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油源断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2号构造F10断裂为例,在油源断裂厘定、断裂转换带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最大断距相减法对F10断裂的古转换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F10断裂上现今5个转换带在油气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已形成,且至今变化不大。通过断裂古转换带流体势、砂体、裂缝分布特征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对F10断裂古转换带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0断裂古转换带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断面呈凸面状,为流体势的汇聚脊,有利于油气垂向汇聚运移;②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控制分支河道流向,砂体发育,有利于油气穿过断层进行侧向运移;③油源断裂古转换带应力集中,裂缝发育,有利于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沿断裂运移油气向两侧砂体发生侧向分流运移机制及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断裂填充物和两侧砂体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探讨了一套沿断裂运移油气是否向两侧砂体发生侧向分流运移的判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个典型区块沿7条输导断裂运移油气是否在东营组向62个砂层发生侧向分流运移的判别中。结果表明:东营组62个砂层中有43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小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向砂层发生侧向分流运移;有19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大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仍沿断裂向上运移,这与目前油气钻探所揭示的油气分布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别沿断裂向上运移油气是否向两侧砂体发生侧向分流运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鄂南镇泾地区延长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已发现油气与有利相带、局部构造、断裂及裂缝分布等关系的分析,结合试油资料与砂体厚度、储层物性与录井显示关系的统计分析,开展了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提出了本区延长组油气富集"三元主控"的地质新认识--有利相带、局部构造背景、断裂及裂缝共同控制油气富集;油气主要富集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北西-南东宽缓鼻状构造高部位是油气富集区;垂直缝及高角度斜交缝是研究区延长组主要的有效裂缝。断裂及裂缝控制油气富集。长6和长8已发现油藏和规模储量主要分布在断距较大的F2和F3断裂带的附近。并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即区块东南部局部鼻状构造、断裂及裂缝发育带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砂体叠置区是该区油气最富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下生上储式”源储组合中油气沿断裂的运移规律,在断砂配置输导不同方向油气运移所需条件研究基础上,针对改进前断砂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判别方法中未考虑油气成藏期地质条件的不足,通过比较油气成藏期泥岩盖层内断裂填充物和下伏砂体古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改进了油气在断砂配置中运移方向的判别方法,并将改进前和改进后方法分别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2断裂与东二段砂体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的判别。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认为,F2断裂在东二段泥岩盖层内填充物古排替压力均大于其下砂体古排替压力,F2断裂与东二段砂体配置中油气侧向运移,有利于油气在东二段砂体中聚集成藏;而改进前方法认为,F2断裂在东二段泥岩盖层内填充物古排替压力小于其下砂体古排替压力,F2断裂与东二段砂体配置中油气垂向运移,不利于油气在东二段砂体中聚集成藏。改进后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模拟真实地质条件,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客观实际,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对于“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盆地断层圈闭油气钻探风险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成藏规律,在分析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所需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指数(Td)与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指数(Tc)的比值与砂体中油气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综合判别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的方法。利用文中方法综合判别东营组断—砂配置油气输导结果表明: ①南堡凹陷东营组67个已知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运移所需的最小Tc/Td为1,若Tc/Td值大于1,则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反之则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②NP1-5井东营组11个未知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的综合判别结果显示,1~6号和8号断—砂配置的Tc/Td值均大于1,即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有利于油气在砂体中聚集成藏,油气钻探为油层或油水同层; 7号和9~11号断—砂配置的Tc/Td值均小于1,即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不利于油气在砂体中聚集成藏,钻探结果为干层。上述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方法判别南堡凹陷东营组断—砂配置油气输导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坤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4):364-370
塔里木盆地中部卡塔克隆起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但受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影响,具有混源供烃、早期充油、晚期注气、三期成藏、层楼式富集的成藏特征,油气运聚过程的复杂性制约了成藏规律的认识.该文从卡塔克隆起复式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入手,将油气运移体系划分成断裂型、不整合型、储集体型3大类,并讨论其4种空间组合模式.同时以油源断裂及区域不整合面演化为突破口,重点分析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成藏关键时刻,油气运移体系演化及其与烃源岩生排烃的配置关系,指出塔中Ⅰ号、塔中Ⅱ号以及NE向走滑断裂等油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而高隆-斜坡区T60,T70,T74复合-超覆不整合面与东河塘组骨架砂体叠置是油气侧向运移的关键因素,岩溶缝洞网络与继承性圈闭的空间展布决定了油气优势运移指向与富集部位.由断裂-溶蚀裂缝-不整合面以及骨架砂体组成的层楼式运移体系相互匹配,呈立体网状阶梯式多期充注、调整,是卡塔克隆起古生界油气成藏演化最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气分布和油气运聚过程之间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方法,对其油气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层位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均可分为垂向输导运移和侧向分流聚集2个过程.油气垂向输导运移过程主要受到2个因素的控制:油源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区域性盖层断接厚度大小控制着油气富集层位;油气侧向分流聚集过程主要受到3个因素控制:区域性盖层上下高砂地比地层有利于油气侧向分流,油源断裂附近的正向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组合方式不同导致油气富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油气的运聚特征往往与断裂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分布与对油气起输导或封闭作用断裂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油气藏之间类比、同油藏不同油层不同部位对比的方法,从油气运移方向的角度出发,研究断裂附近油气聚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运移方向下断裂附近油气聚集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油气运移方向受控于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的条件,油气侧向运移时油气聚集所需的条件是遮挡断裂侧向封闭,而垂向运移时油气聚集所需条件是受盖层阻挡;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的层位不同,侧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盖层之下储层中聚集,而垂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盖层之下高砂地比储层中聚集;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部位不同,侧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反向断裂下盘砂体中聚集,而垂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断裂上盘砂体中聚集。  相似文献   

10.
付广  李建民 《断块油气田》2014,21(6):707-710
为了认识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了断裂组合、断-砂配置、断裂封闭性及其后期活动与油气富集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断裂空间上,地垒和断阶型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平面上,2条或多条断裂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2)当油气沿着砂体侧向运移时,反向断裂下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油源断裂上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3)断裂侧向封闭性越强,油气富集程度越高。4)断裂后期活动强度越小,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斜坡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斜坡区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条件及路径构成研究基础上,通过确定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的汇聚线与断裂转换带、断裂不封闭部位的叠合关系,建立了一套侧向输导油气路径的预测方法,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沙二段的侧向输导油气路径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文安斜坡区沙二段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路径仅分布在其西部的中南,北部、中部的侧向输导油气路径较南部发育;油气运移路径均是从西至东,延伸距离相对较短,主要由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汇聚线与断裂转换带构成,少数由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汇聚线与断裂不封闭部位构成。预测侧向输导油气路径上或附近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沙二段已发现的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断层与砂体是埕岛东斜坡东营组主要的油气输导要素。为了探究断-砂组合输导条件控制下油气运移与富集规律,本文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砂体RMS属性分析,首先划分了埕岛东斜坡东营组的断-砂组合样式,然后应用砂岩输导层相对输导指数RTi、断层侧向输导指数FLSI对断-砂组合输导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结合HMIE指数和Trinity油气运移数值模拟,分析了断-砂组合样式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埕岛东斜坡断-砂组合样式可以划分为顺向型、反向型和主次复合型3大类。断-砂组合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1)断-砂组合输导性控制了油气运聚范围、层位及规模。当RTi> 0.15时,斜坡区油气的聚集程度与RTi成正相关,当FLSI≥0.45时,断阶区油气易侧向封堵成藏;(2)断-砂组合的多样性、通源性及输导性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研究区主要存在由洼陷区向胜海10南断层附近,向胜海8南断层附近以及向断阶区的3条优势运移路径;(3)顺向型主要起阶梯式输导油气作用,反向型易侧向封堵...  相似文献   

13.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和南西斜坡区。中央背斜带北部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断裂侧向输导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北部背斜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南西斜坡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侧向输导并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反向断裂规模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油气成藏有2种模式:①断裂侧向输导背斜构造高部位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②砂体侧向输导反向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南西斜坡区。  相似文献   

14.
断裂转换带和断裂不封闭部位是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的部位。依据断裂断距—距离曲线特征,按照同一条断裂中间断距大、两端断距变小的规律,可以确定断裂转换带的位置;实际断裂填充物泥质含量小于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小填充物泥质含量的部位即为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根据油气势能等值线法向汇聚的延伸方向确定油气沿砂体的运移路径。将油气沿砂体的侧向运移路径与断裂转换带和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叠合,可以确定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是断裂转换带还是断裂不封闭部位。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沙一段、沙二段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的预测。结果表明:沙一段、沙二段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主要是断裂转换带,其中一部分断裂转换带又是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更有利于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只有几处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是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有利于油气穿过断裂侧向运移和聚集,与沙一段、沙二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附近的断裂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29构造带是渤海海域为数不多的典型高含CO2气体的油气带,研究油气充注与高丰度CO2气体运移、聚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和CO2气藏的发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等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以及流体包裹体岩石学特征等,系统开展了CO2气体充注与秦皇岛29构造带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并深入探讨了秦皇岛29构造带高含CO2气体的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认为:(1)构造带油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油气来源于秦南凹陷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以沙一段为主;(2)构造带油气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事件,早期以原油充注为主,运移方向以横向为主,石油自北向南沿着砂体运移,由秦南凹陷运移至凸起带,晚期发生了岩浆热流体引起的气体瞬时充注事件,以垂向运移为主,富含烃类的超临界CO2流体先沿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进入主力油层后,自南向北横向运移;(3)构造带油气藏气洗作用比较明显,形成了主力油气藏底部富集稠油和沥青、中部为轻质油、上部为凝析油,以...  相似文献   

16.
济阳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优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断陷盆地不同区带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输导体系和运聚方向各异。洼陷带深部,油气沿“应压双控”作用产生的裂缝系统———隐蔽输导体系侧向或向上充注于泥岩裂缝圈闭或砂岩透镜体,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与成藏期北东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洼陷带上部或两侧,油气通过断裂型输导体系向上运移,平面上亦平行于北东向断裂运移;陡坡带和缓坡带,油气输导体系主要为断裂-砂体复合型,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为垂直于盆地边缘边界断层的鼻状构造带的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内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在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发育及其确定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与油气运移关系分析,以松辽盆地西部敖古拉断裂为例,就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输导断裂主要特征发育部位对油气侧向运移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输导断裂转换带发育部位是油气侧向运移穿过输导断裂的有利部位,因为转换带处砂体发育,形成穿过输导断裂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油气沿其穿过输导断裂侧向运移;(2)活动期输导断裂伴生裂缝相对发育部位是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因为活动期形成的伴生裂缝孔渗性明显优于其围岩,是沿输导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3)输导断裂凸面脊发育部位是其停止活动后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因为断裂停止活动后,伴生裂缝已紧闭愈合,凸面脊是油气沿填充物孔隙向上运移的汇聚部位,是油气沿输导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油运移输导形式和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可知: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有源下圈正上方和源下圈侧上方2 种配置关系,油运移输导形式有直线型、反“L”型和“U”型3 种形式,直线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构成;反“L”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 断裂和过T1-T06断裂沟通砂体构成;“U”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被T2-T06断裂沟通砂体和过T2-T06 断裂构成。3 种运移输导形式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过T2-T06断裂控制着源下圈正上方空间配置油藏的形成与分布;②过T2-T06断裂越发育,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油供给越充足;③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反“L”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2-T06断裂沟通砂体输导通道上或附近;④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U”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2-T06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19.
潜山油气成藏的特色在于“源-径-藏”三者中“径”的相对独立性和复杂性。车西地区流体势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并非呈“面”状而是呈收敛“线”状沿阻力最小方向运移,油气沿此优势方向可做长距离运移。不同油气运移通道的优势路径各有不同:连通砂体输导层的输导能力主要取决于砂体的孔渗性能,物性好、排替压力低的主力相带沉积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断裂输导体的输导能力是由于断裂活动开启而形成的,断层活动的强度和时间控制了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形成;而地层不整合面输导体,因其分布范围广,输导能力强,油气在其中运移时将逐渐向潜山构造脊汇聚,并通过控山断层两侧灰岩的接触,形成阶梯状向高部位运移的优势路径。由于输导体系优势运移路径的不同,使得车西地区陡坡带和缓坡带的潜山油气成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运移输导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运移输导能力,对其运移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油主要来自洼槽中南屯组源岩,南屯组源岩生成排出的油首先通过源断裂向上垂直运移进入兴安岭群,然后再沿砂体或不整合面进行侧向运移.通过定义和求取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源断裂输导油能力较强地区主要分布在贝14井及其以北地区和贝16井及其以南地区.通过砂体有效通道空间系数统计和计算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砂体输导油能力较强地区主要分布在贝16井处和贝14井以西地区.通过油势能分布研究得到,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不整合面油汇聚区主要分布在贝28-贝14井处以及贝16井附近.综合源断裂、砂体和不整合面输导油能力可以得到苏德尔特地区油运聚成藏的有利地区主要分布在贝28、贝14井和贝16井处,较有利区分布在其四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