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及结合对取心井岩心观察研究,认为本区Es2^(上2 3)砂层组砂体是多期曲流河及辫状河沉积形成,该区的泥质隔层、夹层发育.存在五个分布范围较稳定的隔层.是造成本区纵向非均质性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识别储层中的隔层和夹层分布规律,找到具有井间强非均质性储层中的剩余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4,26(2):33-36
经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及结合对取心井岩心观察研究,认为本区Es上2+32砂层组砂体是多期曲流河及辫状河沉积形成,该区的泥质隔层、夹层发育,存在五个分布范围较稳定的隔层,是造成本区纵向非均质性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识别储层中的隔层和夹层分布规律,找到具有井间强非均质性储层中的剩余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Es上2+32储层沉积特征,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对区内单井和多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认为储层流动单元分布可为划分储层沉积相提供参考;流动带指标值大的储层物性比流动带指标值小的要好一些,因此在一些流动带指标值和砂体厚度比较大的地方,可能是剩余油比较富集的地区,是值得进一步挖潜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储层的岩心资料为基础,从层间、层内、平面及微观的非均质性四个方面研究储层的变化特点,研究认为,该储层层间非均质较弱,层内非均质较强,夹层密度和频率都高,控制了储层开发和注水流向,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快,分布极不均匀。这些特点为该储层制定开发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文中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到同类型的非均质性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储层的岩心资料为基础,从层间、层内、平面及微观的非均质性四个方面研究储层的变化特点,研究认为,该储层层间非均质较弱,层内非均质较强,夹层密度和频率都高,控制了储层开发和注水流向,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快,分布极不均匀。这些特点为该储层制定开发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文中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到同类型的非均质性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为湖退式三角洲前缘相,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远砂坝等微相。孔隙空间主要是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孔隙结构有大孔细喉型、中孔细喉型、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4种类型。研究层段属低渗透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压实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非均质性、重结晶作用及构造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改变控制着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通过对塔中围斜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和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特点及其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通过利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变化,得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下部发育的砂体非均质性弱,上升半旋回末期和下降半旋回期因泥质较为发育,故储层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8.
濮城油田南区 Es下2 1~ 5油藏属于浅湖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构成了该区的骨架砂体 ,单个砂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多期正韵律叠加型。储层以细粉砂岩为主 ,层内非均质性较弱 ,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平面非均质性介于两者之间 ,渗透率变异系数 0 .5~ 0 .7。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储层物性变差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区。进行剩余油挖潜取得明显效果 ,水驱控制程度提高 6% ,水驱动用程度提高 8% ,采收率提高 1 .64%  相似文献   

9.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Es2^(上2 3)储层沉积特征,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对区内单井和多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认为储层流动单元分布可为划分储层沉积相提供参考;流动带指标值大的储层物性比流动带指标值小的要好一些,因此在一些流动带指标值和砂体厚度比较大的地方,可能是剩余油比较富集的地区,是值得进一步挖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以川中公山庙构造沙一油藏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为指导思想,在储层沉积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作用-基准面旋回-非均质性研究”的思路出发,较详细地分析了沙一油藏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的特点及其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在沙一油藏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中共划出1个长期、6个中期和29个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指出沙一油藏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一般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下部砂体比较发育,非均质性弱;各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末期和下降半旋回期泥质沉积较发育,非均质性强;同时探讨了基准面旋回原理在储层表征和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应用相关决策技术研究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规律,通过建立生产参数、井间干扰及水驱油3种相关分析模型,力图使油田动态分析更加科学和准确,为油藏开发方案、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GIS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对濮城油田南区Es上2+3 2进行储层建模应用研究.利用ArcView软件作出一系列直观图和表格,将储层的各个属性分布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并说明用GIS对多种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的方法以及进行储层建模分析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3.
濮城油田南区Es2^上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濮城油田Es2上油藏断块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低孔、低渗油藏.为了更好地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将储层沉积相研究深入到沉积微相.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确定Es2上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对其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沉积微相类型.最终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总结了本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相层序及相模式.  相似文献   

14.
"2+3"调驱技术是将调剖与驱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驱油、调剖的协同效应,依靠前期调剖,扩大了后续驱油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最大限度发挥驱油剂的驱油效率.通过筛选适合濮城油田Es上2(2+3) 油藏地层条件的驱油剂和调剖剂用于现场试验,提高了油井产油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 3油藏的研究与分析.以更新侧钻、大修等手段恢复和完善注采井网,以重点井区的水井深度调驱为主.加大层间调整力度,提高大厚层内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增加可采储量,减缓老井递减.从而提高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濮城油田东区Es^下2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Es^下2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骨架砂体为水产延少、水道间砂、前缘砂、远砂坝。动态资料及油表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流动单元的沉积微相与油层的水淹程度和地下剩余油的分布密切相关:河道砂微相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潜力较小;前缘砂和河道间微相油层水淹程度中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濮城油田 6~ 1 0油藏是濮城长轴背斜东翼的一个断层油藏 ,产油层位是 Es中3 亚段 6~ 1 0砂层组 ,储层平均孔隙度为 1 2 .9% ,平均渗透率为 1 .9× 1 0 - 3 μm2 ;孔喉半径小 ,分选差 ,属特低渗储层 ,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生产。该油藏正式开发前必须进行注水开发先导试验 ,以寻找最佳的井网密度、适宜的注水压力 ;部署井网时要考虑人工裂缝的方位、长度和高度 ,从而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