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镇安县召开了陕南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刘枢机厅长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陕南近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7859平方公里,其中兴修基本农田197万亩,营造水保林933万亩,种草58万亩。水土保持的大发展,为陕南经济起飞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1984年与1993年相比,三个地区粮食总产量由262万吨增加到328万吨,人均占有粮食由328公斤增加到371公斤,人均纯收入由193元增加到487元。实现了三个转变,六大突破,创造了四条经验。  相似文献   

2.
《河南水利》2003,(3):4-6
一、2002年全省水产工作回顾和当前的渔业经济形势。2002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97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同比增长12%;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6.2万吨,比上年增加4.7万吨,同比增长15%;全省水产行业总产值达到43.8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多元,同比增长8%;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同比增长10%,为全省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农业结构调整中,渔业充分发挥比较效益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地处渭北高原的合阳县伏六乡属关中东雷抽黄和红旗水库双灌区,全乡13个村,15468口人,总耕地面积71832亩。自1980年以来,这个乡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科学种田,经过六年的奋战,总投资185万元,投135.6万多个,建成各级渠道209条;长142公里,平整土地4000亩,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57万亩,人均水地一亩六分。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全乡的粮食总产和农业产值俱增,由1980年产粮5250吨,产值249万元,贡献粮食479.5吨增加到1986年的7500吨、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石棉县回隆彝族乡叶坪村是彝、汉、藏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寨,海拔1300m。全村有4个组,147户、598人,其中彝族占25%,人多土地少,人均土地只有0.7亩。198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5.73万斤,人均纯收入356元;村办企业收入只有8750元,是个  相似文献   

5.
应县下社镇石庄村,自筹资金,兴修水利。1987年以来筹集资金32.4万元,投工25000个,新打、修复、配套机井共38眼、铺设防渗渠道7400米。新增,改善水浇地共4000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00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1.8%。人均水浇地由1986年的1.1亩增加到1989年的1.96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石庄村地处应县小石塔边缘,全村614户,2545口人。1987年以前,由于水利条件差,土壤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平凉地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保护,工业废水处理量由1990年的178万吨增至现在的425万吨。工业废气处理率由50%升至92%,废渣综合利用率由11%提高到33%,“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由97万元增加到410万元。平凉地区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20件,使一些扰民突出、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地、县在制订产业政策、技术改造、资源开发等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吸收环保部门参与,把环保纳入全区社会经济综合决策。对工业企业污染,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了治理步伐。“八五”期间共投资2053万元,治理各类污染源120多处,每年减少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广角镜     
兴十二村打井致富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乡兴十二村依靠打机电井保证灌溉,获得连年高产稳产,全村农民收入提高,集体积累不断扩大。这个村的9,000亩耕地属砂土地,没有河流和其它水利设施保证灌溉。从1985军起他们共打机井72眼,1987年虽然春旱时间较长,但由于保证了灌溉,小麦亩产仍然在600斤以上,粮食总产340万斤,农业总收入102万元,全村570口人人均收入1,031元。现在全村集体积累100万元,林业积累100万元,盖起一幢有400个座席的文化室,新建砖瓦房屋110栋,拥有大小拖拉机46台,  相似文献   

8.
李印儒 《治淮》1998,(10):31-32
费县地处沂蒙山腹地,青石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县总面积的45%,仅南部乡镇面积就达25.4万亩,土层瘠薄,裸岩遍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1994年,土壤侵蚀模数达2853.5吨每平方公里。特别是青石山区人口多,耕地少,产量低,人均纯收入仅有950元。当地人民为开发青石山区曾付出过许多辛勤的劳动,营造刺槐、侧柏、柿子、花椒等,但保存率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水旱灾害频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据1951~1990年资料统计分析,40年中旱成灾面积13072万亩,平均每年约330万亩,共减产粮食336亿斤,直接经济损失70.6亿元。其中旱灾最严重的1989年,受灾面积1876万亩,占当年播种面积的36.4%,粮食减产96.7亿斤,占当年粮食实收总产量的31.2%;水灾成灾面积12097万亩,平均每年约302万亩,共减产粮食334.6亿斤,直接经济损失116.5亿元,灾害最严重的1986年,成灾面积2380万亩,占当年播种面积的41%,直接经济损失达46.2亿元,其中粮食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丰县双口乡陈双楼村位子微山湖西丰县东北部。全村1800亩耕地均系砂质土,地面水源十分缺乏,属纯井灌区。全村共有机井32眼,电、泵、渠、井房配套齐全。1981年以来,他们改革了机井管理办法,把吃“大锅饭”改成了承包经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灌水周期由1981年的一个月缩短到5~7天,水费由1981年的每亩3元减少到每亩1.5元;粮食总产由1981年的23万公斤增加到1987年的97.5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115元增加到1987年的575元。该村对机井的管理主要办法有:  相似文献   

11.
绥滨县新立村地处三江平原,过去种旱田十年九涝,家家穷,1983年春,他们打井种稻,两年时间,就由过去的几十亩增到1,02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62%,粮食总产由20多万斤增加到52万斤,人均收入由216元增加到1,200多元,两年翻了两番半。 (一)村干部带头打井种稻。刚开始时,村干部高景林自筹资金1,000多元,打一眼电井种稻29亩,亩产800斤,加上其他作物,当年总收入1.2  相似文献   

12.
下沙河村是新疆米泉县闻名的富裕村,位于米泉城西北7公里的乌鲁木齐河故河道大沙河畔。全村5230亩耕地,420户居民,2300口人,人均占有土地2.3亩。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有机井42眼,年提水量330万立方米。1985年粮食产量280万斤,比1983年增产17万斤,人均收入964元。  相似文献   

13.
汉中市自 1988年 11月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来,全市十一个县 (区 )已完成投资 3.43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3289万元 ),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338平方公里,占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 18860平方公里的 49%。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催化、粘合,共吸纳农民投劳 5812万个,完成土石方 7.4万 m3。十年来,用国投资金和群众投劳,已修成坡改梯地 26.57万亩,栽植经济果木林 59.4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 168.21万亩,实行封禁治理 122.25万亩,推行保土耕作 40万亩,修建蓄水池 150口、塘坝 16座、谷坊 506座、灌排渠道 1600公…  相似文献   

14.
我市水土流失面积13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2.5%。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地貌特征是:山多沟深,塬面破碎,自然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面积47.46万亩,农业人均1.82亩。中部浅山丘陵残塬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年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494吨,年侵蚀总量350万吨,占全市侵蚀总量89.3%。建国后,我市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以打坝筑埝,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中心的国土整治工作,使水土流失强度有所下降,生态环境有  相似文献   

15.
张锡华  王发国 《治淮》1999,(8):46-47
1999年新春伊始,安徽省凤阳供水公司传来喜讯,在经历了五年的亏损经营之后,1998年一举扭亏为盈。全年销售水量302万吨,比1997年的241万吨增长25%,水费回收率达98%,加上增容费等收入,实现产值360.88万元,比1997年的241万元增长49.7%,上交各项税款41.24万元,全年利润12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雄县昝岗镇地处黑龙港流域,农业用水与油田采油注水争水激烈。1980—1986年超采地下水1413.2万吨,致使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米。为节约用水,该镇18个村于1986年全部安装了低压管道,95%以上工程配套成龙。据测试,全镇每年可节水108.27万吨,节电19.5966万度。实行管灌后,每亩可节省垄沟占地5%左右。全镇每年可扩大种植面积859.5亩,增产粮食85.95万斤。管灌后还可省时省工,亩次灌水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20分,全镇可省工3.438万个。1988年建管道后与1982年相比,粮食总产由1042.9万斤提高到1890万斤,工副业总产值由370.8万元提高到4000万元,人均收入由130元提高到725元。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海城市岔沟乡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繁。近几年来狠抓了水土流失的治理,大搞多种经营,全乡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一改旧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6万亩(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87.7%),由此增加的各种主要资源蓄积量价值达5807.18万元,人均2259.8元;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多种经营,1984年增加收入657万元,人均255.7元,占全乡人均总收入的46.5%。1985年在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情况下,人均收入仍不低于1984年。为了大规模地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全乡在小流域治理区内,利用果树梯田种植了杂粮和薯类、瓜类等达3700亩,年纯收入25.16万元;利用灌果树的一眼深井办了一个小汽水厂,年产240万瓶,1984年总产值34.9万元,纯利润8.4万元;办苗圃上百个,年纯收入26.15万元;山货野果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45%,直接受沙漠化危害的农田650万亩,草场3800万亩。“无雨一片旱,有雨水成灾;无风遍地沙,有风沙满天。”是当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赤峰市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6年底,已累计完成水保治理面积2929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8%,年泥沙流失量由原来的1.1亿吨下降到5000万吨,八级以上大风天数和沙暴天数分别比60年代下降40%和65%。当地农牧民通过山区沙区开发建设实现了脱贫  相似文献   

19.
《治淮》1987,(6)
洛河镇位于淮南东郊,七个行政村,1万余人,4600多劳力,1.2万亩土地,其中行洪区土地8000多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0%,4000多亩岗地。自1984年以来,他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办乡镇企业,振兴洛河经济,富裕行洪区人民。到1986年底,人均收入达到540.8元,比1980年增加256.3元。现在有50%的农民住上了楼房、瓦房;有30%的农民购买了拖拉机;有60%的农民购买了收录机、电视机;户均一  相似文献   

20.
克山县地处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乌裕尔河中上游黑土保护区的中心区域。全县总土地面积498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 66.5%,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 1998年克山县被列入国家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十百千” 工程重点县。截至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万亩,占应治理 61%,其中兴修梯田 27万亩,营造水保林49万亩,治沟 2 920条,面积5.6万亩,调整垄向54.5万亩,营造植物防冲带 21万亩,挖鱼鳞坑 30万个,建塘坝22座,挖截流沟 12万延长米,种草3.3万亩,其他治理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