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倡导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设想,提出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阐述创新改革思想来源,介绍在该指导思路下形成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架构,说明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修正传统教学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介绍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CDIO理念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DIO理念是国外最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此基础上提出TOPCARES-CDIO模式,旨在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一体化教育培养高质量的IT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一体化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一体化的项目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探讨基于TOPCARES-CDIO模式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是教育部为推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2009年获得福建省质量工程立项。文章对实验区建设三年多实践经验进行回顾和思考,对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人才定位和建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以及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机理模型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目标,分析育人工作在时间维度上的可持续、在空间维度上的全方位覆盖问题,提出一种时空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即以教师—学生—企业时空融合协同育人架构作为引领,完善各项育人工作的系统性;通过师生协同、本科生导师制等机制,促进各项育人工作的持续性;以校企协同、多目标联合培养机制,推进各项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目的是完善“三全育人”效果,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基于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梯级、分级、多元思想,提出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三级协同培养体系,将高校、校企联合、企业纳入培养体系,按照5个课程模块与3个能力培养层次协同的原则,确立面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企业与学校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7.
面向软件应用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协同的集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为一体的、面向社会用人企业需求的创新型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途径为研究对象,以软件应用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软件应用开发项目为驱动,校企协作教学,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型转向启发引导型、学生主动参与型,并与当前国际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相适应。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拓展专业课理论及实践课程教师的视野,丰富工程社会实践经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所涉及的研究路线和方案有普适性,对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如何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教育机制,培养创新创业型电子信息类人才,提出在"平台+模块"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引入校内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建立一个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全过程、多渠道、开放的、多元的、协同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深入分析IT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素质,构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对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面对信息化企业与高等教育学校之间应用型人才供需问题,校企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根据应用型信息化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研究面向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面向IT应用型的人才能力培养创新体系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建设流程。  相似文献   

11.
分析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阐述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型中的两大问题,结合办学实践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型并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和途径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信息论与编码”以香农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包括信息度量、信道容量、离散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简述了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并以“信息论与编码”教学为背景探讨如何在面向社会应用型需求方面培养优秀的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特点,改革现有的培养体系,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抓课程建设与实验建设夯实基础、抓课外实践和学生科技创新提升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推动就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IT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分析当前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给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结合所在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确立"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四阶段、五层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IT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管理过程,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IT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管理过程,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协同机制创新为核心,突出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围绕树立人才质量意识,改革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模式,汇聚、整合多方资源,并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引入CDIO教学模式、进行项目驱动教学、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跨院系交流合作、举行学科竞赛等内容。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能力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和软件工程课程自身特点,针对现有课程教学的不足,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和完善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指出这种课程改革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应用型"的软件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这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对具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