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把拥有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产及存量资产,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和赢利,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渠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从而实现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江建设》2004,(1):5-5
纵观当前绝大多数城市的情况,所谓的”经营城市”实际上存在两种问题:一是“卖地”,即城市的经营管理者通过运用规划等手段炒热地皮,然后高价投放市场;二是以“经营城市”为名,不顾实际情况,搞“形象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之类的劳民伤财、有亏无益的建设,则更是完全扭曲了经营城市的本来之意。  相似文献   

4.
田翔 《长江建设》2003,(4):41-42
经营城市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使三者有机统一。要避免三种误区,一是没有充分统筹考虑可持续城市经营方略,急功近利进行城市资本营运;二是仅注重土地开发及利用,忽视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封闭捆绑式的城市资本营运方式,给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5.
卿太明 《四川水利》2005,26(2):17-20
实现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营城市后劲、保障城市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有着重要意义。作者总结了四川省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以乐山市为例,阐述了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十分有利于增强经营城市后劲。  相似文献   

6.
经营城市理念旨在以城市资源的整合、挖掘与价值发现、价值实现为主线,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提升城市价值和综合竞争力。文章在分析经营城市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以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城市为例,研究了经营城市理念实践的不同模式和特点,从运用经营城市的市场化理念、增强规划统筹和约束功能、借力重大战略协同效应、鼓励因地制宜、注重部门协同合力、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市场化探索相关理论研究、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市场化试点成效跟踪及总结等方面,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方式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法律制度未成体系。为了解决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弥补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缺位,引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发展,亟须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建设重点在于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强制实施、设施建设与管理、雨水净化、雨水使用、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等制度。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中,建议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上下联动路径,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并在加强立法前期研究的同时,适时开展立法跟踪评估。  相似文献   

8.
加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迫切需要加大对城市雨洪资源的利用。从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出发,对城市雨洪资源利用进行分析,其结论是: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的利用,在解决城市水资源缺短、缓解城市的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对策措施是:(1)统筹规划;(2)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3)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试点工作;(4)加强政策法规支持和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土流失具有暴发性、危害严重性、经济损失大的特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严重的危害。论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特点、成因以及对城市影响,同时阐述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并分析了城市水土保护工作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管网纷繁复杂,属城市运行的命脉。城市地下管网档案真实地记载着地下管网工程从筹建到验收的整个过程。但长期以来,许多城市由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导致地下管网档案管理不善、资料残缺不全,给城市建设、管理和旧城改造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城市建设和改建工程中,管网“打架”,业主各自为政,互不相让的现象经常出现,严重者在施工中挖破管道,甚至挖断电缆,给城市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水利与城市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水利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贵州城市化发展面临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水环境恶化和水利建设规划工作薄弱等问题。提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水利建设的战略目标,并从城市的供水、防洪、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调整思路,采取若干战略性措施。当务之急,要下定决心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机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城市建设依据和支撑,统筹规划,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节约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那么,放眼一个城市的发展,林林总总,但基本无外乎五个要素——企业、机关、社区、学校以及医院,而要建设、建成节水型城市,培养人们类似于吃饭穿衣一样的节水意识,就要构建以社会资源为支撑的节水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纳什均衡及重复博弈的原理,讨论同一城市多家企业经营城市供水所引发的管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价格竞争问题,研究管网正反馈因素对城市供水企业博弈结果的影响。阐明了当重复博弈实现合作均衡时,均衡分界点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在减少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前提下,给出了目前对发放经营许可证数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浦德明  何刚强 《江苏水利》2003,(5):33-34,36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制订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持续进行环境整治、建立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体系,以及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建设与恢复等多项内容。城市滨河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包括城市河道水环境、水边(即滨水空间)环境及水陆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恢复。城市河道建设与河道整治(River Restoration)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恢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尽快推进国内生态型城市建设,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经营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城市经营等同于企业经营的市场运作,将导致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资金导向型的城市经营”无可避免地会引发种种短期行为。因此,必须强调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以城市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的。功能型城市经营。对政府和市场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城市经营天然具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两重性,必须强调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水利如何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水利改革发展、建设、规划、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改革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浩  苏冠鲁  朱逢春 《山东水利》2010,(9):33-33,35
通过对临沂市城镇化发展潜力分析,结合临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初步探讨了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饮用水资源、城市防洪、城镇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等问题,对城市水土保持、城市河道管理、城市跨河发展的交通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水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其海绵化设计将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辨析了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核心设计目标和广义设计目标,及多专业协同的设计流程。公园绿地宜秉持"多功能"理念,将绿地功能与雨水控制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绿地功能复合度和海绵功能。建筑与小区绿地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海绵设计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道路绿地应协同处理好径流污染、积水内涝等问题,以某道路绿地为例,阐述了在北方寒冷地区通过统筹红线内、外绿地,协同实现多目标雨水系统的具体方案。海绵型绿地建设应将绿地功能与海绵功能相结合,通过多专业配合和公众参与协同实现多目标,满足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建设》2011,(2):30-30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认为,中国要发展低碳城市就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低碳,主要表现在城市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化。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总体上是零散的、尝试性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最大的挑战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尽快建立一个投资监测和考核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城市周边水利建筑景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维学  魏博 《吉林水利》2001,(11):41-42
本文着重讨论城市周边水利建筑资源的开发、建设。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三方面指出,水利建筑资源开发和建设是城市整体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