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蚕丝织物整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丝织物由于外观优雅、穿着舒适并具有美学价值,所以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纤维皇后”的美誉。蚕丝直径小、光滑、有光泽并具有弹性,是蚕在变为蚕蛾前的休眠期吐出来的。作为惟一的天然长丝,蚕丝用于织物时无需纺丝,只需两股合并并加捻就可成为连续绳状长丝。 相似文献
2.
3.
4.
5.
壳聚糖对涤纶织物的舒适性整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涤纶织物舒适性的影响,讨论了壳聚糖用量、交通整理剂、添加剂等对织物吸湿性、透湿性、抗静电性、手感及整理效果耐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证明,用壳聚糖整理亚麻织物可显著提高其抗皱性能,降低织物缩水率,与液氨整理和树脂整理工艺相比,更具有绿色环保性能,是值得探讨和推广的一种亚麻织物防皱防缩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整理蚕丝非织造布的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用缫丝厂的下脚丝、绸厂的废丝、边角绸料和等级较差的绢纺原料作为原料用针刺法制成蚕丝非织造布,既有蚕丝优良的服用性能,又符合蚕丝非织造布的生产要求。再利用壳聚糖所具有的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配制成抗菌整理剂,对蚕丝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为开发新颖的功能性医用非织造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碱减量预处理过的涤纶织物放入氯化亚砜密闭气体中,以DMF为催化剂,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预处理涤纶织物,然后将预处理织物放入丝胶或丝素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使得丝胶或丝素被整理到涤纶织物的表面。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红外光谱、热失重、吸放湿性、断裂强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织物进行蚕丝蛋白整理可以有效地将丝胶和丝素整理到织物的表面上,丝胶或丝素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和吸湿性有了明显提高,断裂强力较预处理织物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热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赋予蚕丝织物多功能性,采用生物质改性剂多巴胺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在织物的表面引入氨基、酚羟基等官能团,然后对改性织物进行氯化铁浸渍处理。借助分光测色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氧指数测定仪、微燃烧量热仪等测试手段来表征整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并对整理后蚕织物的耐水洗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聚多巴胺改性蚕丝织物能够提高其成炭性,并且能成功螯合铁离子,采用氯化铁整理改性织物后,织物的氧指数值提高到29.1%,且其热释放能力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至40 J/(g·K)和2.3 kJ/g,整理后织物具备一定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水洗后织物的氧指数值仍达到28.2%。 相似文献
10.
涤纶织物用壳聚糖作抗静电整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合成纤维中 ,涤纶纤维 (PET)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 ,例如弹性回复性、尺寸稳定性和可混纺性。但是 ,涤纶纤维的吸水性和吸湿性较差。因此 ,通过摩擦 ,会产生静电 (天然纤维的电阻率为 10 9至 10 1 0欧·厘米 ;涤纶纤维的电阻率小于 10 1 5欧·厘米 ;水的电阻率为 10 3欧·厘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用废弃柞蚕丝制备柞蚕丝肽,再用该丝肽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丝肽、丝肽/柠檬酸、丝肽/乙二醛等对柞蚕丝绸的防皱整理效果,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丝肽/柠檬酸体系整理柞蚕丝绸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优化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42.9%,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柔软度及悬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真丝棉交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真丝与棉交织物中两种组分纤维的特点,通过试验对比,采用生物酶与双氧水煮漂一浴法进行前处理,再用单活性染料染色。大生产应用试验表明,其前处理及染色各项指标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改性壳多糖用于真丝绸防皱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后的壳多糖乳液对真丝绸进行防皱整理的结果表明,真丝绸在一定的条件下整理后,弹性提高明显,透气、透湿和白度等变化不明显,手感柔软,而毛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7.
18.
丝棉交织提花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汽巴克隆C染料对经纯碱、双氧水煮漂一浴法前处理的丝棉交织提花布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柔软、定形和预缩整理。文中给出了具体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蚕丝、涤纶纤维特性及其差别入手,探讨丝涤织物的染整工艺条件,并相应筛选染料和随产品要求变换染色工艺。通过对比试验,对影响蚕丝/涤纶交织物风格的各道工序进行讨论,阐明丝涤交织物染整加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