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皱胃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皱胃酶的酶学性质。皱胃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2℃和6.0。在45℃以下和pH4.5~7.0范围内,酶活保持稳定。Ca2+、Na+、Fe3+对皱胃酶的凝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g2+、Cu2+、Ba2+对凝乳有抑制作用。并研究了底物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前增加酶预处理工艺,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机械能耗,而且制备出的产品尺寸分布更均匀。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结合机械法对漂白针叶木纤维原料进行处理,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响应面实验法,研究酶预处理对PFI磨后纤维形态和形貌等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探讨条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显著性,根据各因素对响应值影响显著性进行排序,并给出优化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5℃、酶用量150 mg/kg、酶解环境pH值8.5,为最佳酶预处理条件。应用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48℃、酶用量150 mg/kg、酶解环境pH值7.5,为优化结果;模型预测纤维平均长度为1.835 mm,验证实验纤维平均长度为1.817 mm;酶用量与酶解时间、酶用量与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影响显著;条件因素对响应值影响显著性排序为: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环境pH值。  相似文献   

3.
对转谷氨酰胺酶晶体进行了交联,研究了交联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交联后,酶的耐高温性增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比原酶更稳定,具有明显抵抗Fe3+、Zn2+及Cu2+的能力,而Ca2+、Mg2+及Ba2+对交联酶晶体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有机溶剂中的酶活力损失较小。与游离酶相比较,交联酶晶体在常温下贮存15d后的酶活力保留80%以上,远远地大于游离酶的剩余酶活。  相似文献   

4.
以五倍子为原料,单宁酶酶制剂为酶源,研究酶解温度、酶浓度、酶促反应时间以及酶促反应体系pH对单宁酶降解五倍子制备没食子酸得率的影响,再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单宁酶降解五倍子制备没食子酸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没食子酸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酶浓度、酶促反应时间、酶促反应体系pH以及酶解温度,最优工艺技术参数为酶浓度16.26 U/g,酶促反应时间5.88h,酶促反应体系pH 5.78,酶解温度40.70℃。在该参数条件下,没食子酸的得率为59.32%。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和漆酶的添加对双歧杆菌益生菌酸奶感官、蛋白质交联及组织质构变化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两种酶交联益生菌酸奶的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质构、表观黏度、蛋白条带及微观结构,并添加阿魏酸改善漆酶酸奶的品质。结果表明:当TG酶用量增加时,TG酶交联酸奶的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得分和硬度显著增大(p<0.05),胶黏性、粘聚性及表观黏度先增大后减小(p<0.05),内聚性变化不显著(p>0.05),TG酶最佳用量为1.8 U/g;随着漆酶用量的增加,漆酶酸奶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得分、硬度、内聚性、胶黏性、粘聚性及表观黏度均先增大后减小(p<0.05),漆酶最佳用量为0.3 U/g;添加4.5 mmol/L的阿魏酸明显改善了漆酶交联酸奶的感官、质构及表观黏度;所有待测酸奶中均缺少β-lg条带,TG酶交联酸奶的κ-CN和β-CN条带消失,聚集成了新的蛋白质,而漆酶交联酸奶和阿魏酸+漆酶酸奶与对照及TG酶酸奶相比,分子量在14 kDa的蛋白条带明显变宽;经两种酶交联的酸奶,三维网络结构变得致密,TG酶交联酸奶的胶粒分布更均匀,网络结构更致密,且在漆酶交联酸奶中添加了阿魏酸后,相较于漆酶交联酸奶,蛋白胶束聚集的更紧密,从而得出,不同类型酶对牛奶乳蛋白质交联的催化作用不同,但均可改善酸奶的感官及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氧化还原酶系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其中包括酶活力、酶热稳定性、pH值的影响,以及大豆卵磷脂、二巯基丙醇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在120℃时,酶活力值已达到不可逆失活状态,pH6-7时酶活力最大当二巯基内醇的浓度为1.5mmol/L时其酶活力降至6%以下。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酶活力最适的pH值为5.5左右,大豆卵磷酯浓度达到80mg/L时其酶活力可降至20%左右。  相似文献   

7.
双酶复合水解对玉米蛋白酶解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蛋白酶(Neutrase酶、Alcalase酶、Protamex酶、Flavourzyme酶)对高底物浓度(24%)玉米黄粉进行双酶复合水解,研究复合水解对玉米蛋白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Alcalase酶与Protamex酶组合外,酶的加入顺序对酶解效率影响较大。Protamex酶和Neutrase酶与其他蛋白酶的复合效果相当。与单酶水解相比,双酶复合水解可有效提高玉米蛋白的酶解效率,尤其是Flavourzyme酶与Alcalase酶复合,可使水解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6.85%和98.05mg/mL。  相似文献   

8.
张红城  程蒙  董捷  孙庆申 《食品科学》2009,30(21):229-233
6 种蜂花粉:杏花、桃花、荷花、油菜、拉拉秧、向日葵均含有多种酶类。实验分别对6 种蜂花粉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脂肪氧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裂解酶这五类酶的活性进行测定,通过其酶活性的高低衡量蜂花粉的新鲜程度。  相似文献   

9.
琼胶酶及其综合应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胶酶是一组能降解琼胶多糖的酶,主要有α-琼胶酶、β-琼胶酶两种类型,降解产物在很多方面有独特的活性,除此以外,琼胶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本文从琼胶酶的种类及作用机理、来源,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以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琼胶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菊粉酶的酶学特性与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菊粉酶是一类能水解菊粉生产果糖和果聚糖的酶.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各种霉菌、酵母和细菌生产菊粉酶的报道.但这些不同微生物来源的菊粉酶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本文对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基因和基因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浅谈菊粉酶酶活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菊粉酶性质、结构,并重点讨论菊粉酶的测定方法和酶活影响因素及在测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乾氏曲霉又名流球曲霉,是属于黑曲霉群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菌株。而黑曲茵霉6号是本实验室工作人员诱变乾氏曲霉得到的一株纤维酶、蛋白酶、淀粉酶等酶活较高的菌株。本实验室对黑曲霉6号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培养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主要酶系一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糖化酶和果胶酶进行了酶系分析、活生测定和最佳产酶条件的分析,为应用试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发酵、酶活测定方法以及酶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以硝基苯酚-木糖苷为底物,在底物浓度为1 mg/ml ,提取液pH值为5的条件下,测定了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并对4种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不同,同种小麦的粗麸皮和细麸皮中的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也不同;细麸皮中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均高于粗麸皮中β-木糖苷酶酶活力,粗麸皮中郑麦8998的β-木糖苷酶酶活力最大,细麸皮中花培8号小麦β-木糖苷酶酶活力最大;郑麦8998、花培8号、郑麦366、郑麦90234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50、50和60℃;最适反应pH值均为5;花培8号和郑麦366两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20~50℃范围内,酶活力稳定性较好,而郑麦8998和郑麦9023两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20~60℃范围内,温度对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影响较小;4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pH值为5~6时,酶活力稳定性较好;Ca2+、Co2+促进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而Ag+对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三类蛋白酶,即肌肉内源酶、微生物酶和外源酶在发酵香肠成熟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酶可降解不同的蛋白,生成肽类、氨基酸和含氮的小分子化合物,形成发酵香肠特有的风味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游离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游离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4.0,明胶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3.5,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比游离酶更好,底物与固定化酶的亲和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植物种子中α-D-半乳糖苷酶源的选择及其性质做了较详细的探讨。作者认为在相同条件下,苦杏仁、小豆和芸豆比较,小豆中的α—D—半乳糖苷酶活力最强。小豆中含有两种α—D—半乳糖苷酶(酶Ⅰ和酶Ⅱ)。本文以对—硝基苯,α—D半乳糖酶(PNPG)为底物时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50℃5.2;45℃、5.2。酶Ⅰ的V_(m a x)和Km分别为8.33μg/ml。mln和1.25×10~(-3)M,还测得元素对α—D—半乳糖苷酶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半乳糖是酶Ⅰ的强烈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和CMC酶活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瑞萍 《印染助剂》2002,19(5):51-53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滤纸或CMC为底物,测定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FPA)和CMC酶活(CMCA)。分析确定了酶活测定用波长为530nm,参比溶液应为失活酶、底物和DNS等共热的反应物,比较了两种底物的酶活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CMC酶活比滤纸酶活高,酶对水溶性底物有较高的活力,吸附对酶的活性部位与纤维素分子链段的结合及催化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脂肪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酶促酯交换油脂改性,酶促酯合成油脂,生物精炼以及酶促水解脂肪酸等方面的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刘丰  陈历俊  隋欣  卢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406-409
酶解干酪(EMC)相比自然干酪具有更加营养、经济、有效等特点。本文对酶解契达干酪风味产生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苦味形成的原因;同时综述了生产工艺、商业酶以及微生物对酶解契达干酪风味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