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大的城乡配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随着工农业、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容量负荷中心的增多及城网建设的电缆化,系统电容电流相应增大,因弧光不能自动熄灭而发展成相间短路或因间歇性电弧造成过电压的事故也呈上升态势.为预防并消除此类事故的发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技术问题,值得再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1956年底,重庆电网出现了110千伏电压级,当时只有一条110千伏线路(长渝一回)担负水、火电联网,至1960年逐步形成110千伏输电网络。除长渝二回大部分无避雷线外,其余均系全线有避雷线线路。  相似文献   

3.
某电力系统电压为33千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输电线路全部为单回路,水泥杆和木杆各为50%,导线按三角形排列者约占75%,使用针式绝缘子;水平排列者约占25%,使用悬垂绝缘子。架空避雷线自1953年起逐渐增加,现有架空避雷线的线路长度约占线路全长的65%,对地电容电流约为0.1~0.3安/公里。线路所在地区为多雷区,雷电日在20以上。系统内采用的消弧线圈为内铁型,油浸自冷式,  相似文献   

4.
夏熙  何磊 《电气技术》2007,(6):74-76,81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一些计算方法和在有关消弧线圈参数选择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上海35千伏系统因为电容电流较大,中性点原来采用大电流接地的方式。在1956及1957两年中加装了消弧綫卷,自1957年年底起正式改为消弧綫卷接地运行。由于系统比较复杂,綫路较多,在永久性接地故障后,寻找故障有困难,因此装设了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所用的主要继电器都是自己改制的。经过金属  相似文献   

6.
在某电力系统的35千伏电力网中,由于新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投入运行,电容电流呈现了不足补偿的情况。鉴于电力系统中缺乏新的和更大容量的3POM型消弧线圈,因而需要提高现有消弧线圈的容量,考虑到它是短时间的运行,所以,认为这样作是可以的。增加导磁体绝缘接缝处的间隙或者制造新的分接头都能够提高消弧线圈的容量。然而,按照第一种方法来减少线圈的电感是最合适的,因为这样,消弧线圈调整电流范围的扩大与其容量的增加成正比,而且  相似文献   

7.
我省某66千伏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单回出线,线路长度及所带负荷变压器容量等见图1。运行中切除二千余千伏安(对应电流为20余安培)负荷时,开关电源侧套管外附间隙曾发生闪络。B 相间隙值为562毫米,A、C 相为564毫米。第一次 B 相放电,直径12毫米的铁棒烧去6毫米。第二次 A、C 相放电。间隙放电电压约220千伏,为运行相电压的5.8  相似文献   

8.
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过电压的产生,及因地制宜地选择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选择低压电网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与电网本身的系统电压、短路电流和过电压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低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相对高压电网类型又比较多,可选择性及复杂性也较大,通过对几种常见的低压电网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提出选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自励 《广东电力》2000,13(4):46-48
从原理上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不能用传统的检测零序电流的方法来判别故障线路,同时介绍了几种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福建省漳州、厦门两市供电系统中有发电厂6千伏直配线路,其电容电流都大于5安。两市处于亚热带地区,雷电活动强烈,多年平均雷电日为55日(漳州为60日,厦门为50日),线路长、分布广的6千伏直配供电系统易遭受雷击,以往因没有装设消弧线圈,经常造成永久性接地,线路跳闸率很高。较长时间的间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配电网容量也日益扩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部分小电流不接地系统已越来越不适应配电网的发展要求。在配电网日益发展的今天,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在国内外已有成功运行的经验,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自动跟踪消弧系统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3.
对中性点不接地和经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  相似文献   

14.
1988年4月1日,重庆110kV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分割运行。如图1所示,盘溪,北碚、蔡家埸、三汇等变电站由界石堡站从系统供电。盘溪变压器接有消弧线圈K。15时35分北碚站发现C相电流为零,系统电压不对称,B相电压升高。当时估计为虚幻接地,在盘溪站操作与双山系统并网,接地信号未消失,此时蔡家埸站主变压器绝缘击穿跳闸。解列后在界石堡站操作与长寿系统并网后过电压略有降低,但电压异常仍未消除。解列后,15时55分在北碚站与凉亭系统并网后接地信号消失,系统电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就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问题,论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推出了专利(200510020427.9)提出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该方法采用瞬变信号正弦逼近方法求取线路零序电流的瞬时幅值和瞬时初相位,实现了基于单相接地瞬间暂态特征的接地选线原理和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特征的接地选线原理,其选线适应性强和选线准确率高,是一种在原理上和实现方法上都理想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选线方法。论文还给出了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的接地选线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就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问题,论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推出了专利(200510020427.9)提出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该方法采用瞬变信号正弦逼近方法求取线路零序电流的瞬时幅值和瞬时初相位,实现了基于单相接地瞬间暂态特征的接地选线原理和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特征的接地选线原理,其选线适应性强和选线准确率高,是一种在原理上和实现方法上都理想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选线方法.论文还给出了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的接地选线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全电缆贯通线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中电力专业的设计标准,为解决全电缆贯通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大等问题,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是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洪耀鹏 《电气应用》2004,(11):73-75
在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不能用传统的零序电流、零序功率方向选线原理来判别故障线路 ,同时介绍了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几种选线方法 ,并从运行维护的角度提出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起由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35 kV线路单相断线引起的电源侧、负荷侧及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异常事故处理经过,结合事故发生时变电站的运行方式,采用对称分量法对单相断线时系统电压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故障时的实际情况一致。该故障特征对类似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选线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自励 《供用电》2000,17(2):31-33
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中存在的问题、特点以及选线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