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英 《中国能源》1991,(11):38-41
<正>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状况导致了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大量消耗,从而直接影响了气候的变化。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变暖、局部地区海平面上升或连年干旱。这些情况不仅危害到人类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与经济发展。近年来,“温室效应”、“阳伞效  相似文献   

2.
综合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行情况,介绍了2020年全国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区域清洁能源的发展与运行情况,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态势,以及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稳定和可靠供电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最后针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大荣 《能源与环境》2020,(6):23-24,39
在研究气候变化对福建省能源领域的影响和趋势基础上,提出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与能源系统有密切联系,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本文首先从能源供给、能源消费、能源输送、分配转移与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能源系统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其次,提出仅靠目前的减缓措施无法充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需提高能源系统面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将减缓措施与适应措施权...  相似文献   

5.
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关系着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实现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解决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既是国内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必须采取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国际能源与气候变化前沿期刊,对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识别和分析,发现能源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际治理制度、能源体系变革与低碳发展路径等方面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提出国内应该强化在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评价体系以及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晓微  魏一鸣 《中国能源》2009,31(12):28-32
本文分析讨论了我国能源投资规模、融资渠道的变化;能源融资机制与体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当前我国能源投融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最后指出,当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投融资监管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能源市场化程度、投资渠道和资金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各国能源政策为背景,分析了全球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燃料经济性、降低能源强度和护林造林以及推动核能利用方面的世界性趋势;并指出哥本哈根会议在气候谈判中难以达成定量化减排协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和生产消费格局的探讨,本文提出全球油气资源、生产与油气产品消费的错位,是能源地缘政治基本特征,并认为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内需求月型地带、外需求地带,以及将这些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能源战略枢纽国家,共同构成了当今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版图。探讨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伊朗等国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并剖析了中国能源地缘政治的特征。本文从油气出口国、进口国和运输通道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能源地缘政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气候灾难的频频警告,已使气候问题上升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2月3日~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万人与会,意义不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制  相似文献   

10.
张睿宁  李慧 《中国能源》2022,(11):77-86
能源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在电力、油气、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本文全面阐述东盟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中的新变化,体现在注重能效提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广泛开展能源合作;从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三个领域,深入分析东盟能源发展需求以及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机遇;针对现阶段中国-东盟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大国竞争激烈、政策波动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高等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提高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风控体系、深化绿色金融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东盟能源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城市建设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协调,粗犷的能源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温室气体和热量排放是导致城市气候恶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近30年气象数据演变分析,并从城市能源应用和规划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而从城市规划学科角度提出了紧凑型城市布局、公共交通优先、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节能型建筑技术应用以及应用型绿色能源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的寒地城市节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转型发展的机遇,提出,借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可以完善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国家基础研究的进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抗 《中外能源》2010,15(4):1-6
21世纪初.因使用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似乎成为压倒性的话题,这种思潮的依据是IPCC的历次评估报告.然而一直有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此发出不同声音。气温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南极冰芯气泡研究成果显示.气候变化不只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关,至少也与甲烷浓度有关;16万年以来,在没有人类工业活动的影响下,二氧化碳浓度发生了幅度达140μL/L的变化;在近万年左右,当二氧化碳浓度处于持续急剧抬升时,气温曲线却呈平台状并有下降趋势。全新世地质学、考古学、物候学研究表明,在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前,地球气候就存在比现今气温增减2℃的若干次周期性温度变化。研究过程中应强调多因素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不应在复杂的体系中仅强调某两种事物的单一因果关系。假如承认使用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气温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应该允许不同国情、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对二氧化碳减排采取不同的对策:一种是大幅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另一种是强调节能减排,尽量降低能源强度和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发达国家可更多强调前者,而发展中国家目前应着重强调后者。中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不是碳排放,减排首先应指向那些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大气,直接危害人民健康的污染物。提出对能源与气候关系的质疑,绝对不意味着对环境问题的忽视。面对严肃的科学问题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应组织科学家进行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我国在关乎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研究和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章鹏  方颖  李曦 《江西能源》2014,(1):1-5,34
气候变化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以江西气候变化和影响事实为基础,总结了目前江西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政策和效果,分析了未来江西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完善江西应对气侯变化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小敏  谭玲 《江西能源》2009,(3):5-8,52
节能降耗对江西经济社会意义重大,有利于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构建“和谐江西”。“十一五”前三年江西节能降耗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2%,但是没有完成进度目标任务,后两年节能压力加大。目前制约节能降耗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江西节能形势所面临的挑战仍诸多,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打好节能降耗的攻坚战、持久战。  相似文献   

16.
Climate sensitivity of marine energ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rine energy has a significant role to play in lowering carbon emissions within the energy sector. Paradoxically, it may be susceptible to changes in climate that will result from rising carbon emissions. Wind pattern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and this will alter wave regimes. Despite a lack of definite proof of a link to global warming, wind and wave conditions have been changing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Changes in the wind and wave climate will affect offshore wind and wave energy conversion: where the resource is constrained,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ay suffer; alternatively, stormier climates may create survival issues. Here, a relatively simple sensitivity study is used to quantify how changes in mean wind speed—as a proxy for wider climate change—influence wind and wave energy production and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7.
朱晓杰 《中国能源》2007,29(11):28-29,34
自2005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首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会议主题以来,国际社会对首脑会议的动向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2007年八国峰会联合声明《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中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了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响,并探讨了联合声明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It has been recognized worldwide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an enormous amount of fossil fuel has created various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acid rain and global warming. An increase in average global temperatures of approximately 0.56 K has been measur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is increase is called global climate change or global warming. The gases with three or more atoms that have higher heat capacities than those of O 2 and N 2 cause the greenhouse effect. Carbon dioxide (CO 2 ) is a main greenhouse ga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Nitrous oxide (N 2 O),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methane (CH 4 ) are other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Collectively, they are projected to contribute, directly, about as much potential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next 60 years as CO 2 . Three trace gases, HFCs, PFCs, and SF6, would be regulated under the 1997 Kyoto Protocol because of their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for their potential growth of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HFCs have been widely approved as substitutes for CFCs.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地球环境遭受破坏和保护地球环境刻不容缓的情况,指出,针对碳减排的需求应制定采取紧急行动的气候政策,提出,能不能稳定气候,不应该仅仅关注碳减排,同时还应该积极考虑生态环境恢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贡献,指出,必须从科学研究、承担责任、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4个方面作保证,才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