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主题餐饮空间的分析,得出利用艺术文化手段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并具体分析,从借用手法、主题的视觉形象、装饰形态符号、情景形态符号、照明形态、色彩关系、材料与肌理的方面来分析表达主题餐饮空间艺术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法。用具体分析的设计手段来指引主题餐饮设计,使消费者对主题空间有从视觉、触觉、空间观念等多方面感受理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4)
陶瓷雕塑艺术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才能完成,包括模印、镶嵌、手工雕镂、捏、堆塑、雕刻等,最后进行高温烧制。从艺术的角度看,其是将艺术形象呈现在三维空间内,具有立体性及空间美感,人们可以从视觉上进行艺术欣赏,也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其艺术魅力和实感,这也深化了陶瓷雕塑艺术的空间美感。文章分析陶瓷雕塑空间的占有形态和空间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2)
雕塑语言主要是指用雕塑的手段表达作者艺术思想的方式。它在运用、处理和表达上有着鲜明的个性、时代性和民族性。雕塑涉及许多领域,其作品就是这些因素和信息的综合体。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雕塑理论的不断发展,空间的概念已经成为雕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雕塑的语言范畴。新型合成材料以及多其他新型媒体材料的运用,扩展了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形态表现途径,也能更好地反映出当下雕塑的时代性,突出雕塑艺术的视觉魅力,从而使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表现材料、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更多的视觉突破。这也是当代雕塑艺术表现的精髓所在。雕塑艺术必须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和表现世界,突破桎梏,往多元化、多维的时空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4.
邰杰 《建筑知识》2006,26(4):45-50
本文主要从艺术造型学和艺术形式问题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精致细腻、柔美隽永风格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空间艺术品,并对其景园空间与绘画空间、雕塑空间的相似性、类比性进行了些许思考,包括空间艺术营造规律、空间视觉感知、空间艺术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视觉形式。观者在公共艺术中,从传统的审美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艺术参与者。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随着当代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于建筑雕塑和广场存在的空间,图像赋予了城市空间更多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本里的一种视觉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将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本的概念出发,论述公共艺术如何通过地域精神对城市文本重塑。  相似文献   

6.
建筑常被人们称之为"城市的雕塑"、"凝固的音乐"可见建筑本身不仅有经济实用性,更以它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建筑美的形态分析,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还包括了造型、空间以及环境于一体的形态美,是这种美是各类视觉造型艺术中唯建筑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7.
高胜寒  陈颖环 《华中建筑》2008,26(7):144-147
该文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建筑、雕塑发展过程之中,自身形式和语言的不断变化和结合。以雕塑在建筑中相互关联为切入点论造其关系:从起源建筑与雕塑产生开始,到古埃及、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睢塑在建筑不同时期的形态与风格变化中产生的重要作用。阐违了二者构成的环境艺术,并分析了古代建筑师与雕塑家之间的关系。通过许多典型实例的分析提出:建筑与雅塑由于在空阎形式上的趋同导致表述关系上的对立统一,从而在古代建筑不同的形态考察中都出现雕塑与建筑的配合,而雕塑一直充当看建筑造型的重要语汇与符号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张芳 《建筑与文化》2009,(3):105-107
建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与别的艺术不同的之处在于它的美的形态需要依靠工业技术手段来完成。艺术与技术通过共同的最高追求——"真"、"善"、"美"——整合在建筑创作之中,建筑的“结构之美”,“生态之美”、"地域之美"便是对这个最高追求的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9.
魏杨博文 《建筑结构》2022,(23):190-192
<正>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以及生活化下的物化形式,雕塑的形态与城市的活动发生密切的关联,同时雕塑也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生活的构成形态。而现在艺术表现的比较多元化以及开放化,对城市雕塑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在雕塑的形态构成,色彩表达以及符号等方面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现代艺术与城市雕塑的整合较好的体现艺术融入城市生活,艺术融入雕塑的情感化表达,并且雕塑本身的构成其实也是现代艺术在某种物质上的空间精神传达,将城市化的生活以雕塑的方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陈茜 《建筑与文化》2015,(4):218-220
雕塑与建筑相得益彰,承载着城市的文脉。笔者以中外雕塑家考尔德等人的雕塑作品为例,试论成功雕塑的特征,它需要在色彩、形态、材质、文化上与建筑紧密联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犹如绘画的点睛之笔,它们使得我们的都市景观丰富而多彩,在公共空间中共筑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9)
艺术创作高于现实生活,是趋向于美的。要了解艺术美的特征,必须先了解现实中丑的存在意义和丑在艺术创作中转变为美的过程。美感表达是通过对艺术典型和意境的把握呈现出来的艺术美的物质形态,是对现实生活的探索、概括、提炼与升华,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了艺术作品美的内涵,从而形成了具有高度典型性、教育性和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文章主要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探讨艺术如何实现美感的表达,彰显艺术美的价值和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2)
装饰艺术构成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带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本文以装饰艺术在室内空间的应用进行分析,装饰艺术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形式美,而且具有文化上的精神美。它贯穿于生活、艺术的各个方面,是文化的象征,精神的象征,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Z1)
<正>广义美育即"美感教育",以美学为基础引导学习者用"美的态度""美的手段""美的眼光"获得美的体验,其独特性在于"美的标准"相对灵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基于自身经验理解"什么是美",并基于"美的感受"来引导个体的生命、生活、生长发展。因此,广义上的美育不被形式约束、不受途径限制、不以成就为准,但它并不能彻底脱开狭义美育(即艺术教育),因音乐、雕塑、园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0)
雕塑艺术与中国书法有许多共通之处,如空间、结构、形态等,但它们的运用角度是不同的。雕塑是以三维形体表现创作者对三维世界感受的艺术;中国书法是在平面上表达情感的艺术。文章尝试用雕塑的思维思考中国书法的构成元素,探寻中国书法在现代雕塑艺术中所呈现的形态,以期拓展我们的历史文化,丰富现有的雕塑素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0)
雕塑艺术中压缩形态的研究实际上是雕塑语言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拓展方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雕塑语言也越来越开放。"压缩"这种雕塑语言实际上是丰富多样的现代雕塑语言的分支,它的基础是传统的雕塑语言结构,如整体、体积、空间等。压缩形态雕塑在这些传统雕塑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高,但仍然受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观念主义的影响,在细节上仍然有构成、分解、对称、整合等手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3)
以往绝大多数的街头艺术作品都是在受质疑的环境中创作的,随着社会审美对街头文化接纳度的日益提高,更多的街头艺术成为构建城市视觉文化必不可少的艺术形态,为城市景观设计增添色彩,向大众传递讯息或表述个人理想。新一代街头艺术创作者通过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价值,构建艺术空间与公众互动的联系纽带,尝试由艺术家与特定社会群体保持接触与交流,将对艺术审美本身的关注延伸至对社会责任的探寻上。  相似文献   

17.
万壑竞流     
这是广州名匠装饰合肥分公司办公空间,在设计上,室内建筑师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日人们视觉上习惯的墨守成规,跳出别人考虑的形态来塑造企业的自身价值。因此,设计师天马行空地的采取了一种“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表现,整个空间给人以深刻而耐人寻味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8.
<正>雕塑和壁画艺术坐落于公共空间内,与周边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设计雕塑和壁画艺术,就需要从特定的环境场所出发,升华周围的空间环境,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与人文气息。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三大要素是造型、色彩和光源。造型因素公共空间中的建筑物、树木等的形态对壁画的篇幅构成设计和雕塑的摆放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雕塑的形态、材质设计和壁画的构图、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其造型、色彩等与周边公共环境中其他构成物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镂空是雕塑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镂空技法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不但能够提升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强化雕塑作品的立体空间视觉感受。它的运用是对传统雕塑创作在形体、立体空间与内外隔绝局限性的一种突破,使得雕塑创作作品不再仅仅停留在有重量的实体阶段,而是迈入了一种具有外壳形态的新领域。本文主要对镂空技法在雕塑创作中的艺术性特点、表现形式及具体运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阎艺 《建筑结构》2022,(17):166-167
<正>几何化构图秩序设计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通过几何逻辑进行空间以及立面的组合设计形成室内中的相应视觉化图案。由几何构图形成的视觉化图案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点线面之间的组合变化,这些变化之间同时具有相应的逻辑性与功能性,不仅体现在空间装饰的设计之中还体现在其日常的功能组合和视觉符号设计之中。同时室内空间装饰的设计中图案的表达呈现出相应的几何构造之美,并且与整体的室内空间氛围相互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