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雕塑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蕴含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以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基于此,笔者以黑龙江雕塑为例,立足于黑龙江地域文化背景,探求黑龙江雕塑创作独特的文化气息与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3)
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承,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雕塑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雕塑既拥有历史价值,又具备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根基。然而,当代的雕塑教学对古代雕塑艺术有所忽视,这对于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文章主要介绍雕塑创作,分析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传统雕塑的历史与特征及其对于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3)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愈发密切,中国当代艺术家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一些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选取符号、书写符号传达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面对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书写符号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借助书写符号,艺术家更容易传达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雕塑历史悠久,辉煌灿烂,如著名的石窟雕塑、陵墓雕塑、大型寺庙雕塑等,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不为大多人重视的民间祭祀雕塑,在每个时代都占有一席之地.它继承和发扬了民间传统雕塑“真、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吴为山 《中国园林》2012,28(1):36-38
传统是自然、历史、社会之脉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优秀的传统是一个时代的总结,也是另一个时代的预言。在承传嬗变过程中,不断拓展原本的系统。任何创新,包括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等,都离不开传统,因为传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为创新提供源泉,在继承与叛逆中吐故而纳新,以包容的哲学、和谐的文化、和平的诉求,塑造了中国式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公共雕塑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了城市中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迅速涌入我国,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公共雕塑艺术也开始发展着转变,从最初的空间艺术向着环境艺术发展。那么,在文化交流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公共雕塑艺术的民族特性,如何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实现环境艺术的营造,需要当代人进行深入思考与解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1)
笔者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依据,根据当前社会现象来对中小学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时期如何吸收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考,发现如果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呼吁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从而改变国家社会秩序,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8.
宋书魁 《城市建筑》2014,(2):347-347
本文以作者的城市雕塑作品实例为载体,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中的文化定制,也从不同方面论述如何更好地应用城市公共雕塑,让城市文化与城市公共雕塑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0)
雕塑是用厚重的物质材料创造的人工制品,是静默的艺术。宗教题材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在中国古代,宗教题材的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佛教雕塑,石窟式雕塑是现存的主要宗教题材雕塑。西方宗教题材雕塑最具有特点的是基督教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雕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超现实的、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意象表达形式,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宇宙观,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特征进行探索,分析中国传统雕塑多元样式背后"意"和"象"的运用原理,深刻揭示中国传统雕塑的文化精神和意象内涵,促进中国雕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4)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动画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符号,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动画作品创作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艺术产生于语言的结束之处,在这一点上雕塑是极其显著的,雕塑作品的主意是从文化意义的探究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对本意的理解,也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作品,更加不会有推动文化意义的体现。作品的主旨主要是从情感方面所体现的,而意象造型的手段一直是以作者的情感和主题为基础的。意象造型的手法运用到雕塑作品中并不是必须的,它也不是能解开作品成功的万能钥匙,要视雕塑作品内容而定。有时会锦上添花,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对雕塑作品本身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理解,何来具有创造力的可能?这种探索是有深度的、有内涵的、有意义的,没有这种思考,也就失去了具有创造力的可能,我们通过感知各种直接与间接的事物,整理由此而形成的感受,加以对传统的学习和分析,才能形成雕塑特有语言以及表现技法,才能把意象造型真正运用到雕塑作品的实际操作当中去。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这种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发展出了很多雕塑创作者,他们以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深入的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创作出了很多雕塑佳作,给精神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中国现代主义雕塑的发展进程和内容上加以探讨,对其重要的意义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承继发扬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建筑的中华血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承继发扬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建筑的中华血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林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丰富耐看的景观,以满足观者审美心理的需要。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作为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开发与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中国现代园林雕塑艺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倪敏 《安徽建筑》2012,19(5):19-20
砖和瓦雕塑艺术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与构件,砖瓦相融的组合结构,构成了中国建筑历史的特色风貌。砖瓦雕塑艺术属于建筑题材,包含着我国人民在历代社会生活中,追求美的素质。江南太湖西山岛明月湾的砖和瓦雕塑艺术融合了整体江南建筑的特点与风貌,融合了人民几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望以及信仰,它留给我们的艺术价值和财富永远是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木版年画、钧瓷浮雕、彩漆二七塔、铸铜24胜景……这些具有河南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历史感的艺术“符号”让乘坐地铁的市民们感到惊艳不已。郑州地铁一号线正式运营后,各重点站厅的文化墙同时精彩亮相,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评。  相似文献   

19.
邓亚楠 《建造师》2010,(6):148-14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这些无形的东西会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一言一行上,侵入、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20.
徐宗威 《建筑》2012,(20):23-24
我觉得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老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实际上我觉得建筑更是凝固的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在经济上强大,军事上强大,更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文化上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建筑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所谓好建筑实际上就是凝聚了我们国家诸多方面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所以,寻找好建筑,建造好建筑实际上是贯彻中央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