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核聚变用CLF-1钢的焊接问题,采用真空激光焊(VLW)技术研究了VLW焊接特性、焊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度的降低,金属蒸气羽烟得到了良好抑制,焊缝金属氧化程度降低;相比常压激光焊接(ALW),热输入约降低了20%,VLW焊缝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富Cr、Fe、W和C的椭圆状碳化物(M23C6)及富Ta或V的高密度球状碳化物(MX)尺寸有所减小,起到了良好的弥散强化效果,且焊缝组织中无残余铁素体(δ-Fe)存在;VLW焊缝经高温回火(PWHT)后的冲击韧性为280 J,高出母材43 J,约为ALW焊缝冲击韧性的2.4倍,冲击试样断口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
激光熔凝处理对轧辊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3KW连续CO2激光器对轧辊钢进行激光熔凝处理,用金相用显微镜、、SEM及71型显微硬度计,进行湿微组织分析和显微微硬度测试。结果发现,其剖面组织区域分为熔化区(粗大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奥氏体)、相变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热影响区和基体4个部分,各区域的尺寸及显微硬度与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有关,且激光处理后硬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4 mm和8 mm的TC4钛合金进行了焊接,焊接速度采用0.9 m/min,激光功率分别采用1.7 kW和4.5 kW.结果表明,前者成型较好,而后者存在未焊透现象,两者均存在一定的气孔.焊缝组织为晶界明显的粗大原始β柱状晶,晶内为针状马氏体,近焊缝侧的热影响区组织为残余α相和针状马氏体,近母材侧的热影...  相似文献   

4.
10Ni5CrMoV钢焊接热模拟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拟焊接热循环的方法,研究了3种焊接线能量状态下的10Ni5CrMoV钢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线能量为E=10kJ/cm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加上贝氏体加粒状组织(M B上 G),其冲击韧性AKV-60℃明显比焊接线能量为E=24kJ/cm和E=30kJ/cm状态下的AKV-60℃低;焊接线能量为E=24kJ/cm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加上贝氏体加粒状贝氏体(M B上 B粒),其冲击韧性AKV-60℃为196J、AKV-60℃为183J,文章推荐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焊接丝能量E=24kJ/cm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体Nd:YAG激光器焊接拉伸强度级别为650MPa、厚度为1.2mm的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薄板,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不同焊接速度下对接焊缝的形貌和组织特点。测试了接头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借助杯凸试验对比研究了激光焊接接头和母材的成形能力,并分析了焊接速度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RIP钢的相组成主要是大量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激光焊缝金属则主要由马氏体构成。焊缝金属或焊接热影响区的近缝区具有最高的硬度。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垂直于焊缝方向与母材基本相同,但在平行于焊缝方向明显高于母材。与母材相比,激光焊接TRIP钢薄板的冲压成型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两种高碳Cr-Mn钢进行了等温转变处理、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合金碳化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态特征,用合金热力学理论计算了奥氏体中碳的活度和碳化物析出的自由能,探讨了Mn的添加对高碳Cr钢γ-α直接转变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轧制态65Mn锯片用钢在740℃球化退火保温120 min后,分别在800~880℃范围内进行油淬并在370~450℃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及洛氏硬度计分别分析其金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淬火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马氏体组织不断长大;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由800℃的58 HRC逐渐提高到880℃的66 HRC.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组织由淬火马氏体逐渐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组织,强度、硬度逐步降低,而塑性、韧性相应提高;在410℃附近出现了回火脆性.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40℃(保温20 min)淬火+430℃(保温120 min)回火.  相似文献   

8.
焊接材料对7075铝合金焊接性及焊缝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7075铝合金的焊接性并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ER4043和ER5356焊丝对7075铝合金进行了焊接.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和小型维氏硬度计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由ER5356焊丝焊接得到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高于采用ER4043焊丝的性能.与ER4043焊丝焊缝相比,ER5356焊丝焊缝的晶粒组织较为细小,析出相分布也更加均匀.ER5356焊丝中的Mg元素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而ER4043焊丝中的Si元素有利于提高7075铝合金的焊接性.  相似文献   

9.
T10A模具钢激光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45钢渗硼层中齿间组织的相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硼砂石墨型粒状渗硼剂对45钢进行高温长时间深层渗硼时发现,Fe2B齿间有比硼针色深的色常组织,其显微硬度值为300 ̄500HV0.1,用透射电镜对齿间组织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Fe2B齿间和前沿的组织由Fe3Si,Fe5Si3,FeSi,FeSiC组成,谱仪与电子探针分析指出,渗硼层中硅与碳的分布不均匀,富集区大多在Fe2B齿间和前沿。  相似文献   

11.
40Cr/T10A钢激光预处理后固相焊接工艺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40Cr/T10A钢激光表面淬火预处理后实施等温固相焊接的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40Cr/T10A钢待焊接面经激光淬火预处理后,在750~780℃、预压应力20~56.6MPa的条件下,仅需2.5~7.5min短时保温就可实现两种钢的异材固相焊接,接头强度达母材强度,且焊接变形很小。其中以780℃、20MPa预压应力下保温7.5min为较适宜的固相焊接工艺参数,焊后接头强度达母材强度,试样轴向变形仅1.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厚度为1.8mm的超高强度钢板的激光焊接性能,分析了焊接速度对焊缝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强度钢焊缝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采用苦味酸溶液显示原奥氏体晶界,发现原奥氏体呈现柱状晶的晶体形态。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小,焊缝中心由细小的胞状树枝晶变为等轴晶。焊缝硬度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汽车用先进高强钢DP600为研究院对象,采用SW500脉冲激光焊机对其进行焊接。探索了不同工艺下焊缝的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铜单一合金化高纯净钢在时效退火前后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铜具有明显的时效强化作用,在时效过程中铜的析出优先于铜板的再结昌,同时高纯净基体使钢材保持了良好的塑民生、分析表明,铜单一合金化高纯净钢具有良好的工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焊后和高温时效后9Cr1MoNbV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在650℃以下时效,焊缝、HAZ和母材微观组织中的马氏体板条形貌保持稳定;在650℃以下时效100 ̄160h,由于9Cr1MoNbV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的稳定性,使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和拉伸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高温时效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Yb:YAG激光器对超高强度钢EN10292 TL4225和低合金钢H340LAD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分析了不同焊接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并通过硬度测试及拉剪试验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采用扫描电镜(SEM,HITACHS-4300)对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焊接参数获得的接头具有良好的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焊接质量能够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究马氏体钢与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演变及硬度特征,采用钨极氩弧焊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和15-15Ti不锈钢进行焊接。接头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焊态焊缝由板条马氏体+少量δ铁素体组成,硬度在407 HV~463 HV之间。CLAM钢热影响区分为完全淬火去和不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有明显的软化现象,15-15Ti不锈钢热影响区是整个接头硬度最低的区域。热处理后,接头高硬度区减小,焊缝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析出物增多,硬度相比焊态下降了约20%。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轧后控制冷却的工艺制备了TRIP钢,拉伸试验表明,试验钢的性能为:σb=605 MPa,σs=440 MPa,δ=28.4%;对试验钢的组织进行了研究,定量金相检测结果表明,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为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