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宏  卢苇 《计算机教育》2012,(17):10-14
国际化软件人才是我国软件产业的稀缺资源,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瓶颈。文章根据CCSE2004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提出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软件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专业和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阐述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当今时代对于软件人才的需求,切实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培育出高素质的软件人才,有必要进行依托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依托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校企合作办学,能够保证软件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针对性,有利于促使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优质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出发,给出了一些软件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实际做法,希望以此促进我国软件人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朱志良 《计算机教育》2006,(3):64-65,68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软件人才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正成为我国软件产业振兴的瓶颈。高等院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尽管社会需求量极大,每年毕业的学生不多,但许多软件企业却反映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从而造成一部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  相似文献   

5.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我国软件产业人才短缺,因此,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历教育上,需结合企业、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对软件技术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谈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教育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是依靠高等院校,其中大量是本科生,少量是研究生,博士生则更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设置的计算机专业有420多个,我国高校每年有7万多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根据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软件人才的缺口约为每年50万人,并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计算机软件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抑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大量的软件适用型人才是发展IT事业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这些毕业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和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造成了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格的员工,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这不得不引起对我国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软件是信息化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软件。软件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安全,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目前中国软件产业正遭遇着软件人才严重的结构性失调,即缺乏真正掌握软件工程精髓的高素质人才的状况。在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世界性工程教育改革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占据着大工程观培养观改革的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专业转型试点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软件创新型高质量人才。文章依据辽宁省转型试点的培养目标,基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兼顾专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框架设计,包括课程体系框架设计、实施计划及人才培养模式,并具体说明该模式的创新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教育》2013,(23):4-6
软件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我国软件产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经验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何培养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软件人才,如何创新办学机制、培养模式,如何促进产教结合以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等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热议的话题。恰逢2013年"第十七届软件博览会软件人才论坛"举办之际,《计算机教育》杂志针对这些问题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蒋秀明院长进行了专访。以下是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和蒋秀明院长(以下简称蒋)的主要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10.
《软件》2017,(3):53-56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特别是江苏"一谷两园"软件产业聚集区的开发打造,社会软件产业经济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明确。作为培养服务地区产业经济人才的高等院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却没有更好的输送企业需求人才,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轨现象。本文从软件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到具体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再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实践方案。经实践证明,这些环节的改革实施方案效果良好,很多的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软件工程意识与项目实战研发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高校对软件产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用学生、高校、企业无缝对接推进软件名称的建设,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雪妍 《福建电脑》2010,26(12):172-173
伴随着国家及广东省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培养符合软件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面向软件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印度软件人才教育成功就这么简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软件人才教育机构可谓是功不可没,其培养的大量优秀软件人才成为软件产业的第一推动力。关注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不能忽视印度发达的软件人才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印度软件人才教育的成功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英语优势、战略优势、教育体系的完善、职业导向教育以及专业的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13.
《软件工程师》2017,(3):48-50
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导致软件人才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如何培养大批的能适应社会的软件岗位人员,是我们高职校软件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五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在专业定位上与生源水平、企业需求都存在偏差,如何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赋有自身特色的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各行各业中软件人才的需求,五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本文从专业定位、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印度现在已成为世界上五大计算机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其软件公司为通用电气(GE)、诺基亚(Nokia)和美国Home Depot等很多大公司提供软件外包服务,而许多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公司则直接在印度建立研发基地.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软件人才教育机构可谓是功不可没,其培养的大量优秀软件人才成为软件产业的第一推动力.关注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不能忽视印度发达的软件人才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印度软件人才教育的成功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英语优势、战略优势、教育体系的完善、职业导向教育以及专业的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软件技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全球化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此 同时,软件技术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校企合作办学是实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形 式。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软件人才素质和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冲破困惑走向成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快速发展。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问题和危机,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大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人才培养是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软件产业的大发展给作为软件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一系列困惑和挑战。在发展与困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兼顾市场人才需求导向和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在开展知识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充分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上多下功夫。以学科特色立足、以创新打造实力、以质量赢得声誉,应该成为计算机专业院(系)发展的共识,并以此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教育》2013,(23):1-1
<正>自《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下发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中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软件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人。多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软件企业  相似文献   

18.
软件技术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与助推器,其"赋能、赋值、赋智"的作用不断凸显.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软件产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应用需通过软件开发来实现,而软件人才培养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实际差距逐...  相似文献   

19.
<正>1大赛的意义"十二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主办的软件创新大赛,促进了具有软件工程规范和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增强国家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做好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吸引、培养和储备工作,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组织省内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学院,联合省级人才工作有关部门,成立“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并面向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江苏省内重点大学设立“江苏软件奖学金”。江苏省重点软件企业——金思维公司积极加盟了基金会,为江苏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