减灾的机理,归纳以阶梯-深潭为代表的河床结构消能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提出下切河流综合管理中能量概算的理念及基本思路。本文还介绍人工阶梯-深潭系统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成功实践,强调人工模拟自然坝消能结构应用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以消能理念为基础,提出西南下切河流开发和管理中应建立"串糖葫芦"式中型坝群库坝体系,以实现水电开发、消能减灾和改善生态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受到台风灾害的频率、规模、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有逐年增加趋势。灾害种类与内容更是多样化与复合化,已非单一对策或措施可以防治或应变抢救。因此为事前减少或防止灾害对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除要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过程外,更需根据先进科学研究与历史资料探索,探明灾害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与集中程度。建立知识平台、数据探勘及综合管理机制,积极构建防灾预警与救灾决策支持系统,可在减灾体系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上发挥极大作用,可使该系统在今后经历灾害后得到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江门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2005—2030)》是江门市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规划以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水利综合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为重点,形成与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体系,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滑坡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滑坡的危险性等级评价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工作。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滑坡危险性评价工作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难点之一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成功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基于信息熵的模糊评价法引入滑坡危险性的评价中,利用信息熵原理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赋权结果较为客观,能消除主观随意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在选取了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易损性指标,指标体系较全面,能有效避免“有灾无害”的评价结果,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以湖北省神农架地区为例,运用结合信息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中的5个典型滑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地区的滑坡灾情基本相符。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滑坡的危险性评价中,为滑坡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接踵而来的巨大灾难使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面对重大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新特点,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在做出快速反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灾救灾等方面,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暴露出弱点与不足。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现代社会面对重大灾害的脆弱性,以及次生灾害与灾害链等现象,说明只有依赖科技与管理的进步,才能构建更高层次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城市防洪减灾综合措施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介日本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日本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形成争发展与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为提高防灾能力提供了物质保障,而社会防灾能力的提高既促进了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又对防洪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开挖地下河流、建设滞洪区和排涝泵站4个方面阐述日本城市治水的主要工程措施;从提高洪水预测预报水平、提高险情信息传达速度、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制作“可能受灾区域的洪水险情图”、进行重要城市中小河流的洪水预报5个方面阐述日本采取的减轻城市水灾的主要对策。介绍了日本的3个防汛救灾组织:消防部门,防汛团和防汛事务组织,救援自卫队。近年来发生在城市的河流洪水灾害对日本城市防洪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使日本防洪体系向灾害防止兼顾灾害减轻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防洪工程措施的基础上,日本正在研究制定个人、地方和国家共同发挥作用的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尾矿库是维持矿山生产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开展尾矿坝溃决机理与溃坝过程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尾矿库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比较了尾矿坝与挡水土石坝在溃决机理与溃坝致灾过程方面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尾矿坝在坝体形式、填筑方式、坝料组成和溃决机制等方面的特点,对近年来我国在尾矿坝溃坝机理与溃坝致灾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指出当前我国尾矿坝工程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需深入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