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焦燕  詹庆 《城市开发》2002,(2):32-34
本文作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5个城市72幢新建成的居住建筑进行了实地测量调研 ,发现5个城市的居住建筑外饰面普遍选择了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调 ,没有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的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对调研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居住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环境色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加强规划与设计 ,力求体现地域特色 ,对居住建筑色彩设计与规划的实施应该进行法制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王瀛 《人类居住》2008,(1):10-11
“贫民窟”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19世纪的伦敦,当时正在萌芽的城市工人阶级迁进过度拥挤、配套设施糟糕的住房,居住在雇佣他们的工厂附近。这个词最初是指“声望差的房屋”,但是后来,它的一般定义是“非常贫困的人居住的肮脏、过度拥挤的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在日本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严峻的趋势下,家庭观念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带来了一些新的居住模式.其中,以城市区域为核心,由三代人、两个核心家庭组成的“城市型三代居”是当前日本较为常见的城市居住模式之一.近些年,在居家养老、家务分担、节约开支等多元需求下,日本家庭对于城市型三代居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三代居住宅的建造数量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4.
城市院落居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近20年来的住区发展进行了反思,指出“人文”内涵在中国住区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当代城市居住的新模式——城市院落居住,并从建构、特点及意义三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住圈是人类生活和交流的场所。从健康景观和城市居住圈污染场地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长春市红旗街城市综合体居住圈的现状调研分析现存问题,探讨环境污染问题与健康理念机制的矛盾点和协同点。根据“BSC健康+”理念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流健康三个层面论述城市居住圈健康环境的营造,并深层剖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在污染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实现居住圈健康环境体系的构建,以期为未来城市居住圈污染场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几年前,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运动”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出现,但近年来即开始成为重要的乐章。对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是对“郊区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从目前及未来几年的情况看,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时代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高速公路”(即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讯网络)为先导的信息化浪潮,必然会对传统城镇的形态、结构、功能区的划分产生冲击作用,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工业化时代,人们一般把城市中心区作为居住…  相似文献   

7.
基于紧凑度的视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城”与“市”、“里”与“坊”、“街”与“巷”、“院”与“园”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构成、居住形式、交通结构以及景观空间的特点。相关定量空间形态数据的分析显示,受制于文化心理及建造传统,城市空间紧凑度并不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紧凑城市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8.
吴慧敏  吴永发 《华中建筑》2010,28(3):161-162,173
我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由来已久,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几乎是和城市的诞生同时出现的。该文主要从居住空间分布发展的几种状态来研究其分异的演化过程,并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观念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居住分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我国居住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意象”的研究方法由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首创.他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的《城市的印象》,采用从感觉形式出发研究城市特征的方法,提出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概念.简单讲,即认为一个城市对其市民来说,应该有其独特的感觉形象,这就是“意象”.这种强调“意象”的城市设计思想,对城市规划与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采用“意象”的研究方法,对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大寨村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大寨村的居住环境选择及其表现出的丰富内涵,解读大寨村村落选址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的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扬 《时代建筑》2022,(4):150-153
现代城市是以有机生命体形式存在的,而居住建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借用衡量城市健康的“活力”“感知”“适应”三个维度,分析研究住区的品质,通过系统剖析三湘印象名邸项目的设计,从滨江沿岸活力的激发、设计增加住区的辨识与感知、住宅建筑对环境与人的双向弹性适应性三个方面,揭示了住区与城市的共融需求,指明了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杭州素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说法,回看先人在造城之初,就体现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形成了山体,水系和景观的排列,造就了杭州“城湖合壁”的独特景观和城市人文气质。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的传统造园艺术中,就强调了山水与人的品格紧密相连,好的山水让人赏心悦目,也能陶冶性情。“依山伴水、精致人居”不仅成了中国人审美与居住的传统,更是一种美好的人文居住理想。而这种理想,是对生活品质的极致主张,是注重生态和文化结合。而房地产开发者应该有意识去造就这种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邓林玲 《规划师》2004,20(9):40-42
重庆西部新城概念规划,以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划分南、北、中三大区域;以构建“三廊、三轴、两区”的绿地空间结构,发展“两个组团、三个片区”的城市结构为规划重点,将西部新城规划成以高品质居住生活为主导的生态绿城和现代化生态型综合产业区。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住环境     
近几年来,建设部曾提出了把“十分重视城市人民的居住问题,不断改善城市人民的居住条件”作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狠抓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的工作,抓好城市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和质量,确实是关心人民生活,促进城市建设的一件好事,也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全国第一批三个城市住宅小区试点工程,基本上已经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这三个城市住宅小区在  相似文献   

14.
我五十多岁了,现在开始试着把一些关键词放在一起看,比如“院落”、“四合院”、“花园”.四合院是“建筑”,花园属于“景观”、园景建筑的范畴,是在“城市”或者“乡村”中形成的聚落,或者从更大的范围说,它是“人居”和“自然”的关系. 石涛的山水画讲的是老庄以及之后的文人传统中,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紫禁城里面的东西二宫围合的是树、土地、天空,有阳光照进来,其实是在城市里围出一个自然.庄园是中国另一种居住传统,如果有大片的自然,就是园林.  相似文献   

15.
湖南已进入严重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和多代同堂的居住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依托社区在社会服务协助下的新型居家养老是必然的选择,在“一碗汤距离”之内的“近邻式分离”居住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首选。结合湖南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对湖南地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居家养老小区的选址、规划以及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胡丹  王世礼 《中外建筑》2012,(10):39-41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厦门、广州三个城市的实地调研,从空间分布、居住模式和居住环境三方面分析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对住房条件改善的期望。因此,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的改善不应该仅仅是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还应该赋予他们适宜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地理学视角,梳理西方城市居住迁移特征、迁居影响因素、迁居与城市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国内广州、北京等城市的实证研究为重点,介绍国内城市迁居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既有研究中的问题与困难.研究发现:城市内部居住迁移是中西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不同年龄、种族、收入、家庭结构、住房属性等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在迁居频率、距离、方向和迁居原因上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计划”与“市场”双轨制并存时期的城市居住迁移,与西方城市在迁居特征、模式、机制和社会空间结果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开展城市居住迁移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提出我国未来城市迁居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有机组成,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经历了向心集中、离心扩散和有机集中三个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可概括为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发展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特征各异,而居住郊区化和居住分化是当代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走向自然的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建筑科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祖刚 《建筑学报》2001,(10):18-21
作者提出,要进一步认识到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本质联系,继承与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科学”(中国传统称其为营造)。文章着重从城市与园林、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园林三个方面论述了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整体性的“建筑科学”,强调今后应加强三者的联系,发展这一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丁亮  宋小冬  钮心毅 《城市规划》2019,43(9):107-116
依据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包括空间形式和功能联系两方面特征.但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多关注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缺少对功能联系特征的分析.本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使用手机信令数据从中提取街道之间的就业-居住功能联系和游憩-居住功能联系,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单位面积吸引量、联系紧密程度两方面分析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研究发现,从功能联系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呈“单中心+扇形”结构,中心地区对就业、游憩活动的吸引力远大于外围地区,外围地区居民沿与放射地铁线网耦合的若干扇面与中心地区产生紧密的联系.行政区划、黄浦江和苏州河会通过对居民活动范围的限制影响扇形结构边界.这与“多中心+内环、中环、外环3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传统认识和圈层式的社会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说明表象的圈层结构下,就业和游憩活动都受中心地区强烈吸引,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虽然居住分布存在圈层分异,但就业-居住和游憩-居住活动相互交错,不存在空间隔阂.基于功能联系,补充空间结构理论中既已提出,但还难以实证的内容,希望能有助于深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