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双胺芴合成方法以及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酸盐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用量、苯胺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双胺芴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苯胺):n(PhNH2?HCl):n(芴酮)=10:1.5:1时,控制反应温度在130 ℃,反应6小时,双胺芴的产率最高为88.3%。  相似文献   

2.
改进了苯胺盐酸盐催化合成双胺芴的方法,利用甲苯除水促进了反应速度,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反应产率;并探讨了不同酸苯胺盐的催化效果及催化剂用量、苯胺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双胺芴合成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苯胺)n∶(PhNH2·HCl)n∶(芴酮)=101∶.51∶,温度130℃,反应6 h时,双胺芴的产率达88.2%.并且过量苯胺得到回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双胺芴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几种带有取代基的的双胺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较好的溶解性,因此是合成芴类发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也可以合成耐热聚酰亚胺树脂等材料。这些化合物主要的合成方法为取代芴酮与苯胺在酸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9-位双胺芴类化合物。反应条件为苯胺芴酮物质的量比为8~10,苯胺盐酸盐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30~150℃,反应时间5~6h,收率多为80%~90%。  相似文献   

4.
螺二芴衍生物作为蓝光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以螺二芴为母体,在2,7位分别引入具有空穴迁移率高的二苯胺和三苯胺基团,设计合成了不对称的螺二芴芳胺类发光材料7-(4-(二苯胺)苯基)-N,N-二苯-9,9’-螺二芴-2-胺。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荧光发射波长为445nm,位于蓝光区域。同时具有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有利于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自聚集,有效抑制非辐射,可应用于构建高效的有机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芴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陈旭东 《广州化工》2004,32(4):18-20
本文阐述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合成,讨论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介绍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徐虹  吕宏飞  李猛 《化学与粘合》2012,(6):39-41,44
芴衍生物被认为是很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一类发光材料,它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如良好的发光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等。本研究工作采用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合成路线,对芴为单体进行官能团修饰,制备了9,9-二甲基芴、9,9-二甲基-2-硝基芴、9,9-二甲基-2-氨基芴、N-(4-联苯基)-9,9-二甲基-2-氨基芴。并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含吸电子或供电子取代基的卤代芴包括溴代芴和碘代芴 ,利用钯催化 ,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一胺、二胺及手性胺进行C Ncoupling反应 ,生成相应的芴胺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多为具有很强荧光的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8.
从芴的结构特点出发,讨论了芴的基本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特征、酸性与反应活性、热稳定性、光谱特征;综述了含芴结构的重要有机中间体,如芴酮、芴甲醇的化学特性与应用;综述了含芴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改性单体,如双酚芴、9,9-双(3-氨基-4-羟苯基)芴等,以及它们在各种材料改性中的应用;介绍了含芴结构化合物在感光与光导材料领域的应用,如9,9-二烷基芴、芴-三苯胺结构化合物、芴-偶氮结构化合物;介绍了含芴结构的电致发光材料,如聚烷基芴、芴-噻吩共聚物、芴-噁二唑共聚物等;还介绍了含芴结构的医药与农药,如苯芴醇和含芴结构的植物生长激素;另外还介绍了用于催化剂领域的含芴功能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芴类衍生物在医药及化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1],本文设计以芴为原料(或经2,7位氯化合成得到2,7-二氯芴为原料),再通过两步反应得到9-芴甲醇和2,7-二氯-9-芴甲醇,最后与三光气反应得到的酰氯产物再与一系列胺反应得到2类新的9位取代芴类衍生化合物。通过1H NMR、红外及质谱鉴定其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芴环上不同取代基团对其抗癌、抗炎活性的影响打下了合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晓云  赵蓓  吴伟 《化学试剂》2012,34(12):1105-1107
以芴为原料,经溴代、氧化反应首先合成了2,7-二溴芴酮,再与苯酚反应合成2,7-二溴-9,9-双(4′-羟基苯基)芴.利用2,7-二溴-9,9-双(4′-羟基苯基)芴与1,4-戊二烯-3-醇-6′-溴己酸酯经醚化反应合成了用于发光聚合物制备的可光固化单体标题化合物.反应总收率66%.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1.
9-苄基芴(2)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合成。方法一是通过芴(1)与正丁基锂反应后,再与氯苄反应制备,方法二是芴与苯甲醇钠通过高压法制备。前者要用到低温、无氧无水操作,而后者原料便宜且产率高,是合成9-苄基芴的好方法。通过元素分析及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颜继忠  毛轶 《浙江化工》2007,38(9):5-6,18
在ZrOCl2·7H2O催化下用胺与芴环氧乙烷反应,合成一系列β-氨基芴醇类化合物,所有目标产物的结构均由^1HNMR,IK,MS确定。  相似文献   

13.
2,7-二溴-9-亚(α-萘胺)基芴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奋强  边建红  张鑫  张昭 《化学试剂》2008,30(3):219-220
以芴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发光材料的中间体标题化合物.所得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UV-Vis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年来芴液晶的研究进展,包括以芴酮(醇)及9位取代芴为核心的液晶化合物,阐述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液晶性质及光电性质之间的关系。该类化合物在光电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芴为原料,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为氯化剂,制备2-氯芴,然后由2-氯芴制备本芴醇中间体2,7-二氯芴,并通过表征确定2-氯芴的结构,提出氯化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9,9-二(4-氨基苯基)芴是一种高质量电子发光材料聚酰亚胺的重要中间体。以芴、四氯化碳及苯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达65%,纯度高达99.6%。该合成方法经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开发简单方法构造环状骨架一直是合成化学中的核心问题。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在材料化学与药物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而芴作为一类重要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光电子材料、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等化学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故构造芴结构已经成为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然而,芴的合成方法非常有限,因此,从现成的材料中开发出有效组装这些聚碳环的新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重点介绍了芴类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4,4′-二氟二苯甲酮、双酚芴和二烯丙基双酚A为单体,调整双酚芴和二烯丙基双酚A的摩尔比,通过亲核取代逐步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芴可交联的聚芳醚酮(PAEK);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所制备的含芴可交联PAEK的结构、热交联行为、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合物可通过热引发交联,交联后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交联后聚合物的耐溶剂性能得到提高,最高凝胶含量达到97.5 %。  相似文献   

19.
芴衍生物是一类很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发光材料。9,9-二甲基芴-2-硼酸是合成OLED材料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芴为原料,经溴化,甲基化,格式试剂法得到9,9-二甲基芴-2-硼酸,并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本文采用的工艺路线合理,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20.
双酚芴丙烯酸酯是合成光学树脂材料的重要单体,以芴酮和苯酚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9,9-双(4-羟苯基)芴(双酚芴,Ⅰ);Ⅰ与环氧氯丙烷经醚化、消除反应制得9,9-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芴(双酚芴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Ⅱ);Ⅱ与丙烯酸经亲核加成制得9,9-双[4-(2 '-羟基-3'-丙烯酰-丙氧基)苯基]芴(双酚芴丙烯酸树脂,Ⅲ).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酸催化工艺和弱碱中和的后处理方法,可高收率(>95.6%)、高纯度(>99.0%)和无污染的得到Ⅰ;以二甲基咪唑为催化剂合成Ⅱ,产物纯度>96.5%,收率可达92.8%;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对甲氧基苯酚为阻聚剂合成产品Ⅲ,产品纯度达96.0%,收率为93.0%.三步反应的总收率可达83.0%.通过考察影响各步反应的主要因素,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和清洁化生产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