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时的破碎规律,用以马弗炉制备的浆球模拟该技术中形成的浆滴,在异密度热态流化床内,通过改变运行参数即床温(650、750、850和950℃)、流化数(3、3.5、4、4.5)和床料高度(30、50、70和90 mm)来研究水煤浆滴形成浆球后在流化床内的破碎状态。并分析了床温、流化数和床料高度3个运行参数对破碎后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试验发现水煤浆球在热态流化床内发生的一次破碎在30 s以前就结束了,然后同时存在二次破碎和逾透破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煤粉的NO静态排放量与各煤质指标的关联度,为预测煤粉NO静态排放量提出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影响煤粉NO静态排放量的四个主要因素依次为:碳含量、固定碳含量、氮含量、灰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水煤浆作为洁净煤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易于储运、燃烧效率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对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水煤浆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趋多样化。介绍了水煤浆燃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水煤浆燃料特性对燃烧过程、着火温度、燃尽和结渣影响,阐述了主流的水煤浆雾化悬浮燃烧和水煤浆循环流化燃烧工艺,比较了两种燃烧工艺的技术原理,分析了技术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与水煤浆雾化悬浮燃烧相比,水煤浆循环流化燃烧技术基于水煤浆粒化给料技术、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和低氮燃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煤浆雾化燃烧的高温结焦结渣和原始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并基于流态重构技术对相关设计进行了全新的优化。指出了水煤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适 《中国电力》1994,27(12):37-39
在燃油电厂锅炉改烧水煤浆的技术中,为了强化水煤浆着火和燃烧及解决出灰问题,提出了应用水煤浆液排渣旋风燃烧技术改造燃油锅炉的方法。对水煤浆在旋风燃烧室内着火与燃烧特性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煤燃烧领域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煤燃烧领域的地位是一争论已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符合实际的回答将有于流化床燃料技术的健康发展,作者根据近年来流化床技术运用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煤浆燃烧技术在垃圾发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热值垃圾不能正常燃烧而用柴油助燃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将水煤浆燃烧技术应用在垃圾电厂的辅助燃烧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内容,工艺流程、注意事项,评价了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及脱硫剂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1MW、4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的技术特点和设计参数,以及已进行的试烧研究。试烧结果可为大型CFB锅炉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流化床内煤粒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离散单元方法(DEM)对流化床内煤粒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其中化学反应包括焦碳与O2、CO和CO2的异相反应及CO和O2的均相反应。碰撞颗粒传热是基于球体接触时的弹性变形的分析得到的。模拟预示了颗粒的非均匀流动结构对于加热、燃烧的煤粒热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煤粒大小、床温、流化速度对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0.5 MW水煤浆燃烧试验台上进行水煤浆空气分级燃烧试验研究,研究空气分级配风比例、分级风送入方式对水煤浆燃烧NOx排放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空气分级燃烧对烟气中其他成分、结渣等的影响.通过燃尽风比例和投入位置的调整,当燃尽风比例为18%时,NOx的排放量降低到212mg/m3(折算到φ(O2)=6%),进一步提高燃尽风比例会造成主燃区燃烧不稳定.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后,能够降低水煤浆燃烧NOx排放量,对水煤浆燃烧燃尽效果没有产生不利影响,没有造成结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燃烧无烟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无烟煤的试验研究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循环流化床能够有效燃烧无烟煤 ,但存在着火温度高 ,飞灰含碳量大 ,燃烧效率较低等问题。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和工程经验 ,对如何提高无烟煤的燃烧效率 ,降低飞灰含碳量 ,以及高效燃烧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图 8表 1参 6  相似文献   

11.
低挥发分水煤浆燃烧特性及其在燃油锅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分析研究对比了一种精煤水煤浆和一种低 挥发分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精煤水煤浆样品的着火和燃尽温度均低于低挥发分水煤浆,其着火、稳燃综合指数Rw高于低挥发分水煤浆。利用220 t/h燃油改水煤浆锅炉试烧该低挥发分水煤浆样品,得到炉内温度、火焰黑度分布规律以及排烟成分特征,发现主要运行参数基本达到设计 燃料数值,能够满足锅炉和机组运行要求,但锅炉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均比设计值低。可通过调风等措施提高锅炉效率。燃料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结果与实际锅炉燃烧测试结果较吻合,为大型电站锅炉燃用低挥发分类水煤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低污染物排放的优越性能,有望应用于煤粉的燃烧。搭建了煤粉高温空气燃烧热态试验台,由下行火焰的煤粉燃烧室和提供高温空气的循环流化床组成,煤粉燃烧室内径为220 mm、高3000 mm。用一种烟煤做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粉燃烧室上下温度均匀;煤粉燃烧室上部的还原区当量系数为0.8时,NOx排放水平在252~294 mg/m3之间,低于国家2003年制定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35%~44%;循环流化床提供的高温空气中NOx的浓度对煤粉燃烧室内煤粉中的N向NOx的转化比影响很小;煤粉中的N向NOx的转化比可降低到25%。 关键词:高温空气燃烧;循环流化床;煤粉;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小型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了焦炭的非均相反应对N2O生成与分解的影响。实验发现,用同一煤种在不同方式下制取的焦炭燃烧后的N2O生成量也有较大的区别;无氧和有氧两种不同的条件下NO在焦炭表面以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转化为N2O。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位置及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过程及给煤的混合过程,探讨了系统简化性能可靠的前墙给煤的可行性,研究了这一变化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认为前墙给煤可靠性提高,便于操作,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燃烧效率主要取决于原煤的反应活性以及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30kW的循环流化床(CFB)上进行3种煤的燃烧实验,考察了粉煤和脱硫剂加入位置、分级燃烧以及空气过剩系数对NOX和N2O排放的影响。所采用的CFB燃煤系统由提升管和下行床构成,提升管主要用于粉煤燃烧,下行床主要用于固体床料循环和粉煤热解。粉煤或脱硫剂分别自传统的一次空气布风板上方和下行床上部两个位置加入。结果表明,在不加脱硫剂的条件下,降低空气过剩系数和一次空气化学计量比均可有效降低NO排放,但对N2O排放则呈现上升、下降和无明显变化多种趋势。当粉煤加入位置自传统的提升管下部改变到下行床上部时,减少空气过剩系数或减少一次空气化学计量比可明显降低其中两种煤的NO排放,并可少量降低另一种煤N2O的排放;从下行床加入粉煤时,空气分级和低O2燃烧对NO排放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最后,对一种煤进行了脱硫实验,随Ca/S摩尔比的升高,SO2排放显著降低,NO排放升高,而N2O则先上升后下降;且自下行床加入时,NO排放更低;CaCO3加入位置变化对N2O排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钟辉  王晓严 《发电设备》2005,19(2):130-134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引进和自我开发两条路线,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150MW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阐明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陆王琳 《发电设备》2014,(4):237-241
水煤浆锅炉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可分为雾化燃烧锅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针对这两种锅炉形式,结合广东某65t/h锅炉房工程,分别从供浆系统、烟风系统、脱硫除尘系统和脱硝系统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了两种燃烧方式各系统典型设备的选型配置。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燃烧方式下该锅炉房工程各项指标、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得出了两种燃烧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炉内密相区动态特性改进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基于稳态平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燃烧动态特性的算法,改进了以往动态模型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该模型可以方便合理地考虑宽筛分原煤颗粒加热升温所造成的时间迟延、挥发分释放和着火、焦炭燃烧等物理与化学过程,计算出在给煤扰动发生后密相区热量及床温的变化。给出并比较了某热电厂国产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扰动的床温实测运行数据和动态特性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气泡相和乳化相间的传热传质对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化床中的燃烧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流化床内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建立了数学模型,结合催化动力学实验,研究了相间传热传质系数的变化,分析了床层温度、颗粒粒径、气泡直径、进气甲烷浓度对相间的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床层温度、颗粒粒径增加时,传热系数减小、传质系数增大、出口处无量纲甲烷浓度减小;存在一个临界气泡尺寸使相间的传热系数最大,颗粒粒径增大时,临界气泡尺寸略减小、出口处无量纲甲烷浓度增加;进气甲烷浓度对传热传质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