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口清水沟行水年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中,人们提出黄河口应该改道了,报到中央,引起很大震动,报经作者研究,发现当时河口大堤防御水位尚有2m富余,河道比降也偏大较多,不必改道,以河道防洪条件作为改道标准,过去并不明确,作者进而用5种方法计算,得到河口还可以使用50年,不必加高河口大堤,而且都加了较大的安全系数,计算考虑了不能淤坏小清河口的问题,还进行了河口液次淤积延伸,附近潮汐因素依次变化的数学计算,没有发现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47年黄河归故,黄河河口流路先后经历了1953年小口子裁弯、1964年罗家屋子人工破提和1976年人工截流改道水沟流路3次较大的改道。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的演变特点及与其它流路的不同点,分析认为:清水沟流路时期的年平均来水沙量较神仙沟,钓口河时期明显减少,且更加集中于汛期,就来水来沙总量看,上述三条流路已经相当,但清水沟流路行水历时最长。清水沟流路经历了发道初期的游荡摆动后 ,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作者开发的一、二维连接的黄河口整体冲淤数学模型,根据有、无古贤水库二种情况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对未来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淤积发展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流路使用年限、河道向海域延伸的安全距离、淤积量和淤积分布、海域容沙量及海洋动力输沙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黄河口的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各流路组合运行方案的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为53~77年,古贤水库的修建和不同流路的交替组合使用皆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可使用年限.有、无古贤水库条件下河口的入海输沙能力均较为稳定,海域年均输沙量分别为2.53亿t和2.71亿t左右.  相似文献   

4.
黄河口改道清水沟流路后,改道点西河口以下在漫流淤积的基础上淤滩成槽,之后遇有利的水沙条件,河道发生明显溯源冲刷。1984年后,随着入海口门向外延伸,转为溯源淤积,由于连续枯水枯沙,溯源淤积发展缓慢,以沿程淤积为主。1996年实施清8人工改汊和1998年实施挖河固堤试验工程后,再次发生溯源冲刷。清水沟行河23年来,溯源淤积影响范围及程度均小于溯源冲刷,目前河道形态较好,流路仍有较大的行河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清水沟流路的北汊、清8汊及原河道各个组合方案的行河年限、对下游河道淤积反馈的影响、行河费用、防洪效果及对孤东油田防潮堤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寿命还有50年以上.同时.建议清水沟流路行河次序为:清8汊河行河至西河口以下65 km左右时改走北汊,北汊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原河道,原河道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清8汊河,清8汊河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备用入海流路.  相似文献   

6.
系统总结了黄河口清水沟流路防洪工程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黄河口防洪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原河道停水后海岸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年5月,在黄河口清8断面以上950m处实施了截流改汊工程,改汊后原河道海岸失去了泥沙补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发生了剧烈演变。为了掌握原河道海岸的冲淤变化,1996年10月在原河道口门前左、中、右共布设了3个断面,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同断面上按照规范实施了3次水下地形测量。结果表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原河道停水后浅水海岸蚀退大于深水,北部大于南部。同水深侵蚀速率口门北侧和前方是初期大于后期,近岸浅水区大于远岸深水区;口门南侧4m以内的浅水区为冲刷,4m以上深水区呈现淤积。从年均侵蚀量看,中间断面最大,北部次之,南部最小。造成海岸侵蚀的动力因素很多,但波浪(风暴潮)和海流是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刁口河已停河46 a,流路湿地生态系统萎缩、退化严重,刁口河、清水沟流路同时行河可以为刁口河提供水沙补给,扩大自然湿地面积、恢复岸线自然延伸趋势。针对河口河段不淤临界流量开展研究,并设置不同分流比方案,利用河口多流路行河水沙演进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以清水沟流路为主、刁口河流路为辅的行河年限。结果显示:河口河段冲淤临界流量为1 600~2 200 m3/s;当大河(利津断面)来流大于3 800 m3/s时,在清水沟流路达到平滩流量4 000 m3/s前按照1 600 m3/s向刁口河分流,之后逐渐增加分流流量到4 000 m3/s,对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水位影响较小;若进一步减小大河起分流量,增加刁口河分水分沙量,会对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造成较大影响。流路行河年限受水沙条件、地形边界、海洋动力等多因素影响,设计水沙条件下双流路同时行河,可在尽量发挥清水沟流路运用潜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刁口河补水补沙,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9.
黄河口输沙及冲淤变形计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建立了河口的二维动边界冲计算模型,为黄河口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对其冲淤规律进行了计算研究。探讨了入海水沙与潮流、风吹流相互作用下的冲淤规律以及絮凝的影响,进而根据多沙河口的水沙特点及冲淤变化规律,以此模型为基础,通过系列累积的办法,对黄河口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冲淤计算,力求反映河口淤积--延伸--摆动的动态变化,用实测的冲淤地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大致相符。又实际计算了几种河口的规划方案,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及三角洲冲淤演变计算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针对多沙的黄河口,建立了一套二维动边界河口及三角洲冲淤计算数模。数模中考虑的动力因素包括径流,潮流,风吹流、波浪、絮凝及动床阻力等。它基本上能反映多潲的黄河口冲淤演变频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保护层已碳化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正常使用年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层已碳化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正常使用年限主要决定环向钢筋绣蚀程度。本文除根据结构极限状态推导出其正常使用年限的理论值外,还结合两个工程实例具体分析计算了其正常使用年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这种管的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适合于黄河下游河道和黄河口水域的一、二维连接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黄河口演变、入海流路的淤积延伸对下游尾闾河道的反馈影响。通过比较考虑和不考虑入海流路淤积延伸2种情况的计算水位和淤积量的变化得出:单一的河口延伸对下游河道淤积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影响程度自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14.
黄河口尾闾河道的淤积延伸不仅对河口地区的河床演变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黄河下游河道的长期冲淤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黄河口1954-2018年实测尾闾河长与水沙资料分析了不同流路的淤积延伸特点,发现尾闾河长与累计来水量和累计来沙量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流路的变化速率差别较大.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多来多排输沙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动态分析的年计算支出最小法的理论基础上,以方案各自的投资回收年限,替代了原国家规定的抵偿年限标准值,来计算该方案的年计算支出,从中选择在经济上最优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万战 《人民黄河》1995,17(4):11-13
利用黄河口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河道演变及其对近口段的影响。从断面冲淤量、水位、沿程冲淤特性三个方面论证了1976年黄河口改走清水沟流路使改道点(西河口)以上30km范围内(东张断面以下)的河道产生了溯源冲刷;在清水沟演变进入单股、相对稳定的中期阶段,清3断面(改道点以下约17km)以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河口台阶”-由比降较小的“顶部段”和比降较大的“前坡段”所组成,顶部段河道最容易漫滩、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用矩法或其它方法算得的水位变差系数Cv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受水位基数(当地海拔)均化作用显著,失去表征水位随机系旬对离散程度的意义,提出水位Cv新的计算方法,使基客观,合理并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拉林河洪水特性和双城段河岸堤防现状分析,从而对蔡家沟防洪断面防汛特征水位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蔡家沟水文站设计洪水及特征水位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的体会,提出较准确和较合理地确定水位流量关系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