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P18大湖鄱阳P20饶州底色鱼米之乡P34望湖亭讲古P40弋阳子弟遍天下P46鄱阳湖洪水记忆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国第一大江——长江。鄱阳湖流域以它深广辽阔的肚腹和丰盈壮硕的乳汁孕育和滋养了一方水土和一方文明。人类的生产劳动、艺术创造以及政治、宗教甚至战争都在这片土地上演绎过。  相似文献   

2.
每值金秋季节,展望苏北广大平原,千沟万渠,碧水清流,稻谷飘香,田园如画。昔日灾荒贫瘠的地区,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40年的治理,正在变为锦绣富饶的鱼米之乡。这是治理淮河带来的沧桑巨变,也是江水北调结出的丰硕之果。(一)40年前的今天,在新中国初建不久,国家百废待举,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政务院作出了根治淮河的战略决策,动员全党全民,大兴水利,消除历史上遗留的水旱  相似文献   

3.
江南的水     
江南,这是一个动人的字眼,一个秀美的区域。这里,河网交错,良田无际,物产丰饶,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在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中,这一方沃土,沐浴着咸咸的海风,这里的水,依然闪耀着盐一般的光亮,使人感到它是那般的滋味悠长。  相似文献   

4.
熟悉枣庄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枣庄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枣庄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抗洪灾战旱魔的治水史。建国前,“十年九旱”、“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年年有灾”是枣庄的真实写照。而今的枣庄,山青水秀、物茂粮丰,昔日的“洪水走廊”已变成鱼米之乡;昔日吃水贵如油,今日村村通上自来水;这天翻地覆之巨变,老百姓说,多亏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工程。而水利人不无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枣庄水利发展这么快,这么稳,多亏了咱有一个务实能干的好带头人——枣庄市水利局局长郑济  相似文献   

5.
<正>太湖流域景美,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悠久的历史酿就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诗句,把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悉数囊括其中。太湖流域富庶,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繁荣,流域人民对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郭根林 《江苏水利》1999,(10):18-19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虽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上有太湖洪水下压,下有长江高潮侵袭,洪水一直是苏州的心腹之患。据史料记载,平均3~4年就有一次大水发生。为此,苏州的先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求治理水患的真谛,相传大禹治水在苏州也留下了许多足迹。建国以来,苏州的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大干水利,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苏州水利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湖南水利水电》2005,(6):I0005-I0005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潮,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然而,洞庭湖区的水患也一直是湖南省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8.
谈起南昌,自然忘不了王勃的传世之作《滕王阁序》.相信当今许多许多人,仍可背《序》如流:“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越……”你看,开篇数语,王勃便把南昌的历史沿革、山川形胜凝炼地描绘出来了。肯定地说,“南昌故郡”诞生之初,几分是赖“水”之功的.全省第一大河间江穿境而过,赋予航运、灌溉诸利.这里具备了“依水建均”“临水筑城”的天然条件,所以说,水,乃南昌城的生命基因之一.从昔日“故郡”到当代“新府”,她所走过的道路,一如赣江的流程,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而终于走…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作家丁玲完成以农村土改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河北省涿鹿县城东的温泉屯为原型,她创造了一个"暖水屯"。在丁玲笔下,桑干河是土地的滋养者、革命的见证者。但当时的她不会想到,仅仅半个世纪后,丰饶的桑干河就头也不回地走向干涸,如同海河流域的不少河流。村民说曾经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0.
何国贤 《治淮》1989,(2):16-17
昔日被称为“日出斗金”的鱼米之乡——南四湖,目前湖水正日益减少,几近干涸,已严重威胁到沿岸城乡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和思索。究其原因,除了干旱少雨和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等因素外,湖内及入湖河道的大面积严重淤积也构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下面两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四湖淤积的成因、特点、趋势以及清淤等进行一番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为有关部门制定开发治理南四湖的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水     
<正>江南,这是一个动人的字眼,一个秀美的区域。这里,河网交错,良田无际,物产丰饶,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在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中,这一方沃土,沐浴着咸咸的海风,这里的水,依然闪耀着盐一般的光亮,使人感到它是那般的滋味悠长。粗略一看江南的水,你会觉得,它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寻常,这里,不过是——周边有青山环护,水岸是村庄围绕,一道道长堤,将水分  相似文献   

12.
嫩江秋色     
秋天的早晨,嫩江的水,水边的山,山间的树,全都躲进蝉翼一般轻、薄、透亮的雾中。鸥鸟起得早,成群成群(?)在雾里飞翔,我们几个归乡的游子的轻舟也在雾里启航了。记不清在这条故乡的母亲河上往来多少次了,这次是相隔十年的故地重游,虽说是“江山依旧”,但人事代谢,今朝的情景肯定是昔日无法可比的。就说这江上的船吧,从我记事起就都姓“公”:不是航运部门的,就是公社的、生产队的,可今天乘的船就是私人的!船家是个粗犷、爽朗的小伙子,黧黑的脸膛上嵌着一对精明、幽默的大眼睛,嘴角挂着几分笑意,衣着入时但不像城里有些青年那样流气,看了叫人心里喜欢。  相似文献   

13.
正"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湖州,并不是天生的,她是一双双手、一锹锹土填筑出来的。湖州先人们用圈圩挡水的办法,陆续开凿塘、浦、溇、港,将湿地、滩地排水疏干;然后,在这些水网中间,陆陆续续将圩田、田开发出来,在田里种下稻子,趁着涨水时让水灌进去,让秧苗长成青春的模样,退水时再排干,让吐  相似文献   

14.
正鄱阳湖水系既是长江的支流,也是长江的蓄洪区,长江上游涨水,必然导致鄱阳湖水位上升。在洪水这个问题上,长江与鄱阳湖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上至大禹时代,下至今天,一代代华夏儿女在鄱阳湖边书写了与洪水搏斗的雄浑诗篇。可以说,治水一直伴随着鄱阳湖的历史,也伴随着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地来参加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和《四川水力发电》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 首先,我作为一名曾经是四川省水电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对大会表示祝贺。回想1985年我到了四川省政府以后,才接触到四川的水电与水利。应该说,水电事业发展最快的是在2005年以后,但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16.
第七回 崔维雅气发旧病康熙帝首肯新河 上回说到明珠把佛伦、葛思泰、余国柱等请到府上,与靳辅一起彻夜商议开河事宜,最终确定了向康熙汇报的方案。再说那天夜里索额图也没闲着,他也把伊桑阿、崔维雅找来密谋开河事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曲阜城东南三里多路处,有张曲、南泉两村庄,这里从周朝起,就生产一种稻米,这稻米色白而微露青头,米质粘细而柔韧,清香醇厚,素有“一家煮米十家香”之赞语。从明清时期起,此米一直被列为向皇宫进贡的贡米,至今孔府香稻仍驰名中外。孔府香稻香气从何而来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孔子的故乡,旧时因出了孔子等圣人而被誉为圣地。这圣地风水好,原为泉水、鱼米之乡。从远古时候起,曲阜境内便古泉流水密布,有籍可考的就达30多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深情地哼唱起"谁不说咱家乡好"的时候,便想起我的故乡,想起镇江,想起了西津渡。我家离镇江不过10多里地,轻车坦路,明媚的丰饶田野,亮丽的乡村楼房,晃晃悠悠就到了镇江。30多年来,我每次回到老家,必到镇江,也必到西津渡。镇江,是我国一座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中部的长江南岸,是大运河与京沪铁路的交汇处,东汉时号为京城,又名京  相似文献   

19.
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关乎到人们生活、是国计民生的大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中的施工设计等情况,是镇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研究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以水闸除险加固为支点,结合阜南县普善闸的除险加固工程实际情况,着重探讨其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以此说明水闸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来到吴县、太仓、昆山三县(市)进行短暂的调查,感觉到苏州地区水利部门改革开放的气氛很浓。他们坚持以中央2号文件为指针,抓住机遇,乘潮而上,在改革开放中大胆实践,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索: 一、强化水利基础、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是时代的需要苏州市的实践表明,不仅发展农业需要良好的水利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兴办乡镇工业和外向型企业更需要坚实的水利基础。当地的同志介绍说:没有昔日科学的水利规划、大规模平田整地和坚持不懈的水利建设,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和经济腾飞的基础,就没有今天的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