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解剖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都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麻城五脑山帝主庙是麻城的道教圣地,其建筑族群不仅具有道教建筑的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特色。是不可多得的道教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载体。该文介绍了麻城五脑山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分析了麻城五脑山道教建筑的各种文化及其呈现的空间特征,总结论述了麻城道教建筑文化特征。呼吁要注意保护和利用现存的道教建筑,不要让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天天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2.
孙宗文 《华中建筑》2005,23(Z1):141-150
该文对道教思想和孔子学说对道教的影响、宫观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治"的成型及其主要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与组合、道教建筑中的常见殿宇及其特征以及金殿、金碑、丹泉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理想修行地,也是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型。依据历史影响力及现今建设现状,选取江西6处代表性洞天福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江西洞天福地在选址、理景两方面所蕴含的独特景观营建智慧,得出:江西洞天福地一般位于盆地,并以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为指引;绝大部分洞天福地借鉴壶天仙境来营造仙界景观,整体空间布局模式为:山门——"壶口",道教建筑所在盆地——"壶腔",沿山势曲折上升的山道沟通内外,并呈现出"虚(水)实(山)结合"的特点;植物配置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且以常绿乡土古木为基调,寓意万物共生;建筑营建深受"仙道意识"影响,仙境信仰影响了建筑营建思想,仙灵信仰影响了建筑装饰艺术。通过研究洞天福地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总结出有益于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处世观、生态发展观、养生观及物种保护观。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自东汉以来道教及道教建筑在重庆地区百广泛发展。对于道教建筑而言,“道法自然”思想是道教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以重庆现存道教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地方史志文献的解读和建筑实例分析,通过对巧用地形,智取空间的建筑处理手法以及利用山地景飒“多视点、多维度”的特点,营造寺观“修仙向道”的环境氛围和增强观者视觉心理感受等设计手法进行研究,总结重庆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道教宫观作为一种以体现精神功能的建筑组群,伴随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历程.近年来,道教建筑的研究与探讨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如何针对现代地域性建筑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从学科交叉和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去挖掘道教建筑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和深层次的思想体系,成为近些年来道教建筑地域性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文章通过对松花江流域历史道教宫观进行实地考察,对其环境、空间、艺术特征和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来探讨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展现当代中国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季文媚  卢泉 《华中建筑》2022,(11):135-139
道教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齐云山坐落于徽州,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该文从地域化视角对齐云山道教建筑展开分析研究,探究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归纳分析齐云山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精神及民居、宫观浑然一体的民间性和乡土性。  相似文献   

7.
王晓  梁琦 《华中建筑》2012,(11):114-117
武当山道教建筑代表了明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其重要建筑多具有独特的导引空间。分析其导引空间特征,有利于加深对古道教建筑的了解,并可为当代建筑与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武当山道教建筑导引空间的突出特点,在于充分结合其间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因山就势,体现"道法自然"的意境,并达到引导、突出主体建筑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吉林市道教建筑玄帝观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性建筑,在地域文化与道教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文章主要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出玄帝观较为显著的几个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9.
结合道教信仰和道教宗教文化的特征,本文探讨和归纳了道教官观祠庙的选址、营造法式、规格、建筑规制、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澳门道教建筑既有独特的葡式殖民特色,又有岭南多元民系融合的本土特色。在澳门申请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其道教建筑在有效保育下,把两大特色融汇于历史街区之中,成为传统道教建筑代表国人对外的脸庞,物尽其用,巧缀其中为申遗添加神来一笔,其建筑特征更在岭南传统道教建筑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胤 《山西建筑》2005,31(13):31-32
阐述了道教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理念,并对道教建筑的现状作了研究,分析了道教文化的独特性与道教建筑现状的反差,探讨了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道教文化为背景,调研了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省鹰潭市的上清古镇,从古镇选址、空间布局到建筑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目的在于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上清古建筑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白云观的建筑装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参考的方法,从雕刻、色彩、艺术装饰三方面探讨道教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方式及其装饰内容所蕴含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其建筑审美崇尚"返璞归真"、装饰内容表达了"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道教宗旨。  相似文献   

14.
刘群 《山西建筑》2007,33(20):28-29
通过对会仙观建筑群总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及建筑装饰色彩的分析,说明道教建筑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建筑形式与道教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为研究古代道教建筑及道教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道教历来重视宗教建筑的精神价值,其建筑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道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道教文化着手,研究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进而对现存的道教建筑艺术进行研究,从其选址相地、布局立基、建筑形式以及装饰艺术特点中分析道教文化与道教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将道教文化在道教建筑中的表现方式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对开封延庆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从宏观的层面的了解延庆观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设计时考虑道教文化、道教建筑、延庆观原址等要素,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并将道教文化元素应用其中。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传承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直观地体现了道教的文化思想。邯郸道教建筑在我国的道教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布局的空间组织手法更有自身的特色,着重表现在,通过将建筑群分为多个空间,进行层层展开,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来反映道教建筑群层层递进的组织规律和礼乐之制的布局思想。该文通过对邯郸道教建筑布局中的空间组织进行探究,提炼其地方及民间特色,可以为邯郸道教建筑乃至我国其他同类型道教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淑英 《山西建筑》2009,35(11):13-14
结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吉祥纹样,从龙纹装饰、神话人物、传统神兽、吉祥图案等方面对笔架山三清阁的装饰纹样进行了分析,通过论述三清阁建筑装饰的石雕工艺,从而展现了丰富的中国道教文化和传统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8.
以宋时期营造的道教建筑——莆田玄妙观为例,着重选取建筑中广泛而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装饰作为研究对象,以现场调查及检索文献为基本手段,通过文献结合实物的研究方法从玄妙观的装饰手法和题材等方面探讨福建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特征以及装饰所折射出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轴对称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共同的建筑构图方式,它给人以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它也是礼乐制度的感性呈现。该文通过对巍宝山道教建筑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形态的分析,充分论述"中轴"精神体现的"对称性"与"礼制性"等空间特性,说明了"中轴"精神不仅存在于巍宝山道教建筑的实体中,而且已形成一种深厚的建筑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湖北道教建筑的时空分布,侧面反映了我国本土宗教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军事、政治、自然的共融关系。同时,楚人自古信巫尚鬼,与道教早期思想颇有渊源,使得湖北地区成为了道教早期传播与发展的一片沃土。该文以明清时期的湖北道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宗教地理学方法,通过湖北地方志等资料的爬梳整理,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湖北道教建筑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初步探讨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