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聚氨酯泡沫表面化学镀镍及其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氨酯泡沫为基体,采用化学镀工艺在其表面得到金属镍镀层。在不同温度下对化学镀镍后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热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对镍镀层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热分解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的热分解分为300-400℃和500-650℃两个热失重阶段;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化学镀镍层的镍晶粒逐渐长大;当热处理温度达到500℃,聚氨酯骨架基本完全消失而金属镍镀层依然存在,这为制备泡沫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以聚氨酯泡沫为前驱体,使用气雾化Ni-20Cr粉末为原料配制水基浆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具有梯度孔结构的泡沫Ni-20Cr合金滤管。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装填方式对泡沫金属滤管烧结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烧结后泡沫滤管的力学性能和透气性能。结果表明:泡沫素坯经低温预烧+高温烧结的两步烧结工艺后可得到收缩均匀的泡沫合金滤管,孔筋结构均匀、无堵孔且复合界面结合良好。其室温压缩屈服强度大于3 MPa,且随着挂浆量的增加其屈服强度可达4.43 MPa;由于泡沫合金滤管高的孔隙率和大的孔径,且孔结构呈梯度变化,其在气体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压差明显小于传统粉末冶金烧结多孔管。  相似文献   

3.
电沉积法制备泡沫银工艺以聚氨酯泡沫为基,探索了电沉积法制备泡沫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经化学镀、电沉积、还原烧结等,可制得三维网状的通孔泡沫银材料.其抗拉强度大于0.72MPa,孔隙率大于98%,比表面积大于0.6m~2/g(BET法)。  相似文献   

4.
制备工艺条件对泡沫镍抗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采用较合适的工艺条件获得满足一定力学性能的泡沫镍产品,以有机泡沫电沉积法为基础,探讨了几种具体工艺对所得产品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分解气氛中980℃为时40min的烧结之前,预加个600℃为时4min的空气烧及将烧结温度降低到850℃,对最终的抗拉强度基本没有影响。保持上述工艺条件不变,导电化处理时涂覆1μ厚的石墨基层电胶或化学镀约3μm的镍层,所得产品的抗拉强度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泡沫陶瓷过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泡沫陶瓷过滤片在铝合金生产中的过滤机理、作用。采用20ppi泡沫陶瓷片对ZAlSi7Cu2Mg铝合金熔体进行了过滤净化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出过滤片的临界压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比分析了过滤和未过滤试样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其金相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铝液浇铸温度越高,对应的过滤片临界压头越小;过滤后的铸件的力学性能相对未过滤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机泡沫基体浸浆干燥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泡沫铁材料,其产品的孔隙主要是构成宏观网状或泡沫状结构且尺寸为0.5~2.0mm的主孔,孔隙之间相互连通。在主孔孔壁或孔棱上还存在尺寸远小于主孔的小孔,其数量和大小可以由烧结温度加以调控。这些小孔可以进一步提高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以上述工艺制备泡沫铁为基础,通过与经表面处理的金属面板热扩散结合进一步获得了一种泡沫铁夹层结构,其中芯部即为泡沫铁,壳层为不锈钢金属面板。该夹层结构的芯部与金属面板为冶金结合。制备泡沫铁的工艺所用料浆由铁粉、添加剂和无毒性有机黏结剂组成,烧结温度在1100~1400℃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泡沫前驱体浸渍工艺制备Al2O3泡沫金属复合陶瓷.通过涂覆处理获得缺陷较少、结构均匀的泡沫金属复合陶瓷;采用Ni(NO3)2·6H2O液相包覆+氢气热还原技术对泡沫金属复合陶瓷体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采用SEM、EDS研究了含镍泡沫陶瓷体的结构及金属化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镍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泡沫陶瓷骨架内部,骨架中心宏观孔保持通孔;经包覆处理后,金属层较均匀地附着于陶瓷表面.  相似文献   

8.
MH-Ni电池用新型镍纤维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可以代替泡沫镍作NH-Ni电池阳极骨和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镍纤维丝径,镍毡的单重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经过在氢气和氩气2种气氛中进行烧结,保证了镍毡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变形率,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镍纤维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聚氨酯泡沫海绵为基体,经导电层的制备、电镀和热解还原工艺制备出了泡沫Ni-Mo-Co三元合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别研究了化学镀镍后及电镀Ni-Mo-Co合金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态结构,并用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泡沫Ni-Mo-Co合金电极在30%K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性能.结...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泡沫浸渍法制备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泡沫铌。利用SEM、XRD和CS600碳硫测试仪分析泡沫铌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相组成,同时对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泡沫铌具有与人体松质骨相似的三维、连通孔隙结构,其碳含量为0.049%(质量分数);泡沫铌的抗压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而弹性模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烧结温度为1750℃时,其抗压强度为36.69MPa,弹性模量为0.815GPa,与人体松质骨的力学性能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占位体烧结法在不同的占位体粒径、体积分数以及不同的烧结温度、时间条件下制备出泡沫钛。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等对泡沫钛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室温压缩实验对泡沫钛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泡沫钛孔隙横截面呈圆形,纵截面呈椭圆形,其孔隙率与占位体体积分数的差值随占位体粒径、体积分数的增加、烧结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升高的变化趋势。同时,烧结温度越高,所制备的泡沫钛孔壁越致密。与传统的泡沫材料不同,泡沫钛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应力平台,抗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孔隙率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孔隙率为67.6%时,抗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14.4 MPa和1.17 GPa。抗压缩强度随孔径的增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弹性模量随孔径的增加基本不变,当孔径达到1.15~1.53 mm时,其抗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48.9 MPa和1.72 GPa。  相似文献   

12.
密度对泡沫铝吸声性能和抗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 《上海金属》2004,26(1):26-29
采用驻波管法测量吸声系数以及用金属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密度对熔体发泡法制备的泡沫铝样品吸声性能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对密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减小泡沫铝的吸声性能增大,泡沫铝的抗拉强度为几个MPa数量级,密度减小,泡沫铝的抗拉强度呈直线下降。本试验得到的密度对泡沫铝吸声性能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日本的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有机泡沫电沉积法为基础,探讨了几种具体工艺条件与所得泡沫镍产品比表面积的关系.结果发现,电镀后直接在850~980℃的氨分解气氛中烧结40 min所得产品,与电镀后先在600℃的空气中烧结4 min再进行还原烧结所得产品,具有相同的表面形态和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4.
在A356.2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过程中进行的应用试验表明,"20ppi"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整流效应非常显著,能有效地解决铸面裂纹;由于除去了熔体中的大部分夹杂,使得工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整体趋于稳定,避免了由于个别粗大夹杂引起力学性能的急剧降低;但"20ppi"泡沫陶瓷过滤器不能滤除比较细小的夹杂,所以不能提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整体水平,不过个别粗大夹杂的滤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仍就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以涤纶布和粘胶纤维布为基体,采用溶液浸渍法并在氢气气氛下还原烧结制备了镍金属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工艺对镍金属布显微结构和相成分的影响,并通过TG-DTA分析研究了还原烧结过程中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选用粘胶纤维布作为基体,在NiCl2溶液中浸渍后,置于氢气气氛中900 ℃还原烧结,即可制备出连续、完整、柔韧性较好的镍金属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聚氨酯泡沫化学镀镍在超声波处理条件下的最优工艺,探讨不同超声波功率对聚氨酯泡沫化学镀镍沉积速率和电阻率的影响,并在超声波频率25Hz、功率90W下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聚氨酯泡沫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震试验等手段分别对镀镍聚氨酯泡沫的表面形貌、晶型结构和镀层的结合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加快,在超声波功率为90W时,沉积速率增加趋势减慢,电阻率得到最小1.3Ω.cm。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当NiSO4浓度为35g/L,NaH2PO2.H2O浓度为20g/L,Na3C6H5O7.2H2O浓度为20g/L,pH为9,温度45℃,施镀时间为40min时,工艺条件最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施镀,聚氨酯泡沫镀层光亮、均匀、覆盖完全,导电性和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级混合法在不同溶液水热温度(40、60、80、100℃)下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铜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溶液反应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粉末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并对烧结后样品进行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研究以确定制备RGO/Cu纳米复合材料相对合适的溶液反应温度。结果表明,当溶液反应温度为80℃时,铜镀层能够连续致密覆盖在RGO表面,有效阻止其团聚并获得良好的界面结合。制备出1.0%(体积分数)RGO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硬度比纯铜提高了90%,抗拉强度比纯铜提升了28.8%,导电导热性能也达到最佳值(热导率350W·m-1·K-1,电导率达89%IACS)。过高的溶液反应温度不利于复合材料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NaCl粒子为造孔剂利用冷压-溶解-真空烧结法制备泡沫铝的新工艺。研究了该方法制备泡沫铝的关键工艺过程,分析讨论了试验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对泡沫铝形成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简单,可制备出孔分布较均匀,且孔结构及孔隙率易于控制的通孔泡沫铝。压制压力250MPa、烧结温度540℃保温2h为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以泡沫镍为基体,采用恒电流沉积法制备了Pd - Ru/Ni(泡沫镍)催化剂.SEM表征发现,Pd - Ru粒子直径约为200 nm,均匀分布在泡沫镍骨架表面,Pd:Ru原子比为6:1.线性电势扫描 伏安法研究表明:Pd - Ru/Ni(泡沫镍)电极对H2 O2电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起始还原电 .势可达0....  相似文献   

20.
利用挂浆工艺,在1050℃下真空烧结3 h,成功制备三维网状的泡沫304不锈钢,制品烧结良好。样品平均孔径约1.8 mm,孔隙率约93.7%。测试该泡沫金属在200~6300 Hz及其加入背腔后在2500~4000 Hz时的吸声系数,探讨背腔对样品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制品在测试范围的中高频段表现出较好的吸声效果,其第一共振频率为4000 Hz,此时最大吸声系数约0.7;在1250~3150 Hz之间,增加样品厚度可明显提高吸声效果;加入背腔可大幅度提高样品的整体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