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阳学说与建筑阴阳五行的起源和转化阴阳五行是古代哲学领域中的重要学说。“阴阳”的本来含义,是指山坡或房屋的荫蔽面和向阳面,前者为阴,后者为阳。还引伸为寒和暖,暗和明等现象。用在哲学上,指正反对立和消长的力量。至于用来说明万物变化的规律,那是后来的事。有人说,“阴阳”是《周易》的固有思想,例如:乾坤,乾是阳,坤是阴。其实这只是《周易》中“传”对“经”的解释。现在《周易》分“经”、“传”两部分;《易经》包括卦、  相似文献   

2.
意与象源自《周易》。"见乃谓之象",建筑之象是其形式,建筑之意是建筑的精神,也是象的根源。文章指出,当代中国仿古建筑意的缺失主要在于以钢筋混凝土简单模仿古建筑木构形式,由于材料与形式的失衡使仿古建筑缺乏变化、形式单一。追根溯源,《周易》是中国古建筑思想之源。变化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书中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立足点不是形式,而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变化与平衡,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融合与互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周易》---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本文试图通过卦象所示之义及解读卦象过程所体现出的《周易》"象"思维为主要途径,从而揭示出《周易》的"象"与美的密切关系,进而阐释"象"的"仿物化境"、"循环渐进"和"涵容"等方面的特点,看其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唐丽雅 《现代装饰》2015,(1):195-196
中国人的阴阳智慧源远流长,受《周易》的影响,千百年来逐渐形成和确立了国人特有的美的哲学。《周易》不像古希腊美学那样抽象的思考"美是什么"这样直接的问题,它认为美是为天地所生,天地自然万物生命规律的和谐生长、运动、变化,它本身就是美。战国《易传》中出现的"阴阳"已经是一对偶的涵义,其中富含美学哲理,其智慧的底蕴已经从指天时地理衍生为指男女两性,再由男女两性上升为美学、哲学意义上事物的两极对立范畴。受《易传》阴阳哲学的影响,这种对偶概念进入《周易》的审美文化视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
对当代易界提出的五种所谓中天八卦位图,评论了各自理由之是非。只有坤一乾二、坤居东北的位图,才是对的,理由是它乃《周易·说卦传》隐存的中天八卦思想的一部分。解释《说卦传》何以逆谈中天八卦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天人合一"是《周易》一书的重要思想,其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逻辑思想的演绎发展,见证了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生产与生活过程。《周易》的思想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丰富的传统智慧。通过对《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考察,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为处理当代中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长期以来,春秋时期《周易》的哲学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阐发,因而直接影响了《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从概念的澄清入手,结合《左传》、《国语》中的易学材料,对春秋时期隐藏在"占筮之书"形式下的《周易》文本的理论结构进行阐发,以明确《周易》的哲学内涵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周易》文本中的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阴阳观念"为基础的"八卦←→六十四卦←→本卦·之卦"这一套由低阶、中阶而高阶的推理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哲学,以《周易》为首,主要是研究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周易》作为六经之首,其系统思维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天文、艺术、医学、建筑各个领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历代学者把致力于《周易》的研究作为学术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当代"系统思维"方式,博得思想界的青睐,已构成了世界研究《周易》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郝志强 《建造师》2008,(6):78-79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周易》思想的分支。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也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这两种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周易》的思想,就是“变”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之作,被儒家列为"六经之首",又被道家尊为"三玄之一"。《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卦爻辞中包含有丰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经过《易传》的系统阐释,人生哲学形成体系,对于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1.
"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的:"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他强调了"道"的第一性,而"文"仅仅被视为一种负载大道信息的工具。其实"文以载道"的思想,最早在战国时已露端倪。"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战国时候就已在流传的古训。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6)
<正>一、"乐德课程"的研究背景1.学校源远流长的发展史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完小(以下简称"我校")原名"阿乐德小学",后几易其名,1983年更名为梅城镇完全小学。学校创办于1918年,是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朱经农为其定名。创始人龙则灵先生将"乐学厚德"教育思想嵌在校训里永昭后人。"乐德"源于《论语》和《周易》。"乐学"语出《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厚德"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校教师光大校训,奉行修身仁爱之师德,营造尊重、关爱、民主之环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3):230-231
《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初被作为占筮之书,实则其中的义理丰富、内容无所不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几千年来,无数人对其中的义理进行过解释阐发,《周易》古经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与文化。本文选取了《周易》中的《泰》卦进行介绍,通过对《泰》卦基本卦义及卦辞卦象的分析来阐释如何实现通泰与如何保持通泰之境,进而结合现实展现《泰》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造师》2008,(4)
道家学派的两位主要创始人——老聃(老子)与庄周(庄子)以及反映他们主要思想的《老子》、《庄子》是研究道家美学思想最重要的资料。其中,《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庄子》的"至乐无乐"、"法天贵真"等论述又都内含着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且《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立在《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对《老子》既有一定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改造与补充。《庄子》与《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3)
晚唐诗人兼诗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自然》一品中明确提出了诗人进行诗歌创作要"俱道适往",遵循自然而然的原则,只有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才会具有优美的意境,他的这种思想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自然》在《二十四诗品》中也占据重要位置,因为"自然"的思想也贯穿了全书。本文主要从语文学的角度,以散文的笔法对《自然》一品进行解读,旨在通过解读显现出其自然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蔡达峰 《时代建筑》1993,(1):16-19,61
《周易》是古代群经之首,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中也有一些与传统建筑文化有关的内容,无论从《周易》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建筑史论的角度来说,这些内容无疑具有加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3)
《周易》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献典精之一,《周易》中关于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以及"天人合一"、"立象尽意"、和"阴阳刚柔之美"的阐述,成为美学史上标新立异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理论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更全面的认识宇宙,创造和谐,美满人类生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9)
《论语》是中国儒家传统经典之一,但是《论语》一开始并不在"经"部之列,它同《孟子》一样也经历了"由子升传,由传升经"的过程。本文首先以图表的形式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论语》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著录情况,然后对各个时期《论语》的研究状况,重视程度进行总结。最后总结出《论语》地位变化的大致轨迹。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1)
《蒋士铨传》在《文苑传》的乾隆朝诗学史记载中,具有重要地位,反映了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稿的乾隆朝诗学史的形成过程。《蒋士铨传》特别突出了传主"忠"的特点和艺术特长,更非一人之传,而多方涉及清史《文苑传》描绘的乾隆朝诗史的全局。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稿中的《蒋士铨传》是总裁、副总裁和总纂共同的作品。陈用光有纂辑之功,但总裁曹振镛的影响更加巨大。他让蒋士铨弟子陈用光纂辑《蒋士铨传》,并指示把与蒋士铨齐名的袁枚、赵翼排除在《文苑传》之外。因此,《蒋士铨传》及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稿对乾隆朝诗学史的记载残缺,是曹振镛领导的纂修团队刻意为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3)
《人间词话》作为美学经典文本,集结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精粹。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境界"概念的重构,对作为核心的境界说的深入阐释,都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人间词话》,深切体会《人间词话》处处闪烁着的现代美学光辉。本文试对《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境界说进行更加具体的论析阐释,以期能更好的理解汇通了中西学术的《人间词话》这朵文界奇葩,从而更好的理解王国维及其美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