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的能量是空调系统节能的一项有力措施。首先对常见的热回收装置的原理和性能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利用技术资料对全热和显热回收效率进行比较,论证了不同工况下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特性。并通过实例进行经济分析,计算出投资回收期,评价了经济效果,得出了小型热回收装置适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不同液体循环式显热回收方式的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热回收方式在设计工况下的静态节能效果,指出在确保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采用加大排风量的液体循环式显热回收方式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制药厂实验区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方案。分析了制药厂及不同排风热回收装置的特点,指出制药厂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必要性并宜采用液体循环式热回收装置,阐述了此系统的原理、组成。并以苏州某制药厂为例对此方案进行了节能和经济性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部分主要城市的液体循环式热回收方案经济性,得到了节能效益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提高的结论。液体循环式热回收装置在空调节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对排风热回收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如不考虑房间负荷情况和空气处理过程,视通过热回收装置的新风与排风的换热量为节能量,将导致冬季节热量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建议根据空调系统形式,考虑空气处理过程,逐时计算设置热回收装置前后空调系统实际减少的热量消耗,并基于此实际节热量进行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文  聂金哲 《建筑科学》2022,(8):194-200
新风热回收作为降低建筑能耗的手段,对助力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潜在作用。本文选取不同气候区的7个典型城市,对比分析各气候区典型建筑使用新风全热/显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过程使用全年逐时动态法计算热回收系统的节能量,计算过程综合考虑风机能耗增量确定了热回收装置的节能开启条件,并考虑了热回收系统低温工况易结霜问题对节能效果的影响,为热回收装置节能量计算提供了一种相对准确的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及较湿润的严寒地区使用全热回收相对更具节能和经济性,较干燥的严寒地区和温和地区采用显热回收则相对更具经济性,但温和地区采用热回收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在5 a以上,不适合全面推广。分析结论为新风热回收系统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全年逐时动态模拟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以福州和北京为例,分别对全年热回收装置的节能量和风机的耗能量进行计算,比较了系统全年动态节能率,认为最终应根据投资回收期确定是否采用及采用何种热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7.
结合武汉卷烟厂工艺排风与空调设计的特点,按照就近原则,采取组团方式进行热回收.在典型年工况运行时,计算组团中各区域4种不同热回收方式的回收量.计算结果显示:全热回收热量显著高于显热回收;卷接包工艺排风热回收价值不高,不推荐回收.最后从回收总量、单个系统或单位风量的回收量和实际运行情况等角度得出热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年逐时动态模拟计算方法,计算了上海地区各类公共建筑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的全年节能量、风机耗能量、运行费用节省额及相应的投资回收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总结了各类公共建筑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建筑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基本一致,其经济性则由运行风量和运行时长确定,其中出租率对热回收装置的经济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陈劲晖  李萌 《暖通空调》2008,38(5):44-47
选取哈尔滨、北京、海等5个建筑气候分区的代表城市,以同一办公建筑为例,分析全空气空调系统在未采用新风比调节及全热转轮热回收装置、仅采用新风比调节、仅采用全热转轮热回收装置和同时采用全热转轮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比调节四种情况下的全年能耗差异,探讨适合不同地区节能建筑的全热转轮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比调节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计算了采用不同空气换热器组合方案时CC/DV系统和CC/MV系统的新风能耗,指出两个空气热回收装置组合使用可以消除新风再热能耗,但在夏季湿热地区,排风潜热回收比消除新风再热能耗更重要,应尽可能使用全热空气换热器。  相似文献   

11.
刘鸣  曾婷婷  王玉娇 《暖通空调》2020,50(1):50-54,81
结合干热、严寒或寒冷地区全年气候特点及冬夏季建筑能耗特性,通过逐时新风能耗模拟计算,得到设置热回收装置的全年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冬季新风节能量远大于夏季节能量,选用热回收装置时应重点关注冬季热回收效率,各类热回收装置中转轮热回收装置全年节能量最大,节能效果最好。基于此,深入分析了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冬夏季新风加湿需求、新风量变化范围和水系统管径选择,给出了全年用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冬季运行的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几个文献中关于冷却塔-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笔者研究的设备选型方法。结合工程设计,介绍了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几种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能耗模拟,以探讨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风负荷占建筑能耗的比重很大,而热回收可以有效减少新风负荷。为进一步细分空调系统中热回收装置的全年运行情况,提高热回收装置的节能运行效果,针对北京地区办公建筑,以研制的热管式热交换器为例,利用De ST软件构建了办公建筑模型。空调系统采用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划分了热回收装置的全年启停时间及对应运行模式,根据标准气象年的气象数据绘制能量回收效果图,得到相应模式下的热回收量,可节省62.6%~66%的新风负荷,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设备夏季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峰  马国远 《暖通空调》2007,37(12):58-62,24
在研究热虹吸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实验分析了空调新风温度、工质充注率、倾角、管排数以及迎面风速等参数对热虹吸管换热器温度效率的影响,探讨了迎面风速与热虹吸管换热器回收热量的关系,得到了充注率、倾角、迎面风速、管排数等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方案,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空调建筑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室内空气参数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并结合空气处理机组关键部件的能耗模型建立了用于计算其夏季节能运行工况的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了某一办公大楼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某天逐时优化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6.
LNG气化站冷能利用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LNG用量的持续增长,气化产生的冷量也相继增多,回收利用这部分冷能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分析LNG冷能利用的概况及LNG气化站的特点,确定了比较适合气化站冷能利用的3种方式:低温集中式空调系统冷源、冷库冷源与小型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空调系统能耗是卷烟生产企业建筑能耗的最主要部分,合理利用厂区的余热资源为空调系统提供能量是绿色工房节能减排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概述了卷烟厂厂区的余热资源特点以及回收利用原则,并以某生产企业技改项目为例,进行了分析。通过测算空调系统需热量及余热资源量,得出合理的空调系统余热利用方案,每年可节省832吨标煤,碳排放量减少629吨/年。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国内外对LCNG冷能利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设计了一种LCNG加气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该系统包括LCNG气化站系统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LCNG气化站系统包括LNG储罐、抽风机、LNG-冷媒换热器以及CNG压缩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包括冷媒-制冷剂换热器、冷媒储罐、发电机、废热回收装置、充电桩。LNG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抽风机、LNG-冷媒换热器、冷媒储罐、冷媒-制冷剂换热器,再通过制冷循环将冷量传递到室内。本系统的有益效果是:LCNG气化站系统耦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天然气用于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充电桩使用,利用废热回收装置收集发电产生的热量,用于预热燃烧室入口端的天然气,提高发电效率;利用废热回收装置收集的热量加热LNG,使之转变为天然气,替代水浴式加热器的使用,起到节能的效果;本系统可以与传统的石化加油站结合,实现"油气电非"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水源热泵技术在山东协庄煤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煤矿井下排出的坑道水为水源,应用水源热泵系统替代燃煤锅炉为井口供热,取得了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EHR的基础上引申得到了热水循环泵输送能耗与系统供热量的一次能耗比EHR'指标,并根据对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EHR'指标的不同控制要求,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经计算,当热水供回水温差为10℃,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EHR'指标分别控制在5%,10%,15%,20%时,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应分别为0.875,2.75,4.625,6.5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