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胀接压力、胀槽数量、胀槽尺寸对管板胀接接头的拉脱力影响。结果表明:双槽结构的管板在胀槽的数量增加1或2个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提高拉脱力;槽宽度适当增加,拉脱力也随之增大;最终确定产品胀接压力为270MPa。  相似文献   

2.
换热器制造中满足胀管率的机械胀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施建平 《压力容器》2001,18(3):7-12
1 引言管子管板的连接尤其是以胀接连接的失效泄漏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对换热器的胀接质量研究仍较少 ,尚未能有效地对其精确控制。胀接质量主要用密封强度和拉脱强度衡量 ,影响两者的因素基本一致。胀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管子管板的材料、尺寸及其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径向间隙和表面清洁程度、管子管板的硬度差 (一般以管板的硬度大于管子HB2 0~ 30以上为宜 )、管孔的开槽情况、表面粗糙度、胀接方法及其设备、操作顺序、胀管率等。在设计因素等确定时 ,尤以胀管率为主。为提高胀接质量 ,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3.
橡胶胀管强度胀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橡胶胀管压力的确定,用两个计算公式进行了计算,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其中(2)式较接近实际,但仍偏低。所以本文给橡胶胀管压力的确定提供了借鉴,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管板换热器强度胀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辉  安相清 《压力容器》2003,20(8):50-52
机械深孔强度胀接技术是双管板换热器制造的重点和难点工艺。本文结合某公司多年来生产双管板换热器的经验,以尾气换热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实施该工艺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管壳式换热器的胀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军 《压力容器》2001,18(3):58-59
管板和换热管都是换热器的主要受力元件 ,二者之间的连接处是换热器的关键部位。胀接是实现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一种方法 ,胀接质量的好坏对换热器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胀接工艺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就该工艺技术做了介绍。   1 胀接形式及胀接方法胀接形式按胀紧度可分为贴胀和强度胀。贴胀是为消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缝隙的轻度胀接 ,其作用是可以消除缝隙腐蚀和提高焊缝的抗疲劳性能。强度胀是为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脱强度的胀接。贴胀后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应达到 1MPa以上 ,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薄壁长管扩胀工艺及原理作了理论分析,并就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实验数据,着重介绍了薄壁长管扩胀工艺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强度胀接接头的泄漏和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 《压力容器》2001,18(3):67-68
列管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而影响列管式换热设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质量。本文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和 16MnR管板胀接后产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图 1   1 基本技术指标该设备为浮头式换热器、其型号为BIS90 0 -1 6- 2 15- 6/ 2 5- 4 11,要求按GB151— 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中的Ⅱ级进行制造和验收。管板厚度为 55mm、材料为JB4 72 6— 9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Ⅱ级 16Mn锻件…  相似文献   

8.
朱跃钊  蒋金柱  桑芝富 《压力容器》2005,22(1):12-15,52
运用弹塑性理论对换热器 (锅炉 )管子与管板胀接接头的胀接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对影响胀接接头连接可靠性的几个因素 ,从理论上作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对目前的现行规范提出了修改意见 ,建议胀接连接方式可以扩大使用范围 ,并可改善换热设备的设计条件。  相似文献   

9.
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系统地对12Cr2Mo1管板与321不锈钢管子组成的换热器管板胀接接头在不同温度载荷下的残余接触压力和拉脱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叠加原理建立了胀接接头在高温下残余接触压力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残余接触压力和拉脱力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应力明显高于常温,且下端的残余接触应力高于上端;拉脱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温下残余接触压力会由常温下的2条高压力接触环带变为3条高压力接触环带,提高了接头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10.
曾吉清 《压力容器》1993,10(3):84-87
1 前言小氮肥厂碳化塔水箱自70年代采用铝管以来,铝管与钢制管板的连接方式先后采用过不开槽孔直接滚压胀接、开槽孔直接滚压胀接等方法,结果均使用寿命短,连接处泄漏严重。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压力容器》2014,(4):65-69,24
对管板管孔开设V形密封槽用于薄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对V形槽胀接工艺与矩形槽胀接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采用V形槽胀接工艺时薄壁换热管胀管率的控制范围。最后对采用V 形密封槽胀接连接接头的密封性及强度进行了分析论证。实际应用中,多台产品使用效果良好,胀接处没有出现渗漏及强度缺陷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压力容器》2007,24(6):59-62
对胀管率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胀管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了不同材料的胀管率的控制范围;同时对影响胀接质量的因素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摩擦对管材液压成形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对摩擦系数测量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近年来管材液压成形中胀形区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点与不足。基于管材径压胀形原理,提出了一种测量胀形区摩擦系数的新方法,并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测量装置。本测试装置具有简单、直观、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联轴器的分类、选型以及尺寸选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薄壁管与管板的焊接有其明显的特点,文中介绍了辅助给水除氧器管一管板自动TIG焊工艺。通过调整焊接参数和使用适当的钨极形状,从而控制熔池形状和焊缝成型,采用胀接方法定位,并使用工装,消除了管口与管板的间隙,解决了薄壁管与管板焊的难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液压胀合有限元ANSYS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压胀合技术是七十年代后期由西德的Krips等人首先发展起来的。但要确定不同管子与管板的胀合压力却是胀合 质量好坏的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ANSYS来确定不同管子与管板的胀接压力,是开发高效率高质量的连接技术的一个大有 作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底片清晰度和灵敏度的因素,优化并总结了提高射线照相灵敏度的措施,达到了普通射线检测工艺无法满足的核级金属软管RCC M的技术要求,解决了核级金属软管小焦点透照工艺的技术难关,有力地完善和促进了公司无损检测工艺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武卫东  张华  刘训海 《流体机械》2006,34(12):66-71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可直接利用热能作为驱动力和使用天然制冷剂的制冷技术。它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吸附制冷技术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学术方向。其中,作为一种新型单元式微型化的制冷器件,固体吸附式冷管及其应用研究是吸附制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固体吸附式冷管国内外的总体研究进展,随后对上海理工大学针对吸附式冷管所作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吸附式冷管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Inconel 690管子胀接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祥春  王福春 《压力容器》2006,23(10):34-36
介绍了Inconel 690管子与SA-508Ⅲ管板液压胀接试验,包括试验的内容以及为满足要求而采用的工艺参数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管板自动TIG焊方法进行双相钢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试验,通过着色检测、射线检测、焊喉尺寸测量、拉脱力试验、硬度试验等对焊接接头进行测试,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管板焊接工艺,并掌握了双相钢的焊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