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强 《低压电器》2014,(17):44-48
提出了一种控制简单的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用硬开关逆变器的SPWM控制方式实现开关器件的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且通过拓扑结构中的储能元件,在死区时间内输出相电流可以续流,减小了输出相电流在低频时的畸变率。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谐振极型零电流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电路的辅助开关较多所导致的逆变器体积大、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控制策略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谐振极型零电流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器的每一相仅使用了1个辅助开关、1个谐振电感、1个谐振电容和2个辅助二极管来完成电路谐振。因此,该拓扑电路可以减小逆变器体积,降低成本,简化控制策略和提高效率。分析了逆变器在不同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软开关实现条件和实际参数设计过程,建立了辅助电路功率损耗的数学模型。制作了一台2kW的单相实验样机和一台6kW的三相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器件都可以实现零电流软开关。该软开关逆变器可以降低损耗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辅助谐振变换极型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辅助开关管难以实现零电压关断(zero voltage switch,ZVS)这一问题,在一种改进型谐振极逆变器回路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回路拓扑及调制策略。它不仅具有以前讨论过的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的所有优点,而且可有效避免因回路配线形态所带来的回路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对辅助开关管的ZVS关断所造成的影响,确保辅助开关管可靠的实现ZVS关断。在所提调制策略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分析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及参数设计方法。最后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开关器件制作一台10 kW、16 kHz 样机,通过实验验证该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可在主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时,同时实现零电压和零电流,因此对于内部电容不能忽略的器件,减小了其容性开通损耗,当IGBT作为主功率器件时,亦减小了其拖尾电流引起的损耗,主功率器件真正实现了无损耗换相.此外,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被降低到最小,辅助开关也实现了零电流开关.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制作了一台1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PWM-RDCLI电路,它将PWM技术与RDCLI软开关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软开关PWM逆变器。文中对该电路拓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硬开关逆变器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简单的软开关PWM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其拓扑结构中没有辅助开关器件,每相设置有一组谐振电感,保证各相的谐振不会互相干扰.对拓扑结构及其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未改进的拓扑结构相比,开关器件开通时电流没有突变,开关器件开通时的电流变化率和关断时的电压变化率被有效地降低,各相的工作过程相互独立.实验结果表明:与硬开关逆变器相比,输出线电压的畸变率降低了,效率得到了改善.该软开关逆变器能减小开关损耗,有效地提高效率和输出波形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采用控制简单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RPZVT)软开关逆变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新方案。介绍了其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原则。通过仿真和实验说明了该软开关逆变器在直接转矩控制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零电压谐振极型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高效,高频,低的电压应力,易于控制的软开关三相逆变器。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三相谐振极逆变器,它可以实现逆变器主开关的零电压开通,辅助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谐振电路功率小,与传统的辅助谐振变换极逆变器(ARCPI)不同,它避免了ARCPI使用的2个大电容,也没有中性点电位的变化问题。与三角形或星型谐振吸收逆变器(RSI)的三相谐振电路之间互相耦合不同,它的三相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这就使得逆变器易于应用各种控制策略。该文选取一相电路,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极谐振软开关过渡三相PWM逆变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正峰  钟彦儒 《电源技术应用》2000,3(4):145-148,182
软开关技术在DC/DC变换,单相DC/AC变换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获得了大量的实际应用,在三相DC/AC逆变器方面,研究人员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的电路拓扑。本文尝试对几种最有可能实际应用于三相电机驱动的软开关逆变器电路(ARCPIZVT-PWM ZCT-PWM)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给出了典型电路及有关的波形,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辅助谐振变换极软开关逆变器分段定时间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辅助谐振变换极(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pole,ARCP)是一种重要的软开关逆变器拓扑,其辅助开关的控制方法会影响到逆变器的效率及可靠性。传统定时间控制方法虽然简单易实现,但该控制方法下,逆变器的轻载效率表现不够理想。通过对定时间控制下ARCP逆变器的电流应力及损耗分布进行详细地分析,找出提高逆变器效率的关键途径,并提出一种新的分段定时间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不增加控制和电路复杂度的前提下,改善了ARCP逆变器的效率。最后在一台2kW/20kHz实验样机上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电力电子装置开关频率的提高带来了开关损耗与器件损坏问题、感性关断和电磁干扰等一系列新问题。有效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是采用谐振软开关技术,然而,传统的直流环节谐振型逆变器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大;电压过零点与逆变器开关策略难以同步,使逆变器输出有大量次谐波。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直流环节并联谐振软开关技术,重点分析了此种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原理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串联蓄电池组供电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 (RPZVT)逆变器改进电路。该电路克服了传统的RPZVT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时需要一个谐振电感电流阈值的困难 ,并且电路中所有的开关器件都能得到软开关条件 ,谐振只发生在主功率器件状态过渡的瞬间 ,控制简单 ,效率高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3.
多电平逆变器软开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桥和比较了各种多电平逆变器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其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对其研究方向作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张杰  邹云屏  张贤 《电源学报》2002,1(3):185-188
通过详细地分析辅助二极管谐振极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将具有零电压、零电流转换特性的极谐振概念应用于三相逆变器的软开关化的实现,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只采用一个辅助开关,即能实现所有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并能抑制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高效率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逆变器可以采用空间矢量调制(SVM)策略,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具有相同且固定的开关频率.分析了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开关过程,给出了谐振参数设计步骤.研制了20 kW实验样机并完成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并网逆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对逆变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的逆变器仍然采用硬开关工作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软开关逆变器可以降低功率开关管开关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率,从而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本文对一种新型的辅助谐振换流极逆变器(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 Pole Inverter,AECPI)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对该电路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对软开关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推挽高频链软开关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用于推挽电流源高频链逆变器的有源箝位电路.详细阐述了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案和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仿真和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拓扑具有拓扑结构简单,使用器件少,体积小,对辅助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要求低,部分实现了主开关管的软开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一种高效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首先介绍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文献关于缓冲电感、电容参数设计的不足,根据软开关逆变器换相总时间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峰值电流两个约束条件,给出了参数的设计依据;针对该软开关逆变器在换相时出现的谐振现象,详细分析了不同状态下谐振等效回路,据此提出一种阻容并联的谐振抑制方法,并给出了电阻、电容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参数选型的合理性及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