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榆为中医临床常用止血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地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榆为中医临床常用止血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地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提取地榆总三萜含量的比较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榆资源,采用水煮醇沉法、回流提取法和浸渍法对地榆总三萜进行提取,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对地榆总三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地榆总三萜含量依次为:回流提取法(88.66 mg/g)浸渍法(55.26 mg/g)水煮醇沉法(44.31 mg/g)。地榆总三萜和V_C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_(50)分别是3.04、5.46 g/mL。采用回流提取法得到的地榆总三萜含量最高,且回流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地榆总三萜对于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抗氧化剂V_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中药地榆、桂枝为研究对象,通过60%乙醇提取,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及大孔树脂HP-20初步纯化获得不同抗过敏组分,测定不同组分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确定两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总酚含量,并通过膜实验确定出最强抗过敏作用组分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桂枝、地榆提取物都具有很强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桂枝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组分,地榆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组分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7%、76%,总酚含量分别为65%、81%;膜分离地榆40%组分后,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8%,分子量集中在1 ̄5kD.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地榆多酚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XAD-8树脂适宜分离地榆多酚。地榆多酚分离纯化的条件为:上样浓度2.5 mg/m L,p H5.0,平衡吸附时间3 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0%,上样流速1.0 m L/min,洗脱流速1.5 m L/min,纯化后地榆多酚纯度由20.79%提高到62.97%。地榆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还原能力均高于VC,地榆多酚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179 mg/m L和0.691 mg/m L。  相似文献   

6.
采用醋酸水解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平均聚合度的地榆原花青素.通过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以及核黄素光化学氧化-偶氮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表明聚合度和清除DPPH自由基无关,而对HO·,O_2~-·清除能力随聚合度降低而增强.原花青素的自由基捕捉能力随着聚合度的降低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徐耀  郁建平 《食品科学》2008,29(3):181-183
本研究探讨了长叶地榆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得到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为1∶4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h,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水溶性多糖得率4.3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用双水相体系萃取地榆根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探讨了Triton X-100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黄酮粗提液质量分数、Na Cl质量分数和p H等因素对总黄酮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nhnken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双水相萃取黄酮最佳条件为,确定双水相体系组成15%Triton X-100/15%硫酸铵,黄酮粗提液质量分数12%、Na Cl质量分数0.5%、p H6,地榆根总黄酮前萃取率达到80.02%;反萃取的最佳条件:取1.5m L黄酮萃取上相和2m L乙酸丁酯混合,反萃取率为80.03%。结论:采用双水相萃取地榆根总黄酮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在中药提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地榆中活性物质皂甙的柱分离与紫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榆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获得若干化合物,经柱分离及紫外分析,将皂甙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榆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榆炭中分离6种化合物,分别为3,3’,4’-O-三甲基逆没食子酸(Ⅰ),3-O-甲基没食子酸甲酯(Ⅱ),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Ⅲ),3β-羟基-乌索-11,13(18)-二烯-28-酸(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VI)。结论化合物Ⅳ系首次从地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56种植物原料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Rancimat法,对所选56种天然植物原料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诃子、补骨脂、厚朴、生姜、地榆、何首乌、白屈菜、丁香、香薷、肉豆蔻、牛蒡、草果、山楂、芡实等14种原料具有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芦笋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率。方法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对其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芦笋黄酮微胶囊,对其理化性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乙醇体积分数60%、纤维素酶添加量2%、超声功率80 W和超声时间1.5 h,此时的总黄酮提取率为0.263%,其ABTS阳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43.57和34.83 μg/m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微胶囊的粒径为(0.8±0.1)mm、含水量为3.10%、密度为0.562 g/cm3、平均包埋率为73.62%、其超微结构显示微胶囊完整、结构致密。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分析表明,微胶囊在肠道中的释放率为40.55%,具有定点缓慢释放有效成分的作用。结论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效果,微胶囊品质良好,可为芦笋副产物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植物基因组提取方法对芦笋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采用PCR方法对其18S rDNA片段进行扩增,再经连接、转化、筛选后,获得长度为1684bp的18S rDNA序列。将序列提交后,获得GenBank数据库基因登录号GU217543。分析芦笋18S rDNA的基因序列,确定芦笋与百合目(Liliales)和天门冬目(Asparagales)的多种植物在分类上有很近的关系,从而对分子水平上芦笋的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工厂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对照,研究传统腌制炮制法与不同菌株发酵炮制法对巴戟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腌制炮制法优于发酵法炮制法;发酵炮制法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DU-106、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及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法炮制巴戟天均显著提高了工厂巴戟天中的水分含量、多糖含量、游离蒽醌总量、水晶兰苷、果糖、葡萄糖含量(P<0.05),而不同程度地消耗了工厂巴戟天中的水溶性浸出物、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其中酵母菌几乎全部消耗了巴戟天寡糖;比较工厂巴戟天发酵前后各活性成分含量表明,芽孢杆菌DU-106优于鼠李糖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更适合发酵炮制巴戟天,为进一步开发巴戟天炮制技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迷迭香为原料提取天然抗氧化成分,具有许多优良功能特性。该文简述该抗氧化剂有效成分、特点、及其提取工艺,详述其功能成分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金盏菊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浸提法对金盏菊花中的色素进行提取,通过对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同时考察光照、热和食品添加剂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金盏菊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90%乙醇、料液比1:8(g/mL)、在70℃水浴中浸提40min;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对光和热稳定性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pH5)下该色素较稳定;常用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蔗糖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金属离子Na+、Mg2+、Ca2+、Cu2+对金盏菊花色素无不良影响,而Fe3+则对色素有明显影响。结论:获得金盏菊花中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色素对光、热、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良好,为其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芦笋芦荟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 ,对芦笋、芦荟复合饮料制作进行探讨。芦笋汁的制作以芦笋头芽、主茎部分为主 ,辅以根基部分汁。芦笋的合理杀青条件为 0 0 1mol/L柠檬酸 ,96℃ ,4min。芦荟汁中加入Vc、Na2 SO3、柠檬酸均可增强其稳定性。芦笋汁和芦荟汁的最佳配比为V(芦笋 )∶V(芦荟 ) =3∶1。糖酸调整如下 :加入m(蜂蜜 ) =10 %~ 30 %的蜂蜜 ,加入苹果酸调pH值为 3 5~ 4。成品风味浓郁 ,口感柔和 ,具有保健、清凉止渴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