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洲头咀沉管隧道项目为背景,围绕干坞坞底施工工艺展开探讨,对其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论述,并从沉放区系泊系统设置、管段出坞与浮运、管段浮运沉放与对接安装、管段基础处理及最终接头施工等方面分析技术要点,以此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潘永仁 《施工技术》2004,33(5):52-54
管段浮运是沉管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重量超过 4 10 0 0t的管段浮运为工程背景 ,首先介绍管段拖曳阻力的模型试验 ,然后说明拖轮配备、浮运工艺流程及浮筒助浮措施 ,最后简述黄浦江航道交通管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德志 《山西建筑》2006,32(8):288-289
介绍了水下沉管隧道的施工工艺、对沉管隧道的连接进行了力学分析.从干舷、抗浮安全系数、沉管的结构高度、预制运输管段等方面,探讨了管段浮运问题,论述了管段的连接及防水处理,以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   

4.
沉管隧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沉管隧道在管段预制、管段防水、地基处理、浮运沉放及隧道抗震等关键技术作了介绍,并从理论和试验研究两方面进展作了综述,介绍了理论上的计算方法及研究进展,还对简化的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方法进行了归类介绍。综述会对沉管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与普通隧道的结构设计不同。沉管隧道管段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要满足起浮及浮运期间的干舷高度,以及沉放和运营期间的抗浮安全系数要求。  相似文献   

6.
傅贤超  唐英  陈舜东 《城市建筑》2014,(26):170-172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与普通隧道的结构设计不同。沉管隧道管段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要满足起浮及浮运期间的干舷高度,以及沉放和运营期间的抗浮安全系数要求。  相似文献   

7.
海河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艺施工,河中沉管分为3节,每节沉管为“两孔三管廊”的矩形箱式结构,沉管在干坞内预制.主要叙述了沉管预制主要施工技术,介绍了管段起浮层做法、管段的模板设计安装拆除、沉管混凝土质量控制、端钢壳加工与安装、聚脲防水等技术要点.按照笔者所述工艺,顺利完成了全部沉管沉放、对接作业,沉管底板、外侧墙、顶板未发现任何渗漏点.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羊 《建筑施工》2005,27(2):29-31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管段沉放施工技术关键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应的沉放施工技术,以确保沉管下沉对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市政技术》2017,(3):77-79
试浮检漏是沉管管段正式出坞沉放前重要的一次检测,因此,结合南昌市红谷沉管隧道沉管管段试浮检漏施工,分别从管段试浮检漏前条件准备、试浮检漏作业流程及控制要点等方面,对沉管管段试浮检漏作业过程进行了总结,对试浮检漏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应介绍了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供类似工程施工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6 管段浮运与沉放管段浮运沉放的技术关键是管段水平和垂直控制的方法 ,以及管段水下沉放对接的姿态监控和管段沉放后的稳定。6 .1 管段水平控制系统管段出坞采用坞内绞车和拖轮结合的方法 ,过江浮运采用 4艘 340 0匹全回转拖轮拖带管段的方法 ,另用 2艘拖轮辅助克服管段在江中浮运受到的水流阻力。管段沉放采用双三角锚的锚缆系统 (图6 )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对航道的影响小 ,理论上仅为管段的长度。沉放时江中沿管段两端延长线距管段 10 0m布置 2对 4只 170t沉放用横向定位锚碇 ,为吸附式重力锚块。沉放时以安置在管段前后两个测量塔上…  相似文献   

11.
沉管管节的浮运阻力是确定工程施工方案的关键。笔者分析了管节在浮运时的运动及阻力状态,建立了管节浮运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CFD软件STAR-CCM+对佛山沉管隧道管节在不同干舷、航向与不同流速水流作用下的浮运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沉管在不同水流环境下浮运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适用于复杂水流作用下沉管管节浮运阻力的模拟分析;管节的浮运阻力随流向角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浮运速度的增加,管节浮运阻力快速增大;随干舷值增大,管节的浮运阻力减小。本研究成果将为佛山沉管隧道管节的浮运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水下隧道建设数量日益增多与技术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在对国内外文献、实验水池及相关实验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下隧道实验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对大型水下隧道实验技术与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设计。利用该实验系统,沉管、盾构、钻爆、悬浮等各种工法水下隧道模型实验均可开展,填补了目前国内实验水池只能进行沉管、悬浮工法模型实验的不足,可为解决国家重大、难点水下隧道工程的建设和行业内的主要技术瓶颈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 traces his fort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immersed tunn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provides a brief history of of immersed tunnel technology from its beginnings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and describes some of the major developments that have improved immersed tunn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In a number of cases, immersed tunnelling techniques are related to the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SFT) concept. The paper also relates some case histories of unforeseen problem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me immersed tunnels.  相似文献   

14.
基槽开挖是沉管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应用水面GPS技术、水下声纳技术及其综合分析,对广州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的基槽在开挖前、初挖成型后、精挖后及管段沉放前进行了质量检测,进而展示施工现况并提出施工建议,从而实现以非常规检测手段达到实时监控水下施工作业质量的要求。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案适用于广州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基槽的水下检测,该方案对于类似沉管隧道工程的检测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钟伟春 《施工技术》2012,41(7):81-84
越来越大的运用需求和跨越更大水深、更宽阔海峡的发展趋势,使混凝土沉管隧道的传统预制技术面临许多挑战。发展更高效率、更灵活和更可靠的预制技术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典型工程实例,阐述混凝土沉管的预制新技术:移动干坞技术,分部浮态浇注技术,工厂化、全断面节段浇注技术。分别介绍了各预制方法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优势及不足。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和丰富了沉管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志安 《施工技术》2012,41(18):113-116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施工。该沉管隧道连接段是连接沉管水中段与陆地段之间的主体段,基坑开挖深度深,且位于滨海相软弱土区内临河施工,需经历管段出坞、支撑拆除、钢围堰施工以及最终接头施工、支撑再次安装等过程。通过对大型沉管隧道连接段主体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在小基坑多道支撑下有限空间内,PC拉索、端钢壳、外包防水、端封门等工程部位施工难点,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软土地层隧道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厚度对隧道上浮量的影响,以珠海市横琴杧洲隧道为依托,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作为软土本构模型,在PLAXIS 3D软件中建立了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不同环形加固厚度下的隧道上浮量、河底土体位移和隧道周围土体的受扰动范围。结果表明:未对软土进行加固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土体位移与二维理论推导的结果吻合较好; 软基地层预加固处理能使加固土体与隧道整体抗浮,有效抑制隧道局部的上浮变形; 软土加固厚度为0.10D(D为隧道外径)时,河底上浮量和隧道上浮量分别比未加固时减小了32.8%和36.4%,隧道上浮量和地层受扰动区域随加固厚度增加逐渐减小; 该工程中隧道环形加固厚度大于0.20D时,计算得到的管片上浮量控制在30 mm以内,河底最大上浮量控制在20 mm以内; 根据管片接头错台量和隧道上浮量的关系得到可控制管片接头偏差在5 mm以内,满足规范中管片拼装和验收时接头允许偏差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瑞霞 《施工技术》2012,41(13):96-99,111
针对某过江沉管隧道岸边堆砂的情况,采用三维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运营期岸边堆砂大小以及堆砂位置等不同工况下,对沉管隧道结构受力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参考沉管隧道运营期相关变形控制标准,对不同堆砂工况下的隧道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丽娟 《城市公用事业》2011,25(4):37-40,55
介绍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分析我国内河航运的特点及视频检测技术在内河航运应用状况,研究我国内河航运应用视频检测技术的主要算法和对航行船舶尺度检测的主要方法。结合与视频检测技术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我国内河航运视频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