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新焦点。文章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新焦点.文章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洪明  冯运仿 《福建电脑》2008,24(12):195-196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探索中的新办专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新焦点。文章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细分,探索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对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满足企业一线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重点研究内容。该文以《网上创业》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如何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出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满足企业一线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重点研究内容。该文以《网上创业》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如何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出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与“专业化”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和现实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引出关于"复合型"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讨论,提出对传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设计,建立以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复合"为策略,以"知识复合"为手段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对如何基于以上培养模式精细设计复合能力、复合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专业串并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商务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也成为各地区教育的重点。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串并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总体的培养方案上并行设置多条主线,从而满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该教学模式已部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徐桥秀 《福建电脑》2014,(12):85-87
本文对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剖析了电子商务人才需具备的能力,并对当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重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但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却又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结合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也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从做中学"思想的最好模式,然后进一步介绍了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1.
王兵 《软件》2014,(3):216-218
综合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综合实训在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革方法,并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说明了怎样在综合实训系统中完成实训目标和实训成绩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刘青龙  王法胜 《软件工程》2021,(3):59-62,47
基于高校实践教学的需求,为满足高校教师对软件实训过程管理的需要,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的效率,本文设计了软件实训教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实训成果和实训报告的上传、修改,实训分组和过程管理等功能.使用该系统能够使整个软件实训教学过程全部在网上进行,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监控学生实训进程,...  相似文献   

13.
14.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当今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型热门专业之一,正在面临高校毕业生过剩所引发的就业难困境,以及用人单位存在大量缺口急需招收员工以解燃眉之急间的矛盾。必须改变现今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大力推行面向用人单位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培养方式。本文给出了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培养软件专业人才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春燕 《计算机时代》2012,(3):43-44,47
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从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生产性实训载体、生产性实训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设计思路、项目的组织、实训活动的安排以及实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淑敏  陈树彬  陈罡 《图学学报》2011,32(1):129-133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增加操作技能训练,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大特点。工程制图作为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如何在缩减的学时中寻求高效的教与学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通过剖析相应岗位群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明确了课程目标;架构了以“一个规范,二种技法,三大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训练框架;设计了以形体为主线,从基本训练到进阶训练的课程内容;提出了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固着教学,认知学徒式学习的技能训练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实训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操作结合起来的综合课程,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和仿真性等特点。本文就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课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An ERP system is a set of highly integrated and parametric applications, designed to fit to a variety of business. Because of this inherent complexity its implementation can be very demanding and the users involved must undertake extensive training, using sophisticated training materials. Existing training materials present major weaknesses, that the current paper aims to overcome, such as (1) semantic inconsistencies, (2) lack of explicit definition of constructs and (3) lack of knowledge reusability.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totype model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RP training material, where both the multimedia objects used in training scenarios and the knowledge built into them are captured and fully reusable. The proposed approach helps trainees understand: (i) which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n ERP application, (ii) how they relate with each other and (iii) how they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solve business specific problems.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专业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实训课程缺乏通用模式的现状,我们在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上进行校内模拟实训的探索实验。在总结近3年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训体验"的新型实训培养体系;该实训模式可确保学生在企业实训前有充分的适应过程,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校内模拟实训具有以高校为主、实训质量可控、教学方式多样化、可按班教学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two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n automotive assembly plant, evaluate how computer‐based training of operational sequences and related quality information can support the assembly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tors.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during the launch of a new vehicle.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learning progress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between a reference group of operators that only had regular training and a test group for which some of the regular training was replaced with individual computer‐based training. Both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the quality output and questionnaires and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mputer‐based training. The results show a clear positive difference in learning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s in quality output for the tes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 This combined with positive attitudes expressed by the operators and their team leaders shows that this type of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in operators during launches of new vehicles in automotiv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