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性院校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对目前国内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建设等环节对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围绕着这些环节开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念及改革措施,为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雪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26):5942-5943,5947
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建立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将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现状,提出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从设计原则、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关键因素等方面阐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浙江工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应用效果,阐述该校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对促进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和实现软件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上对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分析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实习课程现状,基于校企合作探索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提出改革方法和措施,结合软件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说明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分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以SWEBOK 2002和CC2004为框架指导,给出软件工程课程群知识体系,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软件工程课程群课程体系,探讨课程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底蕴薄、区位优势弱的特点,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对软件工程采取五个层次四个方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突破口,以新工科思想引领新建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以项目驱动培养工程思维,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实现“育人”初衷,进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五层体系结构清晰、操作性强,研究应用该模式进行了具体实践,效果接近预期。研究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且对同层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渴求巨大,但存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佳等不足,论文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之后,为了打破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与岗位匹配不足,提出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精准定位培养目标,并从教学内容、资源配置、机制体制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要素进行改革,为探索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分析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总结其中值得借鉴的经验,结合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办学经历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对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不鲜明、不适应新工科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从提炼新理念、改变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培养新体系等方面的专业建设途径。经过建设,我系软件工程于2017年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并被评为学校第一批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  相似文献   

11.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学科,在人才培养上不仅需要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要考虑面向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该文从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产学研平台建设三个环节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围绕着这些环节开展,提出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理念及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结合目前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对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软件工程本科教育及软件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平台搭建等角度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软件行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海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构建并持续完善满足软件工程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并实施满足软件工程专业特点的实践模式和组建课程团队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这三种方法,建立并完善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四年的实践,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证明了此模式的可行性和普适性,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定位决定了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必须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文章分析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拓展建设途径,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对双师队伍建设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1大赛的意义"十二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主办的软件创新大赛,促进了具有软件工程规范和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增强国家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加大对软件专业卓越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要求与目标,基于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从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阐述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7.
姚峰  刘玮 《计算机教育》2012,(24):15-19
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问题,以武汉工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高校中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3E"(软件工程+英语+IT企业)软件工程培养方案,同时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以物联网全栈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对物联网多层架构进行刻画的基础上,构建体现全栈人才培养的典型物联网架构,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特征,提出精简后的面向物联网全栈人才培养的技术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分别从3个递进的关系阐述适应全栈人才培养的教学做法。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面向工程化和提升创新能力为指导,把工程化教学、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培养作为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在分析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模块、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培养内容、建立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确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教师指导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生对研究方法与项目管理缺乏系统化知识掌握和理解,使得学术论文撰写能力较差的情况,分析软件工程专业的国际化特性,提出国际化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合作、校企联合办学及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研究方法与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体系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