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端应用场合对EtherCAT主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软件EtherCAT主站使用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实现,主站的性能和稳定性完全依赖操作系统的实时性,且主站的抖动一般为微秒级别,不能满足高端应用的需求;同时,传统的时钟同步算法以第一从站的时钟作为系统时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文章首先对目前EtherCAT主站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硬件EtherCAT主站方案以及一种基于FPGA主站时钟的DC同步算法,并对硬件EtherCAT主站实现的方法进行了描述;最后采用6台通用伺服驱动器作为从站设备,对主站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站通信数据帧抖动仅为5 ns,且搭配本文所述的时钟同步算法,各从站间同步信号SYNC0中断实时同步,能满足各高端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由于FPGA代码的可移植性,该主站可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硬件平台,具有很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EtherCAT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方便管理等优点。为了解决EtherCAT从站国产化问题,提出使用FPGA实现EtherCAT从站功能。在数据帧处理环节改进传统“接收-缓存-处理-转发”的串行处理流程,提出接收、处理、转发交叉同步进行的并行处理流程,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程序,通过仿真和上板运行,实现了EtherCAT总线一主一从的I/O通信功能,经实测满足EtherCAT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4.
5.
6.
随着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德国倍福公司推出的EtherCAT技术尤其备受瞩目.EtherCAT技术的核心在于EtherCAT通信机制、EtherCAT主站和EtherCAT从站节点.EtherCAT从站节点通常是采用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和从站控制微处理器来设计实现的,对此提出了一种使用FPGA技术开发实现EtherCAT从站节点功能的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简化遥控潜水器(ROV)控制系统框架,使得控制信号和水下视频信号能通过同一网络进行实时传输,文章基于EtherCAT协议搭建了一套ROV控制系统,并将水下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处理;通过TwinCAT软件作为控制系统的主站,基于Visual Basic设计了可视化界面,并通过先进设计系统通信与TwinCAT进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9.
11.
介绍一种EtherCAT实时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技术,研究EtherCAT工作原理,通信协议及主、从站实现方法;针对一般工业现场测控需求,利用EtherCAT总线技术,设计基于工控机的主站管理软件和基于FPGA的嵌入式从站软硬件;应用结果表明,该分布式测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丢失率低,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2.
13.
在设计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时,运动精度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为了能够降低位姿跟踪误差并提高各轴的协同控制,在对平台进行位姿正反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EtherCAT总线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通过EtherCAT网络进行数据帧的快速传输;系统硬件由工控机、EtherCAT网络、伺服电机、Stewart型平台构成,系统软件则采用VC++进行上位机界面的开发,由TwinCAT进行下位机控制程序的开发,通过电子凸轮实现平台各轴的同步控制,其中上下位机通过ADS进行通讯;由实验结果可知,六自由度平台平移跟踪误差小于0.04 mm,转动跟踪误差小于0.01°,静态定位精度优于0.1%,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基于EtherCAT的六自由度平台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和位姿精度,也表明EtherCAT在多轴同步伺服控制上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基于EtherCAT总线的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中,针对测量仪器的高速实时采集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PCIe接口的EtherCAT从站网卡;该网卡将不含网络接口的工控机直接接入EtherCAT网络,从而为浪高、流速、浮体六自由度等物理量的高速实时采集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活的实现途径;文中首先介绍了从站网卡的总体结构,接着从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详细给出了从站网卡的设计思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从站网卡完全满足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同步性、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黄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31):7480-7482,7506
随着集成电路IC的快速发展,SoC整合了多种器件,已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新世纪集成电路的主流。由于其电路具有高复杂性,为了满足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的要求,SoC的设计实现必须采用基于IP的设计方法。IP核的开发是SoC这种设计方法的关键和基础。该文主要以现在广为使用、功能强大的32位单片机为模型,介绍IP核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并用FPGA实现。 相似文献
19.
路后兵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11):49-52
研究了嵌入式TCP/IP通信协议栈在Xilinx FPGA上的实现,介绍了其软硬件的系统组成和原理,提出一种实时操作系统上TCP/IP协议栈的高效工作模式,并在Virtex-5FPGA上移植成功。通过建立测试平台进行数据传输测试,证明其具有稳定、高效的通信性能,为嵌入式设备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黄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1):7480-7482
随着集成电路IC的快速发展,SoC整合了多种器件,已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新世纪集成电路的主流。由于其电路具有高复杂性,为了满足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的要求,SoC的设计实现必须采用基于IP的设计方法。IP核的开发是SoC这种设计方法的关键和基础。该文主要以现在广为使用、功能强大的32位单片机为模型,介绍IP核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并用FPGA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