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丙烯酸丁酯改性有机硅型流平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和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螯合物为催化剂,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硅油.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物料摩尔比n<,Si-H>:n<,C=C>=1:1.2、催化剂用量15ppm(10<'-6>).FT...  相似文献   

2.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双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反应 ,获得具有亲水链段两端为环氧基的改性环氧树脂 ,然后和丙烯酸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选用KOH作催化剂 ,用量为 0 7% ,反应温度为 90℃时所得产物外观和水溶性都很好。采用FT IR红外光谱对所合成的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表明获得了目的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以烷羟基硅油、丙烯酸为原料,由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丙烯酸酯.研究了阻聚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对苯二酚和氯化锡用量分别为0.8%和1.5%(质量分数),120℃反应16h,产率可达到86.3%.FTIR和NMR表明产物结构为有机硅丙烯酸酯.其紫光固化研究表明合成产物的紫外光固化时间为35s.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固化罩光漆用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酚醛型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出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EA)树酯,讨论了环氧树脂类型、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柔性单体——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FAn)替代通常的单官能度单体,对树脂产物进行了涂料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将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THEIC)与丙烯酸(AA)在适当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含三嗪环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特种单体.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终产物的酯化率最高可达94.10%.FT-IR、LC/MS和TG...  相似文献   

6.
辐射固化用聚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端氢硅油(PHMS)和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原料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两端带有双键的辐射固化聚硅氧烷。采用红外光谱内标法测定了端氢硅油中活泼氢的转化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h、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端氢硅油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反应催化剂氯铂酸为0.4%。产品经IR和HNMR表征,证明是所需产物。  相似文献   

7.
以含氢硅油、丙烯酸酯和烯烃为原料,在氯铂酸螯合物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酯化及烷基共改性有机硅。通过正交试验测定反应的转化率,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物比例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酯化改性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为25μg/g;第二步烷基改性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用量为20μg/g,n(Si—H)∶n(C=C)=1∶1.4,在该条件下,含氢硅油中Si—H的转化率达94%。并对合成产品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用一缩二乙二醇与E-44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再与丙烯酸反应,制备了适于配制竹木基涂饰的紫外光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讨论了催化剂种类对环氧树脂转化率及产物粘度的影响,催化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化的影响,及光引发剂种类对固化速度的影响。最终制得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涂料比改性前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水性UV固化涂料用多羟甲基苯酚丙烯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羟甲基苯酚钠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适用于水性UV固化涂料的多羟甲基苯酚丙烯酸酯,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探讨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多羟甲基苯酚钠)∶n(丙烯酰氯)=1∶2、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2.5h、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0.04%(占物料质量比)时,最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多羟甲基苯酚丙烯酸酯的水溶性及涂膜性能,也能较好地满足水性UV固化涂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端氢硅油(PHMS)和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原料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两端带有双键的紫外光固化有机硅.采用红外光谱内标法测定了端氢硅油中活泼氢的转化率,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h、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与端氢硅油的物质的量比为1.4:1.0.  相似文献   

11.
高固低黏水性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种类的稀释剂对环氧树脂进行降粘改性,而后与丙烯酸进行反应,合成得到具有光敏性的环氧丙烯酸酯,再用顺丁烯二酸酐对其接枝改性引入羧基,经有机碱中和成盐,得到可用于紫外光(UV)固化的高固低黏型水性环氧丙烯酸酯。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测试了不同稀释剂对体系的降黏效果;并考察了固化漆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光敏树脂具有固含量高、黏度低、固化速度快、固化后的涂膜硬度较高、对基材附着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孟泉  沈春晖  王义  高山俊 《功能材料》2012,(9):1095-1098
以三苯基膦作催化剂,苯酐(PA)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合成了碱溶性光敏预聚物(PA-HEA)。通过对反应体系酸值的测定,研究了反应时间、配比、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预聚物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将光引发剂加入预聚物,经紫外光固化后,考察了固化膜的耐酸性、碱液剥膜、热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h,HEA与PA配比1∶0.75,催化剂含量1%(质量分数)时,转化率较高;固化膜能在10%盐酸中耐酸30min以上,且在1%NaOH溶液中2min内可完全脱膜,在32.6~137℃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ODPA/BAPP型聚异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由二苯醚四酸二酐(0DPA)与4,4′-双(氨基苯氧基)丙烷(BAPP)经两步反应制得聚异酰亚胺(PⅡ),然后分别用丙烯酸羟乙酯(HEA)和正辛醇对所得PⅡ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光敏的和非光敏的聚酰胺酯(PAE1和PAE2)。对聚异酰亚胺(PⅡ)的制备过程用红外进行了跟踪,并对聚异酰亚胺的热异构化、聚异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和产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及膜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通过实验制备出有机硅含量(质量分数)为0~15%的硅丙乳液,并选取有机硅含量为8%和15%的硅丙乳液样品与纯丙乳液共同进行表征,分别检测在不同硅含量下乳液的接触角、吸水率和耐酸性并记录结果。最终得出了有机硅含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多孔材料,首先,在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存在下,通过硅酸钠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含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官能基团的MTQ有机硅树脂;然后,以MTQ硅树脂为交联剂,丙烯酸异辛酯(EHA)为单体,利用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制备了MTQ硅树脂/聚丙烯酸异辛酯(PEHA)聚合物多孔材料;最后,对该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TQ硅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备得到的MTQ硅树脂/PEHA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泡孔孔径介于4~10μm范围内,毛孔孔径分布于0.3~2.0μm区间内;泡孔之间紧密相连,毛孔均匀分布且通道较窄。MTQ硅树脂含量对MTQ硅树脂/PEHA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提高聚合物多孔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压缩强度;在氮气氛围下,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可达411.5℃。  相似文献   

16.
以四氩呋喃为溶剂,正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考察了单体滴加时闻对黏均分子量的影响,确定滴加时间为40 min可以得到较低黏均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在自制的插入式酯基乙氧基化催化荆MCT-09催化下成功地对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进行了乙氧基化反应.反应结果显示,随着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丙烯酸羟乙酯(HEA)、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甲酚为原料,制备含硅聚氨酯.用红外光谱对反应合成过程进行跟踪测定,发现端-NCO的聚氨酯预聚物和对甲基苯酚的封端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为二级反应,当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后该反应在发生初期为一级反应.无催化剂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6....  相似文献   

18.
以硅烷偶联剂KH 560和以溶液法制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为原料,通过硅氧基与羟基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透明的有机硅疏水膜。用FT-IR、GPC、固含量的测试以及接触角测定,对合成产物结构和亲/疏水特性进行分析表征,并讨论了KH 560的添加对疏水膜耐水性和耐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带氨乙基氨丙基硅油与氯乙酸钠反应,形成带乙酸钠基团的双氨基硅油,对产物进行乳化并加入银离子,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菌性的含银有机硅织物柔软整理剂。对引发剂的选择和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溶剂选择乙醇;引发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用量为硅油单体的1%;氯乙酸钠用量为硅油单体的1.6%;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 h~10 h。乳化剂选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的复配体系。结果表明,经其整理的织物既保持了手感丰满、柔软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高效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