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蚕丝织物整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丝织物由于外观优雅、穿着舒适并具有美学价值,所以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纤维皇后”的美誉。蚕丝直径小、光滑、有光泽并具有弹性,是蚕在变为蚕蛾前的休眠期吐出来的。作为惟一的天然长丝,蚕丝用于织物时无需纺丝,只需两股合并并加捻就可成为连续绳状长丝。  相似文献   

2.
蚕丝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 《染整技术》1997,19(5):24-26,29
本文通过测定蚕丝织物羧基含量,表明焙烘过程中,柠檬酸与织物中羟基酯化,改善了织物抗皱性能。  相似文献   

3.
蛹壳聚糖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真丝织物在壳聚糖溶液中抗皱整理的过程。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溶剂的蛹壳聚糖具有最佳的抗皱效果,进而对蛹壳聚糖的抗皱进行工艺参数试验,得到了优化的整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蚕丝织物使用环氧树脂EPTA的免烫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涤纶织物的舒适性整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涤纶织物舒适性的影响,讨论了壳聚糖用量、交通整理剂、添加剂等对织物吸湿性、透湿性、抗静电性、手感及整理效果耐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证明,用壳聚糖整理亚麻织物可显著提高其抗皱性能,降低织物缩水率,与液氨整理和树脂整理工艺相比,更具有绿色环保性能,是值得探讨和推广的一种亚麻织物防皱防缩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整理蚕丝非织造布的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莹  陈建勇 《纺织学报》2002,23(1):13-14
本研究选用缫丝厂的下脚丝、绸厂的废丝、边角绸料和等级较差的绢纺原料作为原料用针刺法制成蚕丝非织造布,既有蚕丝优良的服用性能,又符合蚕丝非织造布的生产要求。再利用壳聚糖所具有的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配制成抗菌整理剂,对蚕丝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为开发新颖的功能性医用非织造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碱减量预处理过的涤纶织物放入氯化亚砜密闭气体中,以DMF为催化剂,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预处理涤纶织物,然后将预处理织物放入丝胶或丝素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使得丝胶或丝素被整理到涤纶织物的表面。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红外光谱、热失重、吸放湿性、断裂强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织物进行蚕丝蛋白整理可以有效地将丝胶和丝素整理到织物的表面上,丝胶或丝素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和吸湿性有了明显提高,断裂强力较预处理织物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热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赋予蚕丝织物多功能性,采用生物质改性剂多巴胺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在织物的表面引入氨基、酚羟基等官能团,然后对改性织物进行氯化铁浸渍处理。借助分光测色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氧指数测定仪、微燃烧量热仪等测试手段来表征整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并对整理后蚕织物的耐水洗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聚多巴胺改性蚕丝织物能够提高其成炭性,并且能成功螯合铁离子,采用氯化铁整理改性织物后,织物的氧指数值提高到29.1%,且其热释放能力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至40 J/(g·K)和2.3 kJ/g,整理后织物具备一定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水洗后织物的氧指数值仍达到28.2%。  相似文献   

10.
涤纶织物用壳聚糖作抗静电整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谷声 《辽宁丝绸》2002,(3):34-37,40
在合成纤维中 ,涤纶纤维 (PET)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 ,例如弹性回复性、尺寸稳定性和可混纺性。但是 ,涤纶纤维的吸水性和吸湿性较差。因此 ,通过摩擦 ,会产生静电 (天然纤维的电阻率为 10 9至 10 1 0欧·厘米 ;涤纶纤维的电阻率小于 10 1 5欧·厘米 ;水的电阻率为 10 3欧·厘米  相似文献   

11.
杨静芳 《北京纺织》2005,26(6):32-34,47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真丝织物的无甲醛防皱整理的研究发展趋势及真丝织物防皱性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降解及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的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工艺,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墨等工艺参数对降解产物特性的影响.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产品,并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降解产物分子结构的变化.最后选用合适的整理工艺和添加剂,将降解产物血用于织物整理,并评价了降解壳聚糖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废弃柞蚕丝制备柞蚕丝肽,再用该丝肽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丝肽、丝肽/柠檬酸、丝肽/乙二醛等对柞蚕丝绸的防皱整理效果,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丝肽/柠檬酸体系整理柞蚕丝绸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优化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42.9%,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柔软度及悬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有机硅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提高其抗紫外线和抗皱性能,改进棉织物的服用性能。通过改变氧化锌纳米整理剂的用量、浴比、浸渍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再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氨基硅酮溶液对其进行二浸二轧整理。对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断裂强力、吸湿性、白度、折皱回复角、刚柔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真丝棉交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董志勇 《印染》2004,30(18):24-25
针对真丝与棉交织物中两种组分纤维的特点,通过试验对比,采用生物酶与双氧水煮漂一浴法进行前处理,再用单活性染料染色。大生产应用试验表明,其前处理及染色各项指标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改性壳多糖用于真丝绸防皱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陈国强 《丝绸》1998,(12):26-27
用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后的壳多糖乳液对真丝绸进行防皱整理的结果表明,真丝绸在一定的条件下整理后,弹性提高明显,透气、透湿和白度等变化不明显,手感柔软,而毛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7.
对羊毛绢丝花呢织物的后整理工艺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各工序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艺参数。由于纬纱中使用了绢丝,为了避免使它失去弹性,质量变差和被擦伤,不需要进行单独洗呢,经过不断尝试采取了洗煮联合的工艺;为了赋予织物丰富柔软的手感,在第2次烘呢时进行了柔软处理;为了使织物更滑爽和有身骨,在罐蒸时蒸汽采取由外向内的流动方向;通过烫蒸来弥补罐蒸后比较板的缺陷,充分体现此面料薄、轻的特点。织物经整理后弹性、光泽、手感俱佳,是制作西装、时装、衬衣等的上佳面料。  相似文献   

18.
丝棉交织提花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印染》2005,31(8):19-20
采用汽巴克隆C染料对经纯碱、双氧水煮漂一浴法前处理的丝棉交织提花布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柔软、定形和预缩整理。文中给出了具体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对真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林红  路艳华  陈宇岳  葛迪新 《印染》2007,33(1):8-10
采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并对经HTCC溶液处理后桑蚕丝的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合成HTCC的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经HTCC溶液处理后,普通桑蚕丝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增大,结晶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蚕丝、涤纶纤维特性及其差别入手,探讨丝涤织物的染整工艺条件,并相应筛选染料和随产品要求变换染色工艺。通过对比试验,对影响蚕丝/涤纶交织物风格的各道工序进行讨论,阐明丝涤交织物染整加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